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4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藏着最美江南水乡人家

古村记实录 2023-09-15 06:08:00

浙江,湖州。

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这里是近代湖商的发源地,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

一起来看湖州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4大古镇,你去过几个?

1 菱湖古镇

菱湖古镇,又名“凌波塘”,名列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曾经种植大量菱而得名,“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是诗人对它的赞誉,也是后人对它的肯定。

菱湖素有“才双之士冠一州”之说,明清共有秀才1473人,历代三公以下各级官职达1083人;名门望族和著姓众多,竹墩朱氏、沈氏便是典型代表,其中竹墩朱氏家庙于清乾隆年间被立为全国三所朱熹家庙之一。

菱湖现有大小桥梁106座,桥梁密度位于全国前列。其中古桥众多,最著名的为“种德桥”,桥身为青藤缠绕又名“藤桥”,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步一拱,五步一桥。”菱湖七十二爿桥数量庞大,每座桥又都有历史典故,形态上也各不相同。

2 双林古镇

双林镇历史悠久,是江南水乡著名古镇之一,名列第7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汉唐时已成村落,名东林;南宋时,北方商贾随宋室南迁集居于此,故又称商林。明永乐三年(1405)与其西二里的西林村合并,更名为双林镇,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保留着江南水乡城镇特有的水网体系 、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穿镇而过的东、西市河,沿河而建的米行埭、港北埭、西荡埭、坝桥埭和木匠埭,河街旁的油车弄、财源弄、九思弄以及永平里、天成里、陆府前等古巷民居构成了古镇区空间的基本框架 ,依然较完整的体现出江南水乡古镇特色。

在双林古镇区中以“三桥”为代表的桥文化景观最值得一看。据《东西林汇考》记载,历史上曾有桥125座,其中始建于宋代4座,元代1座,明代13座,清代35座。虽经沧桑变迁,大部分已废圯湮没,但至今仍不失为“江南古桥留存集中区”,仅镇区尚有21座之多。其中镇北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始建于明代以前,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3 新市古镇

名列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个深藏都市之外、少为人知的江南千年古镇。

“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汇”。新市镇建镇有1700多年历史。古称仙潭,历朝历代商贸繁华,人文胜迹内涵深厚。原有“三潭、九井、十八块(河道分割形成的陆地)、三十六条弄、七十二座桥”,史载有“三潭夜月”等“仙潭十景”。可惜如今已大都湮没,古镇规模缩小至了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

古镇沿水而居,运河环绕至镇,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风情。至今还保留了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西河口、南汇街、南昌街、朱家弄、寺前弄、北平街等8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

两岸古宅簇拥,一条河中间忽远忽近,枕河而居的民居店铺、整齐精致的河道驳磡、亲水便捷的堤岸埠头,仿佛可以在这里重回儿时熟悉的梦里水乡。

4 南浔古镇

南浔,名列第2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江南曾经最富庶的古镇,因镇上有浔溪河,河之南处商贾云集,屋宇林立,故为“南林”,各取首字为“南浔”。

水是南浔的灵气之源,古时候这里乘船走水路是最普遍的方式。如今还能看到些许古朴的手摇船,游荡在柔情碧波之上。人们枕水而居,一派原汁原味的江南风情。

这个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水乡古镇,曾是一座罕见的巨富之镇,聪明的浔商们,以物取胜,以物取利,生活过得红红火火。早在明代,南浔就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清末南浔更是形成“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丝商群体,以刘镛为象首,一度富可敌国。

此外,南浔自古便书香气息浓郁,书楼与园林融为一体的“嘉业堂藏书楼”,瑰伟成绝,藏书成风。另外“刘氏悌号”有着中西完美结合的韵味,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是那么出挑。又称“红房子”,建筑以传统儒家思想理念为主体,融合西欧罗马式风格,内现中式,外显欧式,古典与西洋结合,一派和谐,值得一看。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