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来,来黄岛的东北人很多,这事曾经备受部分土著的吐槽。
甚至被有些人说成是歧外现象、排外心理。其实没那么悬,其实就是两股人群交互融合的正常反应,总得有个磨合适应期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54feea9cbf039060f68319a6bcc689.jpg)
现在看来,这是个孬好事,得分正反两方面说:涌入了这么多东北人、外地人,确实给城市秩序和公共设施的承载造成了压力;但另一方面,也填充了黄岛的人口、繁荣了黄岛的市场、助推了黄岛的发展。
黄岛能成今天这排面,东北老铁绝对也功不可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6276e2e944fddb611697bed91f4484.jpg)
一、首先是带火经济。东北人买房安家、开店创业直接撑起消费市场,光烧烤店就卷出新高度,现在黄岛撸串氛围比青岛市区都野。黄岛的餐饮店、菜馆等很多都是东北特色,都是东北人开的。挺好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ad4df3c0fca309978be426b8eda408.jpg)
二、接着是盘活基建。当年黄岛大片空城,东北人拖家带口来定居,买房安家,硬是把荒凉开发区住成烟火气新城,不管是薛家岛安子片区、维多利亚湾还是星光岛、胶南片区,哪里没有东北人口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7c39276a40018b40771b4c3dd0b46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5d8edfe1f3c2b1e923e07cfeed8b8e.jpg)
三、还有就是补足人才。造船厂、炼油厂这些重工业,东北技术工人扛起半边天;搞物流做贸易的东北老板,把港口经济整得明明白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8a61620de5d2937895c47789ff9c1d.jpg)
四、支撑起了多种基层行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d64783264803ff1b6e4991d926e694.jpg)
说白了,东北人带着闯关东的狠劲,使黄岛把想当年的"鬼城"标签撕下来,蜕变成了现在产业扎堆、房价跳涨的活力新城。这种人口迁徙带来的化学反应,比砸钱招商都实在。
要知道:一个地方,若引入或流入了外来人口,这种本外融合、远近交互的人口掺杂,往往能激活内在的发展潜能和驱力。现代的深圳如此、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也是如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430a18b06d7da52765cc16c2bb69de.jpg)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