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战况越发扑朔迷离,整体战况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有些“细节”却正在影响冲突的舆论走向。
第一件事,扎波罗热核电站被炸,联合国态度模糊不清。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称:扎波罗热核电站被火箭弹袭击后,联合国11月21日表示,他们没有能力查明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幕后黑手。
俄罗斯方面呼吁国际原子能机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承认炮击来自乌克兰。
在国际组织派人驻守之前,该核电站就时常被袭击。
最初是行政大楼,后面升级为核反应堆设施、冷却装置等等,已经严重威胁到整个欧洲的核安全。
一旦该核电站发生泄漏的风险事故,谁都不会是赢家,只会有谁的损失更大!
扎波罗热已经“公投入俄”,乌军再次完全夺回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核泄漏的后果将完全由俄方买单。
从攻击方式来看,似乎“凶手”也不想把事态升级成无法收拾的局面,不然肯定会采取伤害力度和范围都更大的导弹。
乌克兰的军械库内不是没有俄制导弹,前几天落在波兰边境的,不正是俄制S-300防空系统的导弹吗?
如果有一天,该核电站真的遭到毁灭性打击,普通人也很难分清是谁下的死手!
当然,美国肯定是知道的。
在波兰边境导弹发生的当天,拜登就断言称导弹的轨迹不像是从俄罗斯境内发射的。
所以谁是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凶手,对于美国情报部门而言,并非难事。
现在西方保持缄默,俄乌互相指责,联合国摊摊手说我不知道。
其政治倾向已经十分明显,我们接下来需要观察的是针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袭击会不会持续发生,这将决定该地区俄军是否要建立安全区。
此举在军事上,或许会给俄军造成额外的负担,比如将战线推延出扎波罗热州以外。
第二件事,俄军俘虏被虐杀,莫斯科“震怒”!
针对俄军俘虏被杀害一事,克宫做出了最新回应。
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将根据国际机制,尽一切可能引起人们对该罪行的关注,并依法追究涉案人员的责任。”
俄国防部也表示:这是“基辅军队的普遍做法”。
从俄罗斯的角度出发,此事被曝光算得上坐实乌克兰存在新纳粹主义分子,更坚定对乌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舆论基础。
梅德韦杰夫对此事表示“罪魁祸首应受到‘终极惩罚’,即使这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现。”
俄军并没有将舆论矛头对准行刑的乌军,反而是剑指基辅政府。说明莫斯科对更换乌克兰现任政府势在必行,而从现在的战局来看,似乎并不现实。
所以我们并不排除俄军可能会在前线打打停停,将俄乌冲突彻底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来是普京需要时间对俄军进行全方位的整顿和稳固国内的统治地位。二来是西方阵营的变数很大,对乌援助或将被暂停。
局势的变化,反而让时间的优势逐渐倾斜俄罗斯一方。
从近期的变化也能看出来,莫斯科的态度并不紧迫,显然不求快速结束冲突了,而是以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收场。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战场上发生越来越多难以预料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为战场形势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说是陷入僵局,而双方都不希望热度冷却,因此不断炒作各类话题。
另一方面,俄乌都在拼命寻找舆论上的立锥之地,以稳定军心和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在国际和俄乌国内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改变民众对待此次冲突的看法。
这种改变可能对乌克兰会产生消极影响,而对普京则会有积极的“修正作用”。
近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接连出现大规模的“反普京游行”,西方和俄罗斯国内反对派也纷纷宣扬普京对俄罗斯二十年的统治已经接近末期。
这对未来的国际格局更是添加几分不确定性,因为普京下台意味着是俄罗斯国内不同派系的人上台,对美欧和亚洲来说都不是好事。
最后我们必须谴责这种虐杀俘虏的行径,也呼吁俄乌双方在核电站能够保持克制,保持不让局势激烈升级。
希望俄乌冲突可以早日结束,让世界不再承受战争所造成的惊扰,也让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人民不再为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和葬送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