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退休后我去看农村老战友,看到他准备的饭菜,心里五味杂陈

一风历史 2025-02-19 12:04:26

当兵几十年,退伍后人渐渐散了,战友们各奔东西。有人留在部队升迁,有人转业到地方,也有人回了农村,过着普通日子。

这次,我去看望多年的老战友王铁柱,推开他家那扇老旧的木门,看到桌上那几道简单的饭菜,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2022年,我从部队退休,回到了老家省城安度晚年。退下来后,突然感觉日子变得空荡荡的,没了军营里的号令,也少了朝夕相处的战友。

这年秋天,整理旧物时,我无意中翻出了一个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上,两名年轻的士兵站在哨所前,一人高高瘦瘦,另一人敦实憨厚,正咧着嘴笑。

那是1982年,我和王铁柱的合影。

王铁柱是我的老战友,山东农村人,个头不高,却有使不完的劲儿,大家都叫他“铁柱”。当年我们一起当兵,一起摸爬滚打,他力气大,扛起81杠能跑三公里不喘气,特别能吃苦。可惜,1985年,他因家庭困难提前退伍,回了老家种地。

这一别,就是近四十年。

想到这儿,我心里一动,何不去看看他?

几经辗转,我终于打听到了王铁柱的住址。他家在鲁西南的一个小村子,村口还是土路,房子也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老砖瓦房,墙上泛着黄泥的痕迹。

推开院门,院子里晾着几件褪色的旧衣服,一条黄狗懒洋洋地趴在门槛上。听到动静,它抬头看了我一眼,没吠,而是摇了摇尾巴。

这时,王铁柱从屋里探出头来,愣了几秒,随即惊喜地喊道:“老刘?!你怎么来了!”

他快步走出来,一把拉住我的手,满脸皱纹笑得像朵花,眼角竟然泛起了泪光:“老伙计,你这几年咋不来看看我?”

我心头一紧,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不就来了嘛,想着看看你过得咋样。”

王铁柱激动得像个孩子,非要拉着我进屋坐。屋子很简陋,炕上铺着老旧的被褥,墙角有个掉漆的木柜,唯一的电器是台老式黑白电视机,旁边放着一个收音机。

“你坐着等着,我给你做几个菜!”他撸起袖子就往厨房跑。

我拦都拦不住,只好任由他忙活。

不一会儿,他端出了一桌饭菜——一盘炒鸡蛋,一盘炒土豆丝,还有一碟腌咸菜,主食是两张手工烙的大饼。

他憨厚地笑着说:“家里也没啥好东西,咱老战友吃个家常便饭。”

我心里一震,鼻子微微发酸。

这一桌饭,太朴素了。

作为军官退休的我,如今住着宽敞的房子,吃惯了山珍海味,可这顿饭却让我觉得沉甸甸的。

四十年前,我们在部队一起蹲在野战锅前吃干粮,他总是把肉留给我,自己啃最硬的窝窝头。如今,他的生活还停留在那时候,而我早已衣食无忧。

“铁柱,你这些年咋样?”我忍不住问。

他呵呵一笑:“还能咋样?种地呗,老伴身体不好,孩子在城里打工,家里也就我一个人。”

我默默地端起碗,夹了一口炒鸡蛋,细嚼慢咽,心里却五味杂陈。

吃饭时,我们聊起了往事,回忆起新兵连的苦日子,回忆起一起站岗放哨的日子,还有那年冬天,他把自己仅有的一双毛线手套分给我一只,让我冻裂的手有了些温暖。

“老刘,你现在退了,过得挺滋润吧?”他看着我,眼神里有羡慕,但更多的是欣慰。

我笑着点头:“还行,退休工资一万多,孙子也上学了,就是有点闲得慌。”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你是有能耐的人,当年就知道你有出息!我这农村人,没啥本事,种了一辈子地,能吃饱就行。”

听到这话,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是个实在人,一辈子没抱怨过命运,也没怨天尤人。可我知道,他的生活其实很苦,农活累,收入低,老伴生病,家里没有什么保障。

吃完饭,我悄悄塞了一沓钱进他枕头下。

可刚出门,他就追了出来,手里拿着钱,满脸严肃:“老刘,你这是什么意思?咱当兵的,能饿死,不能丢人!”

我愣住了,随后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那行,等下次见面,你再请我吃饭。”

他这才憨憨一笑,把钱塞了回来:“那就说定了,下次我杀只鸡请你!”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战友情,真的不在于身份地位的差别,而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兄弟情谊。

王铁柱一辈子没发达,过得清贫,但他仍然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给我准备了一顿饭。而我,也许能给他一些金钱上的帮助,但真正的陪伴,才是他最需要的。

以后,我会常去看看他,陪他聊聊天,吃他亲手做的饭。

战友情,就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彼此的身份如何变化,依然能够像当年一样,毫无隔阂地坐在一起,吃一顿简单的饭。

0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