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巨婴”男子:相亲59次均瞧不上女方,宅家啃老打父母

三楼的猫头鹰 2024-12-13 10:09:46

电脑屏幕骤然黑屏,游戏世界戛然而止。潘杰的咆哮声在房间里炸响,像一颗引爆的炸弹,将原本就不平静的家庭氛围彻底撕裂。

面对母亲的劝阻,他直接将年迈的母亲推搡出门外,母亲的跌倒声、手臂的骨折声,都无法唤醒他沉迷于虚拟世界的麻木神经。

年近四十的潘杰,迄今仍未就业,一味依赖父母的退休金勉强维生,浑噩度日。他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对社会责任一概拒担,竟把父母视作满足自身物质所求的工具,如此行径,实在令人唏嘘。

01

温室里的“太子”

1986年,潘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是幸运的。

父母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为他提供了一个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独生子的身份,更让他成为家庭的中心,享受着父母毫无保留的宠爱。

潘杰的童年,可谓“养尊处优”,生活之事皆由父母精心操办,极其妥帖,甚至进食都得母亲一口一口地喂。

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潘杰像一株温室里的花朵,从未经历过风雨的洗礼。

这种过度纵容的教育方式,为潘杰的性格塑造埋下了祸根。他缺失独立生活之能,毫无责任感可言,凡事皆以自我为核心。

02

优等生的堕落

曾经优秀的少年潘杰,在父母忙碌的转角被推进了寄宿学校的大门,这个陌生的环境,对他而言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脱离了父母的温暖羽翼,他首次尝到了集体生活的涩味,生活水准的急剧下降,学业的沉重压力,让他倍感困顿,成绩也如瀑布般一落千丈,从风云人物跌落至班级末流。

而就在此时,网络游戏闯入了他的世界,那个虚拟的、充满刺激和愉悦的世界,为他的现实生活带来了短暂的安慰。

他开始只是将游戏作为一种周末的消遣,未曾想时间在鼠标点击与键盘敲击间飞逝,他不知不觉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课程被他置之度外,夜深人静时,他还沉浸在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里,甚至不惜将游戏装备兑现,以满足游戏的欲望。

游戏成了他躲避现实的港湾,也推着他渐渐走向了依赖与停滞的边缘,在那个数字世界里,潘杰找到了他失落已久的成就感与控制感。

凭借个人的技巧,他能够在游戏中获得胜利,享受到认可与赞美的滋味,这种虚幻的满足逐渐吞噬他对现实的渴求,使得他更加心甘情愿地沉溺于游戏的深渊。

逆反的青春期心理加上游戏的瘾头,让潘杰与家人的关系更加恶化,他将自己深埋于数字世界,对父母的关心置若罔闻,拒绝与他们交流,抗拒他们的援助之手。

年华虚度,时光荏苒,潘杰终于没能考上梦想的大学,只得迈入了一所专科学院。

宿舍,对他而言,不过是游戏的临时据点,他的室友们常常一整周都见不到他的踪影,因为他早已沉浸在网吧的角落里,与游戏为伴。

03

失败的59次相亲经历

大专毕业后,潘杰彻底“躺平”了。他没有去找工作,也没有任何学习提升的意愿,而是继续沉迷于游戏,心安理得地啃老。

他像一个寄生虫一样,依附在父母身上,吸取着他们的血汗,他的生活技能几乎为零,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父母的照顾,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也表现得极度不成熟,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和社交能力。

潘杰的父母为其未来殚精竭虑,四处托人介绍对象,可历经 59 次相亲,皆无果而终。

潘杰在相亲过程中的表现,令人咋舌,他对女方百般挑剔,要求对方必须有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家庭背景,甚至还要承担养家的责任。

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只需要打游戏,其他的一切都应该由女方负责。这种极度自私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让所有相亲对象都望而却步。

潘杰不仅在相亲方面表现得令人失望,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也充满了戾气和暴力,他将自己的一切不如意都归咎于父母,动辄对他们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

母亲手臂骨折,此乃他暴怒所致的悲剧,他毫无感恩之意,将父母付出视作当然,竟还觉父母妨碍其享受游戏之乐。

最终经诊断,医生告知潘杰父母,他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点为:自我中心,毫无同理心,容易动怒,对他人充满敌意,且心怀猜忌。

潘杰的暴躁易怒、缺乏责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都与这种人格障碍密切相关。

04

结语

潘杰的沦落并非单一因素所造,而是在育儿观念、社会背景及个体心理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首要考虑的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

父母对潘杰过分的宠爱,让他失去了练就生活技能和形成社会责任的契机,他们一手包办了潘杰的生活,将他屏蔽在困难和挫折之外,使他在安逸的环境中成长。

可是当困难来临,潘杰由于没有养成面对问题的勇气和技巧,选择了避难就易,沉浸在游戏中逃避现实。

本该是孩子成熟成长推动力的父母的爱心,在潘杰身上却变成了限制他进展的束缚。

出于疼爱,父母提供了舒适安逸的环境,却忽略了塑造他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他们误以为,赋予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就等于给了他幸福,这样的“宠溺教育”,终于将潘杰推入了性格缺陷和社交适应能力不足的深渊。

家庭教育之外,社会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现今社会对依赖父母的年轻人颇有忍耐,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

而且一些社会支援系统的缺席,让潘杰这样的“大婴孩”难以获得必要的援助和指导。

社会应当关注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提高公众对于“巨婴”问题的警惕性,并建立完善的支援体系,帮助他们重新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太阳]

参考来源:

光子周刊 35岁啃老巨婴,打残母亲大骂父亲,比这更气愤的是父母却把他当宝

0 阅读:0

三楼的猫头鹰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