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和平与共赢,这种责任与担当始终贯穿其发展脉络。
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阿尔巴尼亚倒向中国,两国关系迅速升温。
中国不仅倾囊相助,更拿出关键资源。
整个六十年代,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金额高达数十亿人民币。
即便70年代两国关系渐冷,中国依然保持援助。
养不起的阿斗,苏联养了15年,中国养了20年,现在还是贫穷落后
中国为何援助?
在二战的烽烟中,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凭借铁托的支持,战胜法西斯,占得胜利果实,建立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
那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代,风云激荡,暗流涌动。
建国初期,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关系密切,如胶似漆。
南方的大国,对这个山地小国寄予厚望,甚至不乏吞并的野心。
铁托曾几次试探,欲将阿尔巴尼亚纳入南斯拉夫版图,成为第七个加盟共和国。
倘若这野心实现,巴尔干的地图将因此改写。
然而,斯大林挥手之间,戳破了铁托的美梦。
1948年,共产党情报局一纸决议,南斯拉夫被指背叛社会主义阵营。
阿尔巴尼亚见势不妙,当即断绝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倒向苏联怀抱,并在对南斯拉夫的围攻中表现尤为积极。
那一刻,阿尔巴尼亚成了苏联在巴尔干的一把尖刀。
在苏联的支持下,阿尔巴尼亚一度风光无限。
经济援助如潮水般涌来,军事装备如雪片般送至。
不过,依附的代价,却早已埋下隐患。
随着苏阿关系转冷,南斯拉夫再度显露吞并阿尔巴尼亚的企图。
南方的势力不仅支持阿尔巴尼亚流亡者组建反政府联盟,还与美国情报机构暗中勾连,试图通过颠覆行动推翻霍查政权。
阴谋四起,危机四伏,南斯拉夫成了阿尔巴尼亚头号威胁。
1955年5月,赫鲁晓夫突然访问南斯拉夫,苏南关系趋于缓和。
让阿方所不能接受的是,这次访问,赫鲁晓夫竟未提前告知阿尔巴尼亚。
霍查闻讯,怒不可遏。
对一个依附者而言,这种冷落无异于羞辱,更加剧了其危机感。
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竟全面否定斯大林主义。
这就如同直接在霍查的胸口捅了一刀。
阿尔巴尼亚,这个以斯大林主义为立国基石的小国,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到了1959年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中苏矛盾公然爆发。
面对两大社会主义强国的分歧,霍查做出了大胆的选择:站在中国一边。
自此,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关系日益亲密,而与苏联的裂痕则越发深重。
苏联迅速采取报复措施,以惩戒阿尔巴尼亚。
援助从逐步削减到完全停止,最终断绝了对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持。
苏联的强硬态度不仅使阿尔巴尼亚陷入经济困境,更使其彻底倒向中国。
后来中国接替苏联的援助项目,为阿尔巴尼亚注入急需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起初,中国只是承接苏联遗留的援助计划,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技术转移。
随着中阿关系的日益紧密,中国的支持力度迅速攀升。
从粮食供应到成套设备,从经济援助到军事合作,中国的援助规模不仅覆盖苏联中断的领域,更在数量与深度上实现全面超越。
视援助为理所当然
在那逝去的峥嵘岁月,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可谓不遗余力。
纵然自己尚未丰足,却依旧以大义为先,殚精竭虑。
自1954年起,中国便将援助的旗帜高高擎起。
细细数来,二十四年间,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军事援助竟高达近九十亿元人民币。
当时阿尔巴尼亚仅有两百万居民,按人均算,每人分得四千余元。
这数字,不啻为惊天之巨。
而化肥厂一事,更是典范之作。
年产二十万吨化肥,平均每公顷地施用四百公斤,竟远超我国乡村田地所用之量。
可以说,这不是援助,是倾囊相授。
至于军援,数量之大,项目之多,早已超出其国防所需。
这种“锦上添花”,实则是中国“雪中送炭”精神的延续。
若论电力产业之扩建,更是另一桩堪称经典的佳话。
阿尔巴尼亚电力孱弱,小型水电站勉强维系,仅能提供区区几万千瓦的电力。
然而,中国援建的项目,却让这个山地小国的电力产能如飞鸿腾跃,竟一举跃升至二十五万、五十万千瓦,增幅可谓惊人。
三分之二为山地的阿尔巴尼亚,其北部德林河,成为了这场“电力革命”的核心舞台。
1965年,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和第十二工程局联合行动,开始修建阿尔巴尼亚第一座现代化水电站。
两年后开工,四年后完工。
五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二十五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十亿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五分之一。
自设计到施工,从设备安装到调试,每一步都由中国专家一手包办。
竣工后,这座象征友谊的电站被命名为“毛泽东水电站”。
四十载春秋更迭,风雨未曾击垮这座大坝,其间虽经世界银行贷款改造,却依旧保留了中国智慧的印记。
机组厂房中,水轮机、变压器、压力钢管上的中国汉字,仍清晰可见。
后来,这座水电站被改名为伐乌代耶水电站。
1976年,随着技术的逐步积累,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炼出了第一炉钢。
中国的援助远不止于此。
中国提供了超过100万吨的工业用钢材,180万吨粮食,还提供了数万台农用拖拉机,足以支撑阿尔巴尼亚的农业现代化。
与此同时,还派出了6000名技术专家,携带着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成为阿尔巴尼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还通过购买船只,与阿尔巴尼亚建立了合资的轮船公司。
为了促进两国的商业往来和运输便利,中国投入巨资,购买了三艘船,总吨位达到2万吨。
中国派遣的6000名专家,都是从各个领域精心挑选出来的。
在阿尔巴尼亚的日子里,这些专家与当地的工程师、工人共同奋斗。
他们不仅用心帮助阿尔巴尼亚建立和运行工厂,也尽全力培养了2000名阿尔巴尼亚技术人员。
需要我们记住的是,在这6000名专家中,有三名在阿尔巴尼亚工作期间为国捐躯,他们都是烈士。
至20世纪70年代中叶,阿尔巴尼亚的山河早已改容,田畴与工厂齐鸣,一副欣欣向荣的图景。
要说一句毫不留情的话:当时要是没有中国的援助,阿尔巴尼亚根本逃不出“欧洲最贫困国家”之名。
事实确然如此。
正因中国的倾力相助,这片土地竟得以从荆棘中开出繁花。
但是令人心痛的是,随着时光流转,感恩之心竟化作了理所当然。
援助的馈赠,从初时的热泪盈眶,渐变为张口即来的索求。
尤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书记为甚。
每至北京,必定手执长单,提出“更多、更快、更好”的援助要求。
给得少了,还要抱怨几句,似乎这是中国欠他们的。
阿国高层已习惯伸手索取,仿佛援助就该是永无止境。
可他们忘了,当时中国是处在什么样的国情,这些援助都是如何来的。
终于,1978年7月,中国的忍耐走至尽头。
这一年的盛夏,援阿专家悉数撤回。
长达24年的慷慨援助,戛然而止。
此后,阿尔巴尼亚的未来,便只能由其自己承担。
这场援助终结,未曾用怒火写下,而是以无声的决绝落幕。
这也是一种教训,教人知恩,更教人慎忘恩。
为什么一直穷到现在
阿尔巴尼亚,这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面积不过2.8万平方公里,长期以来被视为欧洲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在原东欧地区,它不仅是最后一个走上经济改革之路的国家,也是始终未能摆脱经济深渊的典型。
即使到今天,若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经济仍在低谷中徘徊,那么阿尔巴尼亚的状况则堪称“在深渊中挣扎”。
为何阿尔巴尼亚穷困至此?
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最终依赖于自身的努力,外援虽能解燃眉之急,却无法成为长久之计。
阿尔巴尼亚在大量外援的支撑下,短时间内确实提高了生活水平,但这种“坐享其成”的援助方式,也让许多人养成了依赖思想,幻想天上掉馅饼般的好运。
勤劳致富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投机心态,甚至对“轻松发财”充满执念。
这种心理在1990年代被极端放大。
1992年起,所谓的投资储蓄基金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机构许诺60%的利率,吸引大量民众倾囊入股。
但实际上就是资金盘的伎俩,全靠新加入者的资金来填补老投资者的利息。
至1996年,基金会的活动达到顶峰,全国九成家庭卷入其中,许多人甚至不惜卖房变卖牲畜,只为参与这场看似“一夜暴富”的游戏。
部分民主党高层人士直接支持和纵容这些机构,为其非法集资提供便利。
甚至在议会选举期间,大量集资款被用于竞选舞弊。
当年11月,基金会危机全面爆发。
一些基金会拒绝支付利息,部分负责人卷款潜逃,甚至将巨额资金偷运海外。
全国范围内,恐慌迅速蔓延。
愤怒的投资者要求政府介入并归还存款,但始终未能如愿,导致政府与民众的对立情绪不断升级。
最终,这场经济危机引发全国性的社会动荡,甚至发展为武装骚乱。
在此后的岁月里,阿尔巴尼亚多次尝试经济转型,却始终成效寥寥。
援助政策的弊端与内部投机风气的叠加,使其经济脆弱性愈发明显。
崩溃与恢复交替上演,深渊似乎难以真正跨越。
阿尔巴尼亚被认为是欧洲腐败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贪污、受贿、索贿等腐败行为,早已成为阿尔巴尼亚政治生活中的常态。
尽管世界银行对其投入的人均项目资金位居欧洲之首,但这些资金的实际效益却惨不忍睹。
大量援助资金流入个人腰包,真正用于改善经济和民生的部分少之又少。
腐败问题不仅极大削弱了经济复苏的能力,还对外来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
与此同时,阿尔巴尼亚还深受地区局势动荡的冲击。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持续78天的猛烈空袭,使科索沃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新舞台。
这场战争不仅制造了大批难民,迫使许多人逃往周边国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涌入阿尔巴尼亚,更使得这个本已脆弱的国家经济雪上加霜。
而近年的国际局势同样未能为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带来任何缓解。
俄乌冲突的爆发,再次使欧洲安全环境恶化,能源危机与通货膨胀接踵而至,阿尔巴尼亚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劣势,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局。
从腐败横行到地区战争,从国际干预到自身无力,阿尔巴尼亚的经济现状不仅是内外问题交织的结果,更是长期结构性矛盾的延续。
这样的背景下,贫穷落后似乎无解。
参考资料: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动机、影响与评价
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