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评测】这篇体验里有关于Astell&KernSP3000T的一切

耳边事数码情 2024-06-08 07:20:34

散人按:

近几年的便携HiFi领域,电子管播放器这一品类大有兴起之势。前不久,Astell&Kern又一台电子管新品SP3000T上市。它基于电子管的特点开发出了丰富的玩法,提供了多种放大模式和电流状态,可选音色多达近二十种,为烧友们创造出一片巨大的玩赏空间。

【引子:便携的电子管】

提起电子管,HiFi烧友们首先联想到的可能是一个个“玻璃大灯泡”。在电子管进入HiFi领域的数十年里,其温暖和煦的音色长期受人欢迎,各式各样的胆机也承载了不少烧友的发烧记忆。

此前,台机领域成熟的电子管的制作工艺和电路设计方案并没有充分辐射到便携领域,究其原因,供电、发热控制、抗震、抗干扰等等技术问题都是HiFi厂商们不容易跨过的门槛。近几年,便携播放器领域几乎杀成一片红海,各家品牌在硬件档次、制作工艺、系统优化等方面内卷到了极致。现在看来,便携播放器这个行当也走上了当初手机行业的老路,就连接下来的破局思路也一模一样——打造产品差异化。市场倒逼着各家品牌播放器创造出新的价值,于是过往的技术难题逐渐被集中力量瓦解……

趁此东风,便携领域的电子管器材有了兴起之势。像近期Astell&Kern A&ultima SP3000T这款搭载军工级“古董管”雷神JAN6418的播放器,就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从上一代旗舰开始,Astell&Kern给旗下高端播放器序列设置了型号带尾缀“T”、内置电子管的平行机型,在SP3000T之前,已经推出过SP2000T和CA1000T这两款。其电子管的韵味当然迷人,而独特的混合耳放模式更是给机器提供了丰富的音色。我曾经先后仔细体验过ACRO系列CA1000和CA1000T这哥俩,后者延续了前者素质上的高水平,尤其解析、分离度方面表现十分到位,与此同时新增的电子管模式声音富有光泽与质感,让我听得很是过瘾。

(想回顾CA1000T表现的朋友可以点击:)

如果按照此前的思路,紧跟在SP3000后面问世的SP3000T可能会拥有一个意料之中的“修饰版”声音。但在我把玩SP3000T的这段时间里,我细究之下发现它并非所谓的“SP3000衍生版”,而是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声音体验。

【开箱:熟悉之中见新意】

与SP3000的纸盒包装相比,SP3000T的木纹盒子看起来档次似乎高了不少;除此之外,两款机器在上手初体验环节倒是大同小异。

SP3000T延续了A&ultima系列以线条交错构建外观语言的设计思路,棱角分明,和SP3000比较相似,只是在细节上略有不同。在机身材质方面,SP3000T没有使用和钢版SP3000一样的904L不锈钢,而是用了316L不锈钢镀99.9%银。如果说采用镜面处理的SP3000光洁得像晴天的晌午那样明亮,那么采用拉丝工艺处理的SP3000T就有一些晨昏时分薄雾朦胧之感,美感不尽相同。

机身重达483克,握持感比较沉。在外观布局方面,原本SP3000的音量滚轮还承担了电源键的职责,而SP3000T则将其分离出来,新设置了一枚电源键在顶部;侧边按键则增加了一枚唤出耳放模式选择界面的快捷键。滚轮有所缩小,内部电位器的反馈手感不如SP3000清晰。机身背面开了一扇条纹栅格窗,在机身以电子管或混合放大模式工作时,我们能看到两枚JAN6418电子管明亮猩红的灯光。

SP3000T的操作系统和SP3000基本一致,比较值得说道的是其新增了一个两声道VU表的界面,观感较为复古;此外,耳放模式选择界面也是全新设计的,并加入了电子管电流切换功能的指示,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SP3000T电池容量有5050mAh,以我实际使用测试的结果来看,平衡口在晶体管模式下可以连续播放接近8小时,电子管(高电流)模式也超过7小时。这个续航时间不能说很长,一天一充肯定是免不了的。不过,SP3000T和SP3000一样支持PD 3.0快充协议,如果手头有合适的充电头的话,倒是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电量焦虑。

在使用方面还有一个小细节——JAN6418这款电子管在遇到震动时会有明显的“叮~”一声啸叫。SP3000T虽然已经将抗震做得比较好,但遇到摇晃、磕碰的时候,以及电子管开始工作时,依然有轻微的啸叫声。因此,我个人还是建议将其平稳地放在桌面使用。

【声音:微妙变化,玩性大发】

与常规的电子管玩法不同,Astell&Kern的电子管播放器在晶体管模式(OP AMP)和电子管模式(TUBE AMP)之外设置了独特的混合模式(HYBRID AMP),其将晶体管和电子管以5种不同比例加入放大电路,从而令播放器拥有7种音色。而SP3000T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为电子管和混合模式设置了高中低三挡电流供选择,这么算下来,SP3000T可选的音色就多达19种。调整耳放模式的过程中,SP3000T的音色变化精细而微妙。

这次聆听SP3000T,我主要试听它的平衡口的声音。

首先试听晶体管模式。这一模式下的SP3000T,声底可以用“直来直往”形容,比较讲究音色的还原,但并不显得干涩或枯燥。它呈现出不错的力量感,声音线条也颇为明晰,能量充沛而不突兀。

SP3000T的三频分布呈现比较均衡、下盘略微加重的态势。低频的力道很不错,凝聚力强,并有明显的弹性,下潜比较深;量感恰到好处,残响的收敛也比较自然,对于乐曲氛围感的塑造相当到位。此外,高频信息量足,中频人声的位置有所前倾,听感上饱满而自然。

素质方面,晶体管模式下的SP3000T完全达到了两万元级别播放器应有的水平,尤其在声场和解析力方面有上乘的发挥。它的声场弥散感自然而渺远,没有明显的边界,展现出一定的立体感,分离度也比较高。它呈现出的细节十分密集,展现乐曲信息的方式可以用“抽丝剥茧”来形容。此外,SP3000T晶体管的瞬态响应还算干净利落;结像清晰,大小适中。唯一让我觉得有点不够满意的是动态范围,它在演绎大编制场面时显得不够大气。

以比契科夫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的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段《沃尔塔瓦河》为例,SP3000T在曲目中后段管弦声部齐鸣时,各部乐器的呈现错落有致、互不干扰,空间效果自然和谐,声音层次感极佳。晶体管模式的SP3000T,对于比契科夫强调演奏技巧性的理念表达得算是比较到位,当然,如果能够将大开大合的场面表现出来就更好了。

接下来是纯电子管模式。

试听电子管的第一耳朵,就能明显感受到它温暖的声音效果。电子管给声音加上了一层不厚但明显的染色,使整体音色增添了不错的润泽度;声音厚度得到一定的扩充,尤其是在中低频段,从贝斯、低音提琴等乐器到人声的质感都变得更重;声音力量感被抹平了几分,听感更平实。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最直观的结果,是SP3000T的感染力得到不小的加强,韵味馥郁,在不脱离人声与乐器原本音色特点的前提下,让音乐更抓耳、动人。

三频方面,中频成为整个架构中的亮点,人声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吐气、口型等演唱技巧更加清晰;低频大体上保持了晶体管模式的表现,甚至残响还略丰满了一点;高频的亮度压暗了一点,听感较为顺滑。这些改变并没有让SP3000T各频段的衔接出现突兀之处,整体来看仅仅是侧重点有所转移而已。

素质方面,值得称道的是,SP3000T对于电子管的调校并不存在一些同类器材声底毛躁、发糊的问题,其依然保有相当出色的安定感和细节揭示力。整体上看,电子管模式素质比晶体管略弱一点点,具体表现为声音密度降低、空间感略有收缩,但并没有形成档次差距。

不过,电子管模式的声音表现并非固定不变。SP3000T给电子管设置了三挡电流状态,改变电子管工作电流对声音的密度和形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低电流状态下声音相对宽松、平和,比较接近我们以往对电子管音色蓬松、舒展的认知;而往中、高电流状态切换,声音密度逐渐变得浓稠,结像的边缘更加清晰,整体上也更有凝聚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挡电流状态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我也不认为固定使用一个模式就足以应对一切——比如当SP3000T搭配的耳塞本身就有比较高的声音密度,此时再选用高电流模式的话,可能会出现声音拥挤、舒展不开的情况。换言之,这三挡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搭配耳塞的特点,以及个人的聆听喜好。

如果说晶体管模式照顾了当下大多数烧友的听音习惯的话,那么切换到电子管模式相当于是一场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复古行动。不妨以一首八十年代末的老歌——罗大佑的《沉默的表示》,试对比两种模式的效果:晶体管模式下,SP3000T是以一种相对克制、收敛的方式来演绎这首歌的,人声与伴奏之间分离度明显,在充实密度的支撑下声音有着较强的节奏顿挫感,音符的表达也比较直接,不作多余的修饰。而在切换到电子管之后,不仅仅是人声,就连间奏阶段的排箫声也有了更加悠远的演奏效果;更厚的声线、恰到好处的音染会给我们一种乐曲感情愈发深沉的感受。当然,我不能说晶体管简洁明快的风格就不适宜演绎老歌,只是电子管舒缓有余韵的声音更符合我聆听老歌时的心境。

以SP3000T晶体管的表现看,我认为它对于泛流行乐,包括大众流行、爵士、电子乃至摇滚等风格,都有不错的表现力;同时也能兼顾一部分器乐,相对比较适合钢琴以及木管类乐器,对于协奏曲、奏鸣曲式表现尚可。

如果切换到电子管模式,那么我们似乎可以把对流行音乐的分类列得更细一些——以我个人的口味而言,港台老歌之外,诸如爵士、蓝调所需要的那股子舒缓、悠长的调调同样也是电子管模式所擅长的。而那些快节奏、注重感官冲击的音乐风格,像电子乐、舞曲等等,可能电子管模式演绎起来就不那么“爽”了。

如果觉得电子管的风味过于浓郁的话,混合模式是个折中的选择。实际操作下来,我觉得混合模式第二挡到第四挡比较容易让人感受到音色的变化,一方面保有声音能量感,另一方面也在声音形体上“镀”了一层色彩。混合模式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声音审美在一部机器上产生的交汇,从效果来看是圆融和谐的。

【对比:自成一派】

作为Astell&Kern A&ultima系列当下并行的两个旗舰机型,SP3000T免不了要和SP3000来一番正面的比较。当然SP3000没有配置电子管,这种对比只能在晶体管之间进行。

实事求是地说,在素质方面,SP3000T比SP3000是稍微差了一点。但这种差距并不是说某一个维度上出现了比较大的短板,两者仅仅是解析的强弱对比度、声场的边缘、结像的立体感等方面,后者要比前者更加极致一些。另外,这两款播放器在驱动力方面表现半斤八两,对同一副耳塞驱动的饱满程度基本上一致。

比起素质上的些许差距,或许风格上的差异才更值得我们细究。一来,SP3000的声音底子走的是沉稳大气的路线,声音中的能量有条不紊地传递出来,安定感非常强;而SP3000T相对而言更加张扬、有活力,各个频段的跃动感更易于调动听者的心绪。其二,SP3000声底实际上更贴近Astell&Kern播放器标志性的细腻感,尽管SP3000T本身并不属于声音粗犷的那一类,但和SP3000一对比还是立显差别。或许可以说,SP3000的调音风格偏向于“老派”,庄重得有些严肃;而SP3000T则更显得年轻一些,活泼而亲切。

SP3000T的售价是22888元,比起SP3000少了足足五千元。但在对比之中,我觉得不能简单地把前者作为后者的“缩水版”来看待。单就风格而言,两款播放器所走的就完全不是同一个路线;再考虑上电子管这额外的配置,可以说,SP3000代表了Astell&Kern在声音上极致求索的成果,而SP3000T则更倾向于展现音色的丰富可能性。

如果拿SP3000T和上一代SP2000T对比,会发现前者对后者已经完成了全方位的提高。

素质上,两者的综合水平已经形成了代际差。具体而言,SP3000T声音整体密度更为扎实,乐音呈现出较饱满的姿态;其在分离度方面明显优于SP2000T,在演绎大场面的时候各种音乐元素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细节揭示力方面,SP3000T也能把乐曲中隐藏的信息深挖出来。

而在风格上,两款播放器各自的电子管模式也呈现出大相径庭的声音效果。SP2000T的电子管固然也加持了不错的韵味,但对声音形态的打磨方面,SP3000T做得更立体、生动一些,同时也增强了声音的鲜活度。此外,SP3000T保持了较高的凝聚力,听感相对硬派一些。

如果说当初Astell&Kern在SP2000T身上实装电子管还是一种“试水”的状态,那么到了SP3000T这一代,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对电子管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声音的完成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搭配:千人千面】

SP3000T的晶体管与电子管模式在输出电平上基本保持了一致,平衡端6.3Vrms的输出电平本身也足够大,驱动主流耳塞基本上不存在推不开、出恶声的问题。同时,SP3000T自身拥有比较均衡的声音底子以及相当丰富的音色,这也赋予了它宽泛的风格适应性。对此,我也选用了几款特点迥异的旗舰级耳塞与SP3000T搭配,既验证它的驱动能力,同时也在风格玩法上作出一些尝试。

首先是森海塞尔IE 900。这款耳塞属于遇强愈强的类型,潜力较为巨大,且其中正大气的风格能够很好地反映前端的特点,只是用于欣赏音乐时会显得比较寡淡。我比较倾向于选择电子管模式或者第四、五挡混合模式,并设置中电流状态。SP3000T本身能够将IE 900的素质发挥到相当高的水平,电子管也为整套系统补上耳机缺失的韵味,同时控制住突兀的能量不外泄,听感自然舒适。

接下来是达音科的川。搭载一圈四铁四静电单元的川虽然驱动门槛并不高,但只有在驱动力充沛的情况下才能让各种单元实现良好协作,在这方面,SP3000T不存在明显的问题。风格上,川的音色达到较为良好的平衡度,可塑性较强,这显然给SP3000T留下充足的操作空间:用晶体管模式与之搭配,声音表现出较为凌厉的线条感;用中电流的电子管模式与之搭配,则能够获得更高的耐听度。

然后是DITA的Perpetua。这款单动圈耳塞对于前端可谓极为挑剔,既吃推力又考验控制力,但在驱动到位的情况下声音又非常圆融大气。应该说,SP3000T驱动下的Perpetua拥有宏大而健硕的架构,如果选择高电流状态的电子管模式,则能够在尽量“喂饱”塞子的同时,令其声音变得更亲近。

实际测试下来,我认为SP3000T称得上是对各路塞子都十分友好的一款播放器。它通过改变自身声音特征的方式,寻求与塞子之间产生增益或互补关系,这让它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耳塞时,总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尾声:更“个性”的Astell&Kern】

我接触Astell&Kern是从AK120开始的,迄今已经超过了十年。

早年Astell&Kern播放器还没有发展出丰富的系列,像AK120ii、AK240、AK380这几代机型,外观精致得如艺术品,声音细腻自成一派,在彼时方兴未艾的便携播放器领域满足了高净值用户对一款“精美电子奢侈品”的全部期待。

时至今日,Astell&Kern播放器已经开枝散叶分出好几个系列,不同的机型各具特色,像可更换模块的SE180、可切换A/AB类耳放模式的SE300,还有如今让古董电子管“重见天日”的SP3000T。作为烧友,我欣喜地感觉到,Astell&Kern正在变得越来越“发烧”,通过更优质的细分产品和更好的可玩性去适应更多用户个性化的追求。

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曾经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质,如先锋性的产品理念、出众外观设计、精湛的制造工艺、细腻平衡的调音以及此基础上整机极高的完成度,在新时代的Astell&Kern身上都得到了完美的保留。

这“变”与“不变”之间,是一个品牌十余年间持续的探索与思考。

对于还没有过自己第一台Astell&Kern播放器的烧友来说,也许,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以上。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0 阅读:6

耳边事数码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