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4月8日,A股上演了一场史诗级反转。前一天还因美国关税政策暴跌的股市,隔天就在“国家队”的集体喊话中强势反弹。上证指数单日大涨1.58%,3296只个股飘红,81只涨停。

央行“给钱”:承诺为中央汇金公司提供“无限子弹”——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关键时刻直接输血市场。
国家队“扫货”:中央汇金首次亮明“类平准基金”身份,增持沪深300等ETF超1万亿,还放话“该出手时就出手”。
国资、险资“抄底”:中国国新、中国诚通等国资平台砸下千亿增持央企股票;险资权益投资上限被放宽5%,预计释放5000亿增量资金。
上市公司“自救”:招商局、中国电科等超300家企业启动回购,宁德时代豪掷80亿护盘,真金白银表态信心。
师兄点评:这阵仗,堪比武侠小说里的“五大高手”联手护盘。但普通人更关心的是:这些动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该怎么跟?

“平准基金”这个词,近期频频刷屏。简单说,它就是政府用来稳定股市的“工具箱”,低买高卖、熨平波动。但这次的中国版,有三大新特点:
定位更明确:中央汇金首次公开承认“类平准基金”身份,相当于官方盖章认证。弹药更充足:央行再贷款支持+险资松绑+国资增持,预估总规模可达2-6万亿,占A股市值2%-6%。打法更灵活:不只买大盘蓝筹,还均衡配置中小盘ETF,甚至覆盖科创主题,覆盖面更广。举个例子:4月8日当天,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高达216亿,国家队资金像“定海神针”一样托住核心资产。
三、普通人如何搭上这趟“顺风车”?大佬们动辄千亿入场,普通投资者虽不能照搬,但可以“借势”:
1. 盯紧“国家队”的购物车
中央汇金持仓的48只ETF中,沪深3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占大头。这类ETF分散风险、费率低,适合长期持有。

师兄建议:若想省心,可关注规模超百亿的头部产品(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流动性好、跟踪误差小。

2. 关注政策“送分题”
险资投资比例上调后,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重点。比如中国太保已明确加仓战略性新兴产业。
行业线索:半导体、AI、新能源车、高端装备——这些既是政策扶持方向,也是外资近期加仓的板块。

3. 警惕“伪价值股”
虽然国资增持央企是主线,但破净、低市值的公司未必都能翻身。
避坑指南: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定、分红率高(如银行、能源)、或研发投入强的科技龙头(如中芯国际、宁德时代)。

回顾过去,国家队出手往往是市场筑底的信号:
2015年股灾:汇金增持后,半年内沪指反弹超20%。
2023年10月:汇金抄底ETF,随后A股开启结构性行情。
但这次的不同在于,政策工具箱更丰富:再贷款、险资松绑、上市公司回购形成组合拳,相当于给市场上了“多重保险”。
师兄提醒:短期情绪修复后,长期还得看基本面。参考韩国经验,平准基金在1990年因经济滞胀失效,但2003年配合经济刺激政策后效果显著。所以,关注后续宏观数据(如PMI、消费复苏)比盯盘更重要。
五、普通人最容易踩的3个坑盲目追涨杀跌:看到大涨就ALL IN,容易被短期波动洗出局。迷信“小道消息”:平准基金动向透明化,与其听谣言,不如看官方持仓公告。忽视资产配置:即便看好A股,也建议用闲钱投资,股债比例按风险承受力调整。结语: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市场的恐慌和贪婪,就像潮汐一样循环。这一次,从央行到上市公司,从万亿平准基金到百亿回购,护盘决心前所未见。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必预测底部,但可以做好准备——用理性配置对抗情绪,用长期视角穿越周期。
最后,师兄想说:投资不是赌运气,而是赌国运。过去30年,每个至暗时刻的坚守者,最终都等到了黎明。这一次,或许也不例外。
如果这篇分析对你有用,请点赞转发,让更多朋友抓住这波“政策红利”!评论区聊聊:你会跟进哪些方向?
【股民投资神器上线】
关注希财网公众号,点击 舆情宝「立即免费体验」
▶ 持仓利好利空消息24小时监控
▶ AI智能分析个股舆情和报告
▶ 重要消息微信公众号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