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没想到,民办高校率先扛不住,竟然到被卖了还债的地步:
这次扛不住的是全国第二大的民办高等教育集团的希教国际,为了缓解债务直接4.2亿把邢台职业学院卖掉了。
原因很简单,持有现金没有办法覆盖借款。2024财年,毛利同比减少7.8%,净利同比减少20.76%。
截止到10月底带来收入增长的地方就是增加的在校学生数量以及收费标准的提升。
说白了,有学生来就有收入,没有就没有。
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出售资产,今年年初的时候,就把江西昌振实业和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后勤服务公司以5亿的价格卖出。
卖卖卖成为全国第二大民办高等教育集团的最常见的节奏了。
其实,说实话,何止这一个学校如此呢?前一段时间,南京某学校疑似在停办的边缘,不少学生还未毕业,老师却先被解聘分流。再往前溯源,仅在2021年就有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技学院,浙江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医学院等9所民办高校停止办学。不得不说,属于民办高校的冬天,来了!
2
为什么呢?首先,就是没钱。办一所大学,要依靠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支撑,没钱很难支撑。就拿希教国际来说,截止到今年8月,现金以及银行结余总额是31亿元,贷款累计余额是32.37亿元,很明显的就是资不抵债。其实不止民办高校,就连公办学校也很难,他们的维持基本上都是中央+地方+社会捐赠来支撑。就以清华大学来说,2023年以及2022年度总经费都在400亿之上,浙大,上海交大,北大这4所学校总经费也要200亿以上。你看看花的钱,都比一些县城全年的GDP还要高。所以,高校的并购开始蔓延:3
就从新生儿的数据,你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荒越来越逼近,向全国蔓延!在2022年,讨论最多的是幼儿园的关闭潮,大量幼儿园一人难求。从2013年-2022年的期间,辽宁消失了2200所小学,吉林消息了2600所小学,黑龙江消失1900所小学,基本上都降5成以上。
当你以为这种现象只是存在东北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已经围攻到一线城市了。直接看广州,最近两年的对比,就公办小学来说:
4
当下的我们,俨然从有学上变成上好学的阶段了,大家的需求也在改变。以至于当下,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上下游出现的好消息并不多。教师聘用制,学校倒闭,专业合并以及大洗牌等等,每一步都是可以预见的,都提前埋好结局。任何的一成不变甚至是不仅跟潮流都将面临暂停的节奏。就比如专业的洗牌,2019年只有367个专业没了,到2023年直接1670个。就比如尴尬的土木专业,为了活下去开始广撒网:南京建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标了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农村局发布的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91.5万元,目标捕杀数量不低于300头野猪。
中标后,由于各种原因不干了。
这不,中铁十四局通过竞价获得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山东华澳大地土地经营权,又开始种地了。
仅仅这两条新闻就足以说明整个行业的问题以及大学面临的的困境,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