很多家长会经常听到“共情”这个高频词,不少家长也在有意地尝试变得更有同理心,去理解孩子背后的情绪和想法。
可是共情背后的方法却不容易掌握。
家长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在共情了,但是孩子要么刚开始变化非常大,过一段时间又有反复;
要么孩子叛逆的症状却更加明显了,和父母闹得更厉害了。
于是父母就说,“原来我使劲管着,孩子还可以,现在我理解他了,他就蹬鼻子上脸了”。
真的是这样吗?
就在前几天,有位妈妈和我说到,最近暑假,自己也没怎么教孩子学习,让他疯玩了20天后,商量列一个学习计划。
商量完的第二天,孩子又开始没完没了地打游戏,之前的约定全都忘到九霄云外了。
妈妈提醒了一句:“已经让你玩了这么久了,学习计划不是昨天已经说好了吗?”
孩子就赌气摔手机,回房间锁门不出来了。
过后这位妈妈很困惑地问我:已经让他玩了这么久了,难道我共情还不够吗?
这样的困惑,我相信不止一位家长有。
1.共情≠讲道理一旦孩子有情绪,尽管家长很想理解孩子,可心中总会不自觉地记挂着“纠正”孩子的行为。
一心两用的情况下,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说教、讲道理。
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许多家长已经知道,打骂只是短期有效,长期使用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和情商的发展。
讲道理,听上去比打骂好多了,可为什么还是难以和孩子建立连接呢?
这首先是因为,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中时,大脑处于“神经系统一”的状态。
自动开启防御机制后,会立刻关闭理性脑,其中负责思考的部分已经无法有效工作。
这时,无论父母说什么道理,孩子都很难听进去,更别说心悦诚服地执行。
你以为自己在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孩子听到的全是“变相的控制”,心里想的全是“你不理解我、你不能制服我”。
打着共情的“名义”,进行说教,孩子会爆发更多的负面情绪,为了让自己好受点,还会关闭接收通道,变得习惯于隔离自己的感受。
而对讲道理有许多逆反情绪的孩子,长大后会特别喜欢反驳别人。
不管多么中肯的道理,他总能找出其中的漏洞和别人理论,已经不是为了真理而辩。
因此,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家长一开始讲道理,无意中就已切断了与孩子连接的桥梁。
2.共情≠比惨共情既然不是同情,不是居高临下,那有些人说,我看到你很惨,我让你知道还有比你更惨的。
有个小来访者说,自己每次跟妈妈说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妈妈便会回答:
你这个不算什么,我小时候家里更穷,上学还要走几里路,高考的时候头发一把一把的掉,比你现在压力更大……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
孩子说,我能理解妈妈想让我心情好点,但我更多的感受是:
我明明在说我的感受,不知道怎么回事又转移到妈妈的感受上了,好像我的感受不值一提,我并没有被真正的倾听。
在这种情形下,沟通双方的地位仍然不对等,关注点依然不是在对方身上,很难帮助对方疏导情绪。
3.共情≠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有些家长认为,既然要共情,我需要理解孩子,而孩子的做法都是事出有因,因此我必须无条件地允许孩子的行为。
想买新鞋,立马买。
想转学校,那就换。
想出国,就砸锅卖铁的送孩子出国……
这种情况,其实是把情绪和行为混为一谈了。
默薇老师在《重新定义父母》一书中的“53321心理养育系统”中提到过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不代表要允许所有的行为。
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到自己或别人,仍然需要有适当的引导。
共情是倾听孩子,去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去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4.共情=觉察+接纳+传递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也是“共情”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他指出:
共情是一种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而别人的情绪是进入其世界的钥匙。
那么,如何经由别人的情绪去体验其内心世界呢?
我把这个过程归纳为觉察、接纳、传递三部曲。
共情要求家长放下自己的评判和情绪,全然地和孩子在一起,进入孩子的世界,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也就是所谓的“设身处地”。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有所觉察,通过孩子的言语、表情、动作、表情等,觉察出孩子想要表达的信息。
此外,还需要觉察孩子产生情绪的导火索,以及孩子想说的潜台词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孩子的需求或愿望。因此觉察是第一步。
带着这样的觉察,家长接着需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家长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稳定的容器,能够去保持孩子情绪的冲动。
在这样的抱持中,孩子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情绪是被接纳的,而不需要担心自己被否定或拒绝。
通过接纳,孩子和家长的情绪就可以对接并流动起来。
当家长可以稳定地和孩子的情绪对接,接下来家长就可以向孩子传递理解,让孩子知道,你是被看见的。
有时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比如“医生问诊式沟通中”所讲解的:
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感觉词汇),是因为(情绪的导火索),要是(孩子的愿望)就好了。
而有时,只是需要会心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是一个牵手。
共情虽有一定的句式可以参考,但我不建议生搬硬套。
更重要的是,体验你的世界,如同我的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真的做到这一点,我们一定会知道,孩子在那个当下的感觉怎样,想法和需求是什么。
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共情,我们还需要经常问回自己:
● 我对孩子的情绪是否不带评判?
● 我是否承认孩子是独立于我的个体?
● 我是否在心底承认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我们把共情比喻为照镜子,也就是,如其所是地去映照对方的情绪。
当我们能在另一个人的眼中看到自己情绪和内在需要时,我们就能够更有力量来调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