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劣势,还要与湘军争夺沿江据点,太平军打赢概率很小

聊聊历史 2024-10-28 08:32:37

1853年初,曾国藩在衡阳训练湘军,尤其重视水师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舰队,用来对付太平天国。太平军水师力量有限,却还要跟湘军争夺沿江据点,结果可想而知,湘军逐渐拔除,攻入南京。

太平天国为何失败,太平军为何打不赢湘军?与水师力量薄弱有关,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就没有一支像样的水师,却非要在江南立足,占领沿江据点,又没法守住,自食其果。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军不足2万,还包括家属。不久,罗大纲率2千天地会参加太平军,给太平军带来一些战船,这是太平天国水师力量的开始。

罗大纲是天地会出身,长期进行抗清斗争,经常率领船队在西江纵横,对水师驾驭能力非常强。广西转战期间,水师运输物资,掩护主力行动,立下不少功劳。

广西期间,太平军水师力量并不强,但水师承担战斗任务不多,太平天国还没有站稳脚跟,水师不足以影响大局。

1852年6月,东王杨秀清疏忽大意,太平军在蓑衣渡遭遇湘军伏击,损失数千人。为了突围,杨秀清下令放弃船只,全部人员登岸步行,从西岸突围,进入湖南。

进入湖南,太平天国一艘船都没有,进军速度非常慢。罗大纲人脉广,在永州、道州、郴州招募天地会,以及矿工群体,太平军人数达到五六万。

1852年8月,萧朝贵率兵围攻长沙,阵亡沙场,杨秀清旋即率主力攻城。太平军士气旺盛,战斗力也强悍,但没有水师协助,故而无法封锁城池,湘江的粮道畅通无阻,太平军只好解围。

从长沙北上,太平军夺取益阳、岳州。长江沿岸、洞庭湖两岸的渔民、商贩纷纷参加太平军,带来数千艘民船、渔船、商船,太平军得以组建“水营”,有了一支像样的水师。

以民船为基础,太平军打造出“水营”舰队,在攻取武昌、九江、安庆、南京、镇江、扬州等战役中,水师封锁长江,保证太平军后勤补给,城池都顺利拿下。

太平军能在江南立足,水师的贡献很大,但弊端也不少。因为,这些舰队都不是专业化,民船、商船、运输船、渔船数量众多,但毕竟不是战船,最终坑了太平天国。

清朝长江水师,船只破烂不堪,不是太平军民船的对手。遇见了专业化的湘军水师,以及清朝从福建、广东调来的“红单船”,太军水师则毫无招架之力,甚至连战斗的勇气都没有。

太平军船只一万多艘,规模很大,质量却不行。南京、镇江、扬州三座重镇,被一百多艘“红单船”围困,粮道经常被截断,城内屡次出现粮荒。如此,杨秀清被迫天父下凡,让民众外出觅食,减轻后勤压力。

水师质量不行,原因众多,太平天国无法解决。首先,江南并没有适合打造战船的优质木材,盛产木材的西南在清朝手里。其次,太平天国不能直接与列强取得联系,无法购买西洋军舰、火炮,火力上也不行。

翼王石达开,对水师建设相当重视,他派人深入湘军内部,得到湘军战船修造的图纸,然后在安庆进行仿造。这些战船,样式、模型与湘军类似,船体更加高大威猛,但材质不坚固,也没西洋火炮,全部列装土炮。

湘军的战船,木材优质上等,火炮是从广州订购的西洋舰炮。湘军兴起之初,曾国藩多次强调要等火炮到位,水师火力强大,才能对太平军发起进攻。湘军的这些优势,对太平军可谓是碾压。

民船舰队,在田家镇之战被湘军焚毁4千艘。此前的湘潭之战、武昌之战、岳州之战,又被湘军焚烧数千艘。南京战场,吴全美的“红单船”水师,就报销了6千艘民船,断了天京粮道,迫使杨秀清发动一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之战,从江西把石达开调回来。

石达开组建的舰队,参加九江之战、湖口之战,却不敢跟湘军正面交战,而是靠岸扎营,借助岸上驻军、炮台掩护。湖口大捷后,石达开的舰队留在鄱阳湖,被闯入湖内的肖捷三部水师消灭,部分船只被炸毁,部分投降湘军。

太平军水师力量薄弱,却还要跟湘军争夺沿江地区,结果可想而知。胡林翼改造后的湘军,不跟太平军正面硬拼,也不跟太平军打野战,而是围点打援,借助水师优势封锁城池,截断粮道,控制长江,与太平军拼消耗。

武昌、九江、湖口、安庆、南京陷落,并非湘军猛攻夺取,而是被围堵一年多甚至数年,城内没了粮食,太平军被饿死。湘军的围点打援,死磕沿江据点,就是抓住太平军水师力量薄弱这一点。

按胡林翼、曾国藩的战术很呆板,却非常有效,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果太平军水师足够强,能与湘军争夺长江航道,只需要保证沿江据点的物资、粮食、兵马补给,湘军战术不攻自破。

水师劣势,难以弥补,还要与湘军争夺沿江城镇,太平军获胜概率太小。想要破局,太平军要么拿下江浙、上海,从西洋购买军舰,与湘军争夺长江,以技术优势取胜。要么就转移阵地,在河南或关中立足,发挥太平军机动作战优势,寻找新机会。

2 阅读:12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