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云社小剧场又热闹起来了!过完元宵节那些忙碌的角儿们陆续回归,整个场子跟充了电似的。要不说人家为啥能红呢,这帮说相声的从来不端着架子,甭管微博粉丝几百万,照样拎着大褂往小剧场一扎,跟街坊邻居似的唠嗑讲段子,这接地气的劲儿最招人待见。
就说最新节目单里那几个熟面孔吧。二队的场子现在由王九龙连着三天坐镇,《托妻献子》《训徒》这些经典段子轮番上阵。头两天跟搭档尚筱菊往台上一站,那场面就跟过年似的。为啥这么亲?去年王九龙办喜事,尚筱菊可是西装革履当的伴郎。有老观众在后台起哄小尚啥时候带兄弟去九队串门儿啊?没想到王九龙直接接茬人家还等着我先把丈母娘家的年货吃完呢!惹得全场乐得前仰后合。
前脚王九龙刚从山东丈母娘家回来,后脚张九南也带着媳妇日本溜达完回国了。别看这哥俩今年刚成家,工作安排上倒是一点不含糊。张九南为了保护老婆孩子愣是没晒合影,可大伙从他游乐园自拍照里那张笑开花的脸就懂了——跟网上传的婚变谣言根本沾不上边。有老粉在超话里调侃瞅瞅九南这胸肌横着长的架势,保准蜜月期没少吃便当七队这边也不甘落后。刘筱亭和张九泰这对活宝组合把《论梦》改成了追星版包袱,现挂说到台底下几个大妈直抹眼泪。尚九熙好不容易从欧洲飞回来,刚开场就拿着自己被锁厕所的糗事当段子我跟开锁大爷比划老半天,合着人家法语压根不会英语!底下观众接话您倒是唱段太平歌词啊!结果他真来了一段巴黎铁塔版《探清水河》,连保洁阿姨擦桌子都跟着哼哼。
要说最逗的还属观众互动环节。有回王九龙讲到忘词,前排大姐直接帮他把词接上了。眼看场面尴尬,他灵机一动姨,您这就过分了啊!说好了一三五您教我山东话,二四六我教您贯口,咋今儿要抢饭碗呢?全场顿时炸了锅。这种即兴火花搁现在娱乐圈真不常见,也就德云社能把传统曲艺整成大型邻家茶话会。
最让人感慨的是老先生们传承的后劲。看尚筱菊跟王九龙搭档的《武坠子》,词儿虽然改了现代的包袱,身段眼神全是老先生们当年的风范。郭德纲之前录节目说过甭管走多远,根儿都得扎在小剧场现在看二代三代弟子们往台上一站,举手投足确实有内味儿了。有老票友感慨三十年前看老郭在西单地下通道,三十年后看他徒弟在三里屯,这片江湖真是越来越敞亮说到未来动向,老郭早前透露的自制综艺、电影项目都排上日程了。不过粉丝们反倒更期待剧场里的新活——毕竟流量明星见多了,这种能现场接话茬的相声演员实在难得。听说年后首场天桥专场已经有人连夜排队买票,黄牛群里都在传要涨价。不过德云社官微及时发文每位观众都能原价买到票,加座塑料凳管够!这作风,难怪男女老少都爱往园子里钻。
说到底,为啥德云社能火这么多年?就凭人家真正把观众当自家人。你看王九龙每场演出前后都在后台跟大爷大妈合影,张九南在场子里认出了跟着他五年的老观众,尚九熙在国外旅游还给粉丝寄明信片,刘筱亭把观众送的特产分给后台师弟...这种人情味儿在娱乐圈简直比大熊猫还珍贵。说白了,观众捧场图的不仅是段子好笑,更是这股热乎劲儿。
眼下这波返场热潮还没完,听说下个月封箱场要玩新花样。各位要是得空,真该去小剧场凑个热闹。保管您不光能听着原汁原味的相声,还能收获满场子的欢声笑语——别忘了带块手绢,真能笑出眼泪来。要是碰巧遇到演员们返场加演,那您算是来着了,保不齐还能跟着唱两句太阳落下山,秋虫儿闹声喧尮这场景,往后再想起来都透着那么股亲切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