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又添新成员!
11月19日,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统计学“101计划”工作启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16所统计学“101计划”参与高校代表,70余位海内外知名统计学者参会。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担任统计学“101计划”牵头专家,拟建设13门统计学核心课程,提升统计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
从基础学科领域启航,向交叉学科领域延伸,这项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101计划”,实现质量再提级、范围再拓展,为全面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根基。
实力高校,首次入选
据“101计划工作平台”官网及官方媒体目前公布的信息显示,11个学科领域共有79所高校入选。
其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入选除中药学外的10个学科组,成为入选学科组最多的高校。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入选9个学科工作组。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均入选8个学科工作组。
参与各学科建设的高校是在相应领域内,积累了雄厚实力的主力军。在本次入选统计学“101计划”的高校中,江西财经大学作为该计划的新面孔,出现在其中。
统计学,是这所百年大学的“王牌学科”之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统计学被评为A-等级,入选了“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有关高校相关领域优先发展建议清单”中,也将统计学科列为江西财经大学优先发展学科。
江财积极搭建科研平台,于2021年成立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2022年“国势研究院”入选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聘请了两名院士分别担任统计学科首席科学家和发展战略顾问,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邱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罗良清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平卫英等构成的高水平师资团队,成为了学科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科学研究方面,江财成果丰硕。由邱东教授申报的《基石还是累卵——经济统计学之于实证研究》获得目前国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一等奖,是江西省高校唯一一项一等奖。
相信在统计学“101计划”中,江西财经大学将依托扎实的学科实力,为培养统计学人才贡献江财智慧。
从“小”切入,筑本强基
“101计划”的实施重点,是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即一流核心课程、一流核心教材、一流核心师资团队、一流核心实践项目,以课程改革的“小切口”,带动解决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大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强突破”。
2021年12月,“101计划”率先在计算机学科领域启动。
随后于2023年4月,教育部相继启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01计划”,分别由该领域高水平专家牵头实施,他们将全程参与教学研究、示范、交流,构建学科领域教师教学发展新模式。
“101计划”启动实施至今已有近三年。今年4月,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工作推进会暨计算机“101计划”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为其他学科打样的计算机,经过试点改革,已硕果累累。
417位一线教师,完成了12门核心课程和31本核心教材建设,上线833份知识点教案,1500余名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推动形成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形成涵盖400余个项目的实践平台,惠及2万余名学生。
目前“101计划工作平台”官网已公布了7个学科核心建设课程及牵头高校。
北京大学七大学科全面开花,一共牵头建设35门课程;复旦大学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和哲学6个学科共牵头建设10门课程;浙江大学牵头建设8门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均牵头建设7门课程。
持续扩容,全面推进
不止是统计学,今年以来,“101计划”各学科专家组接连举行推进会、交流会。
1月6日,化学“101计划”建设推进会在中山大学召开,6位专家组院士出席,12位核心课程负责人就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4月20日,无机化学课程建设推进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完成了九个模块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的初步修订工作。6月30日,哲学领域“101计划”建设工作调研会在吉林大学召开,调研核心课程《哲学通论》建设进展。
7月6日,计算机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会在昆明理工大学召开。启动第三批107个教材试点应用项目立项。同月,生物科学生理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对教材的审定及试用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通过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数百个高校参与其中,80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50多名院士深度参与,成千上万的普通教师被调动起来,惠及数十万名学生。
除了目前的11个领域之外,教育部还将分批次将试点推广到更多基础学科和急需紧缺领域,辐射带动更多学科领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让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先”,培育一批未来能够在世界上决定“掰手腕”胜负的拔尖人才,为我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