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登上皇位这件事,怎么看都有点仓促。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王爵身份,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封号,更别提什么“天命所归”的故事背景。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硬是在陈桥驿换了身黄袍,靠着一场几乎没有流血的兵变,开启了一个延续三百年的王朝。而这个新朝代的名字——“宋”,更是选得让人摸不着头脑,随意得像是开玩笑。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那是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冬天。周世宗柴荣这个有作为的皇帝,正值壮年,却因病撒手人寰。
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可问题是,这孩子才七岁,根本不具备掌控局势的能力。要是时局太平,或许还能勉强维持几年,可偏偏这是个乱世。
五代十国的天下,皇位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柴家的江山看起来也不可能例外。果然,仅仅过了几个月,到了正月初三,赵匡胤在陈桥驿被自己的部下“黄袍加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篡夺了后周的政权。
兵变之后,新朝必须有个新名字,这几乎是王朝更替的规矩。可赵匡胤却犯了难。
回头看看他的资历,实在拿不出什么特别能撑场面的东西。他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最高军职,却没有封地,更没有什么祖宗庇荫的辉煌家世。
不像曹丕、司马炎那样有个“魏王”“晋王”的封号可以直接沿用,也不像刘裕建立宋时,可以认祖归宗,打出个堂堂正正的血统牌。赵匡胤呢?他当过几个节度使,其中一个驻地在宋州,于是干脆就取了“宋”这个名字。
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选择,但细细琢磨,却能发现这里面藏着不少故事。
赵匡胤选择“宋”,说到底是个无奈的决定。
他当过的那些节度使里,归德军节度使的驻地在宋州,这算是和“宋”唯一能扯上的关系。可问题是,他在宋州的时间屈指可数,几乎没有真正控制过那片地方。
如果硬要按他的履历来取国号,他也可以叫“义成”“忠武”或者“定国”,因为这些都是他曾经担任过的节度使职位。可见,“宋”这个名字完全是临时起意,没有什么深思熟虑的计划。
为什么会这么仓促?这就要回到当时的局势上看了。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很多史书都说是一次“被动的兵变”。
换句话说,他并不是事先谋划好要篡位,而是因为军中将领们的推举,形势所逼,不得不接受皇位。在这种情况下,他连自己未来的年号、国号都没有时间细想,只能临时决定。
而且,在五代十国那个时代,改朝换代实在太频繁了,很多人甚至没把新朝当回事,觉得赵匡胤的“宋”未必能撑多久。谁能想到,这个名字最后竟然陪伴了中国历史三百年。
赵匡胤的冒险成功,与他在军中的威望、统治能力密不可分。要知道,他并不是一个靠血统上位的皇帝,而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起来的。
早年间,他跟随后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柴荣信任他,把殿前都点检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交给了他。
可以说,赵匡胤是柴荣一手提拔起来的“自己人”。可是,柴荣死得太早,留下的是一个弱小的幼帝和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
赵匡胤在这种局势下选择起兵,既有军队的支持,也有他自己的政治判断在里面——如果不趁机掌握大权,他的命运同样可能是悲惨收场。
新朝建立后,赵匡胤迅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他在位期间,不仅结束了五代的乱世,还为后来的“宋代长治”奠定了基础。可他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他的一切选择都是深思熟虑的,比如他选择的国号“宋”。
这个名字的随意性,恰恰反映了五代十国那个动荡时代的荒诞色彩:皇帝可以一夜之间换人,国号也可以在几天之内决定。赵匡胤的宋朝,正是在这种乱世中一步步站稳脚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稳定的朝代之一。
有人说,赵匡胤的“宋”其实还有更深的寓意。宋字在古代与“商”相通,而商代之后是周朝,周之后则是秦、汉的天下。
这种“以商代周、天命循环”的象征意义,也许是赵匡胤选择“宋”的一个潜在原因。这个说法更像是后来人附会的解释。
毕竟,当时的赵匡胤,恐怕没时间想那么远。
赵匡胤的成功,离不开他个人的能力和眼光,也离不开陈桥兵变后,他迅速稳定局势的手段。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的选择都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即使是“皇帝”,有时候也不得不在乱世中临时应对,做出看似随意却深刻影响历史的决定。有人说,赵匡胤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不完美的开始,却是一个圆满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