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最后,
拼的都是人品。
01“白嫖整出新玩法!”近日,山东青岛一男子与女老板娘的聊天记录,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让许多人看得唏嘘不已。02故事始于2022年5月。一名男子在青岛某饭店买了一只价值1440元的帝王蟹,吃完没有付钱,选择赊账。因为该男子之前也来过几次,女老板娘见他面熟也就答应了。但没想到,就是这一次的心软和仁慈,让女老板开启了漫长的“追债之路”。此后的每个月,女老板都会怀着忐忑与期待给男子发送留言,礼貌且卑微地请求他支付欠款。她的用词总是那么小心翼翼,“麻烦转一下钱”、“请转一下钱”、“麻烦抽空转一下钱”……每一句话的背后都似乎冒着希望的小火花,又有些无可奈何。不仅如此,她还会配上一些谦卑的表情包,试图以这种方式触动男子的心弦。而这个欠钱男子呢?一开始他口头上答应,但行动上始终无动于衷。
他说:“不是不给你转,我的账户都被查封了,解开了就给你转。这点钱我也不至于赖着,你要是能等就再等等。”话说得漂漂亮亮,做起来还是两手空空。整个聊天记录可以看这里,可以说把老赖的嘴脸是演绎得淋漓尽致。
面对男子如此耍赖的态度,店主历经三年多的追债无果,心力交瘁,最终只能自己吞下苦果。但,这件事也让人十分气愤:为什么到最后总是好人吃亏,而那些脸皮厚的人就这么心安理得地赖过去了?欠钱不还这事,除了忍气吞声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04事实上,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真的一点都不少见。借出去的钱就是别人找你化的缘,能不能要回来只能一切随缘。前段时间看了个事例,实在太过唏嘘。李先生是个仗义人,对待朋友很讲义气。他早年在工地上做项目经理,日子过得虽不是很富裕,但还算小康。
朋友赵先生几年前找到他,说自己想要做生意,但现在资金不够,想找他借点儿。他二话没说就拿了5万块给赵先生,因为充分信任这个好哥们儿,所以李先生连借条都没让他写。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赵先生只字不提还钱的事。而李先生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故。他得了绝症,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全身多处地方,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然而面对镜头,赵先生依旧奉行的是“拖字诀”。“等几天一定有”“钱到账了马上给你”“在工地上做事是真的没办法,别人给我我才能给你”……
经过很多类似的事件,我明白一个道理:借钱就是“结仇”。朋友来找你借钱,你一开始拒绝了。对方当时可能会不高兴,但知道你的原则和底线之后,后面反而会走得更远。而一旦你借了钱,极有可能就变成了仇人。这其中,有两个很微妙的东西:06第一,到期了,他遵守承诺还钱,他会觉得自己有恩于你,你看那么多人借钱不还,我还钱给你了,我就是有恩于你,你必须如何如何。
第二,到期了,他因为各种原因不还钱,你催还是不催?你不催,他会觉得你经济条件还不错,那这点钱对于你来说也无关紧要,所以就一直不还。你催了,他会觉得你经济条件还不错,为什么就要逼着我还钱?我们之间的信任难道还不如这点钱?那他就觉得你借钱给他是理所当然,两人就从此闹掰了。
你看,一旦借钱出去,形势就会反转,无论什么情况,就很容易变成仇人。很多人,明明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期帮了他们一把,结果钱要不回来,感情变味了,借钱就是这样借出了“仇人”。人性就是如此,比起感恩,人会更容易记仇。
有多少亲戚朋友的关系,因为借钱这件事而搞得关系破裂,反目成仇?有多少人,站着借钱,跪着要债,好心好意借钱给别人,结果却被倒打一耙?钱钟书老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现状:借钱前是朋友,借钱后是大爷,还钱了便是恩人。07钱,是一段关系最好的照妖镜,也是人品的试金石。见过了太多借钱不还的无赖嘴脸,那些言而有信,遵守诺言的人,便更显珍贵。看过一个视频。78岁的广西老人陈月英,儿子身患肾积水,不幸离世。她不仅要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还得知儿子因为治病,欠下了银行3000块。
这笔钱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陈月英老人来说,却是一笔巨款。她没有赚钱的能力,家中值钱的东西为了给儿子治病都已变卖。但她还是决定偿还这笔欠款。她省吃俭用,捡垃圾,卖废品,种红薯去集市上卖,只要能做的,她都会去做。为了省钱,她吃得很少,平时只有一碗清粥来果腹。
第三,量力而为,尚有余力的时候才能去帮助别人。曾国藩有句话说:“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在给别人借钱时,一定要先看看自己的口袋。借出去的钱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即使对方拖欠,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09还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的是,不要无故给任何人进行贷款担保,这里面有太多的惨痛教训,甚至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一定要谨慎。世人慌慌张张,谁不是为了碎银几两?
那些愿意在你困难的时候拉你一把的人,一定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对待生命中的贵人,一定要言而有信,做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朋友,其实就是一条路,如果你一直言而无信,那么就会堵死了自己所有的路。人生到最后,其实拼的都是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