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想回到六七十年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经历过

文化星探号 2025-03-20 22:15:25

新的一天,我微信朋友圈里又被朋友转发的一些老照片刷屏了。

这些照片展示了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场景,配上了怀旧的文字,赞美那个年代的淳朴与简单。

一时间,底下的评论区热闹非凡,不少朋友表示,真想回到那个物资匮乏却人情味浓的年代。

看到这些评论,我忍不住想问,真的有人愿意回到那样的岁月吗?

穷苦日子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人,我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并没有应景的温情画面。

那是一个贫困和艰难并存的年代,说白了,就是“穷”和“苦”。

那些怀念那段日子的人,可能根本没体验过其真正的艰辛。

我出生在一个小农村,住在由土坯和稻草建成的房子里。

下雨天,雨水经常从屋顶漏下来,弄得屋子里到处是水。

家里的家具少之又少,大多是自制的木床、木椅子,坚固谈不上,顶多能维持日常使用。

起早贪黑地劳作,家里人回到屋子里为了赶紧闭上眼睛休息,根本无心顾及那些漏水的“滴答”声。

再来说说吃,饭菜基本上都是玉米面糊糊。

当时肉类简直是奢侈品,一年能吃上几次肉也是靠家里积攒了好久的钱才买得起。

每天的三餐全靠那口挂在土灶上的大铁锅煮,烧柴火,整天弥漫在厨房里的烟熏火燎味,墙壁也早就变黑了。

工分制下的滑头现象

最不公平的还不是这些物质上的匮乏,而是工分制度里那些让人心疼的现实。

在农村,劳动是按工分来计算报酬的,谁活干得多,工分就多,理论上是这样的。

现实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那些和生产队队长关系好的人,总能偷偷懒混工分,而这是公开的秘密。

村里每个队都有那么一两个滑头,他们靠着搞关系,不干活也能拿到不少工分。

这对于我们这些每天辛苦劳作的人来说,心里真不是滋味。

父亲常常下地干了一整天的活儿,还是被这些滑头占了便宜。

抱怨归抱怨,日子还是要过,不同的身份,却是相同的辛酸。

现代人对六七十年代的误解

有趣的是,现在很多人向往那个年代,认为那时候的人际关系简单,生活也没有这么多压力。

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通过旧照片和电视剧看到的画面很复古、很有情调,但这是对当时实际生活的误解和浪漫化。

当年的生活节奏确实慢了些,但原因是生产力落后、物资匮乏,人们每天要担心的是能不能填饱肚子,而不是过什么社交生活。

那时中国许多地方还处于半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工业不发达,根本谈不上现代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现在的水平,那时候很多家庭连基本的家用电器都买不起,医疗条件也非常落后。

靠人情关系的确可能让人觉得人际关系简单,但实际上,村子里的勾心斗角不比现在少。

记得村里有个邻居因为一次分粮得罪了生产队长,结果,那家人连着几个月都没捞到好的农活,全家人的生计都受影响。

现在的社会尽管复杂,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和空间。

怀念过去还是面对现实?

尽管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比现在简单,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是美好的回忆。

在那个年代,我们为了生计奔波,每天盼望的是能盼来多一些的粮食,多一点的温暖。

我的父亲母亲,为了养家每天弯腰插秧,双手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那时,我们真没时间去怀念生活,因为每天都要忙着维持生计。

实际上,现在的生活尽管节奏快,但给了我们更多机会改变自己命运。

年轻人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代社会虽然压力大,但也更加公平,至少,你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对我们这些真正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回到那个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生活虽然有它的挑战,但也有更多的喜悦和满足。

而怀念过去,从根本上来说可能只是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希望找到某些情感上的慰藉。

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面对现实,努力向前看,而不是沉溺过去。

现实是,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困境与机遇。

主动面向现代,接受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也许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目标。

现在的生活虽然紧张,但给予了我们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对过去的怀念,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并不代表那段日子真的比现在好。

通过这种怀念,我们也许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珍惜当下的生活。

11 阅读:827
评论列表
  • dmp 43
    2025-03-21 13:25

    经历过七十年代,没压力,很快乐,很幸福,人与人互帮互助,从没听说有自杀的,包括老人孩子和青壮年。一家少的三四个,多的八九个孩子,都能上学看病,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龙WONG 回复:
    你没压力,有上辈人撑着,一个月3-40维持全家5-6口的生活
    回首已物是人非 回复:
    沙雕吧,我一个九零后都不想回忆,小时候天天白菜萝卜,豆角冬瓜,夏天经常停电,身上都是痱子,冬天手开裂经常的事,你拾过麦子吗
  • 2025-03-21 08:48

    支持作者观点[点赞]

  • 2025-03-22 08:31

    长征很苦很累,时刻面临生命危险,但人们歌颂长征,没有长征,就没有后来的胜利。六七十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造工业基础。现在的航空航天电力石油等等,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前人不栽树,哪有后人乘凉?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一个成功的现在,都应感谢努力的过去。

    厌恶说假话 回复:
    你也是瞎写。几乎所有建设(水坝、电站、铁路、公路等等)都由农民无偿建设(自带口粮、日用品),国家收缴的大多捐献给友邦兄弟(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国家)。
    谢永恩57号 回复:
    你的书算是白读了,人生也是白活了
  • 2025-03-22 14:15

    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们很可能不会有存活在这个世界的机会;如果没有毛主席前27年在和平建设环境、农业、工业、科学、医疗、教育等方面奠定的基础,我们仍然会面临外敌欺压、经济落后的局面。因此,谁敢抹黑攻击毛主席,谁敢对毛主席不敬,谁就是忘恩负义数典忘祖的白眼狼。

    毛春良 回复: 谢永恩57号
    多多调查研究
    谢永恩57号 回复:
    你不可能从那时代穿越过来的吧?
  • 青青 24
    2025-03-24 20:22

    怀念六七十年代的精神丰富,助人为乐,社会风气好。虽然经济受限,也是在打基础,一直在迅速向前发展。不可否认,有了前人种树,才有今日乘凉,这是历史客观事实。

  • 老陈 22
    2025-03-21 12:10

    你现在有时间回忆过去

  • 2025-03-22 18:02

    实事求是的好文章

  • 2025-03-24 22:32

    那时虽然穷,但风气正!

  • 2025-03-31 21:22

    外派工,如挖大沟,大渠,工分就高些;赶马车外出搞富业工分高些。其它在隊里干活的工分皆差不多,每天出工,不用为生活费心思,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因为,每年粮食分二次,上半年分麦子,下半年分稻子;所分粮食,油,够吃,分的柴也够烧。全年扣除粮油钱外,我还能分一百多元钱。

  • 2025-03-22 21:51

    作者确实经历过那个年代,有同感。

  • 变数 12
    2025-03-22 18:32

    人家想回九十年代 多安排二十年 蠢货

  • 2025-03-31 21:11

    每天下田干活由隊长呼叫,待社员到齐后就分配农活,每种农活分好人头,工分女人八分,男人十分。

  • 2025-04-04 12:47

    你们愿意回到九十年代下岗潮时吗?体会一下双职工下岗的绝望。时代在发展,早期虽然苦,那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起码没让你绝望。

  • 2025-03-29 23:16

    没有贪官

  • 2025-03-25 13:30

    新中国成立那是真的一穷二白 还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

  • 2025-03-25 12:02

    蠢才!人家强调的是精神风貌,你却只说物质上穷苦和匮乏。

  • 2025-04-03 12:04

    真是没脑子的人,时代在发展,怀念那个时代不等于要回到以前

  • 2025-03-28 18:44

    你读什么书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