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龙江。
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古时为肃慎地,汉朝时称为挹娄、夫余地。唐属忽汗州和瀚海都护府。清1671年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后期改省。
一起来看黑龙江第1批、第2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3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宁年村富宁屯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濒临嫩江和乌裕尔河,水草丰盛、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也是汉族、达斡尔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回族、鄂温克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富宁屯历史悠久,自元代就设有“捻站”,清初设立富宁“驿站”,是齐齐哈尔城通往黑龙江城(瑷珲城)的驿站之一。
在这个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富宁屯,各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共同生活,文化相互融合,团结和谐、和睦相处,形成了综合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的村屯,对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以说,是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共生的“活标本”。如今有宁年古驿站度假村,值得一游。
2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三家子村
三家子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嫩江东岸,距离富裕县城20公里。该村是我国东北地区满族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区域之一。据资料记载,该村满族先人原住在吉林长白山一带,清初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抗击沙俄迁来黑龙江。战后驻防卜奎(齐齐哈尔)水师,其中有三个姓氏经萨布素允许,带领家人移居这片水草丰美的地方。以后又有其他满族人迁居到此,形成了以满族为主的村落。
岁月沧桑,历经百年。全村仍然保留着一栋栋百余年前木构屋架庞大的满洲老屋。旧式圈炕、鱼罩、摇车及木制的香炉、碗等具有满族特色的建筑和物件。难能可贵的是全村100多户满族家庭,很多人还会说满语,也是全国唯一难得的保留满语口语的村落。村中建有满语博物馆,开设满语教学活动,其满语口述民间故事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可以说,三家子村是满语的“活化石”。
3 黑河市爱辉区新生乡新生村
新生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地处小兴安岭北麓,村南村西有索尔奇干河与黑龙江支流刺尔滨河交汇。这里民族风情独具魅力。热情、豪爽、淳朴的鄂伦春人用“赞达仁”(山歌)和“阿拉嘿”(舞蹈)迎接宾客。
村界内多是森林、草原、河流,密布的森林有杉、松、桦、柞等30多种树木。结合“木刻楞“ 和“仙人柱”设计要素形成的新式民居,形成具有特色的村居,坐落在林海草原之上。溪河之畔,森林苍翠郁郁葱葱,有人在桃源仙境,置身北国江南之感。
鄂伦春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这些古老的先民就与中原建立联系。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室韦”,元朝时称“林中百姓”,明朝时称“使鹿部”,清朝时称“索伦部”。清康熙年间在朝廷奏折中出现“鄂伦春”或“俄尔春”称呼。这里还有岭上人博物馆,展出鄂伦春族狩猎、生活文物藏品130多件,历史照片500余幅。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