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上千所本科大学里面,名字带有“科技大学”的高校数量有很多,我大致数了一下,大约有40所左右。今天聊到的主人公分别是湖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这3所大学都是“三非”大学。那么,这3所大学放在一起比较的话,谁的综合实力更强呢?温情提醒,本文字数有些多,请耐心阅读哈。


衡量大学的综合实力,有一个比较取巧的方法,那就是看机构排名情况。因为这些排名机构对大学进行排名的时候,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尽管参考的维度不一样,但是评估的结果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由于这3所大学不是“保密”单位,相关的办学数据都是公开的,参考性还是比较强的。
在软科排行榜上,河南科技大学排在第172位,湖南科技大学排在第181位,西南科技大学排在第208位;在校友会排行榜上,河南科技大学排在第90位,西南科技大学排在第202位,湖南科技大学排在第261位。河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衡量一所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师资水平,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河南科技大学拥有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湖南科技大学拥有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西南科技大学拥有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河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从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来看,我在《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没有发现湖南科技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的名字。我看到河南科技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4763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200位,虽然在这份榜单上倒数第一名,但是上榜总比没有上榜强。
学科评估也是对大学办学实力的一种反映,最近的学科评估是第5轮,但是鉴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吧,官方对本轮学科评估的结果都没有进行公布。我们可以用第4轮的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参考。根据了解,这两轮的学科评估,对很多大学来说,结果变化不是很大的。第4轮学科评估,西南科技大学有5个上榜学科,最好的学科是环境科学与工程B-;湖南科技大学有11个上榜学科,最好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B;西南科技大学有5个上榜学科,最好的学科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结果都是B-。湖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从专业建设情况看,湖南科技大学有2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8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学)。西南科技大学有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农学、地质工程),另外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还是国防重点紧缺专业。河南科技大学有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湖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位于洛阳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共建高校;湖南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共建高校;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四川省的绵阳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共建高校。这三所大学有共同之处,都位于省会城市之外的地级市,并且都是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共建高校。湖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大学的办学质量如何,不只是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上,也不仅是师资力量怎么样,实验室有多少个,科研成果有多少。在学生和家长看来,说一千道一万,就业质量是王道。
1、河南科技大学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河南科技大学的官网上保留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是2020年以前的,曾经发布了2023年的就业质量报告,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删除了。但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还是找到了这一年的就业数据情况。
2023届毕业生当中分成非师范类和师范类,其中师范类毕业生有109名,非师范类毕业生有9628名。在毕业生当中,选择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的人数占比是42.26%,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占比是31.14%。还有9.9%的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14.4%的毕业生选择待就业。
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看,30%流向“民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19%流向“国有企业”,16%流向“其他企业”。根据第三方跟踪调查显示,23.91%流向“制造业”,15.06%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90%流向“农、林、牧、渔业”。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规模来看,28.25%流向“小微企业”就业,26.46%流向“中型企业”就业,17.26%流向“世界500强企业”就业。
41.96%的毕业生在河南省就业,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省(8.24%)、江苏省(6.41%)、广东省(5.39%)。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洛阳市(34.30%)、郑州市(24.61%)、新乡市(5.82%)。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装备制造领域(中国一拖集团、中信重工、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洛阳 LYC 轴承有限公司等)、军工领域 (中国航发、中航光电、中船重工等)、汽车领域(郑州宇通集团、奇瑞、长城、吉利等汽车企业等)、医疗卫生领域(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等)、高等教育单位、科研院所等。


2、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湖南科技大学2023届毕业生当中有7404名本科毕业生和1600名研究生毕业生。本科毕业生选择签协议合同就业的人数占比46%,研究生毕业生占74%左右。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占比,本科毕业生是18.6%,研究生毕业生占5%。选择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人数占比,本科毕业生是12.44%,研究生毕业生是12.52%。
从就业地区流向来看,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生较多地集中在湖南省、广东省、浙江省等地 。在湖南省内,长沙、湘潭、株洲等城市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地。
从毕业生流向单位的性质看,流向其他企业的人数占比,本科毕业生是55.15%,研究生毕业生是34.27%;流向国有企业的人数占比,本科毕业生是17.02%,研究生毕业生是17.17%。本科毕业生流向基层项目的人数占比是12.82%,研究生毕业生流向其他教学单位的人数占比是19.62%。


从毕业生流向的行业领域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行业领域分别是教育业(26.03%)、制造业(25.59%)、建筑业(14.3%)。研究生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行业领域分别是教育业(44.16%)、制造业(17.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8%)。
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制造业(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奇瑞汽车、比亚迪、富士康等)、能源行业(中煤集团、湖南煤业集团、国家电网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腾讯、字节跳动、华为等)、教育领域(湘潭、长沙等地中小学)、科研设计单位(煤矿设计院、有色设计院等)。


3、西南科技大学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西南科技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有本科毕业生8487人,研究生毕业生1684人。53.3%的本科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0.0%选择国内升学;67.8%的研究生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其次是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8.7%)。
毕业生分布的行业领域人数占比情况,本科毕业生20.0%流向建筑业、10.0%流向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7.1%流向教育业、6.8%流向其他制造业。研究生毕业生22.8%流向教育业、11.8%流向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9.2%流向政府及公共管理、8.0%流向建筑业。
从就业单位的规模来看,本科毕业生当中有34%、46%的人选择在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企业就业,有35%的本科毕业生在行业一流企业就业。研究生毕业生中,分别有 22%、36%的人在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企业就业,有 22%的研究生毕业生在行业一流企业就业。


毕业生流向的地区分布情况主要是:本科毕业生中有54.4%的人在四川就业,就业量较大的城市有成都、绵阳、重庆、深圳。研究生毕业生中有70.9%的人在四川就业,就业量较大的城市有成都、绵阳、德阳、重庆。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制造业(长虹、九洲电器、东方汽轮机厂)、国防军工行业(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建筑行业(中国建筑集团、中铁集团)、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行业(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成都、绵阳等地的一些软件公司、科技企业)、教育领域(西南科技大学及其他高校、绵阳、成都等地的中小学)等。


由于篇幅所限,我以山东省作为样本省份,看看山东省的考生和家长对这3所科技大学的报考热度大小。
1、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数量有多少?
2024年河南科技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27个本科招生专业,湖南科技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70个本科招生专业,西南科技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22个本科招生专业。
2、各个录取分数段上的专业数量
录取分数线超出580分的专业,湖南科技大学有6个,河南科技大学有0个,西南科技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70分的专业,湖南科技大学有15个,西南科技大学有1个,河南科技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60分的专业,湖南科技大学有22个,西南科技大学有6个,河南科技大学有3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21分(一本线)的专业,湖南科技大学有60个,西南科技大学有19个,河南科技大学有17个。


3、报考热度最高的10个专业有哪些
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88分、软件工程586分、电子信息工程58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83分、法学583分、自动化582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578分、信息安全578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577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73分。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类574分、法学类566分、中国语言文学类565分、电子信息类565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64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63分、思想政治教育558分、工商管理类556分、机械类551分、广播电视学544分、储能科学与工程544分。
河南科技大学:法学567分、临床医学56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65分、经济学55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58分、自动化556分、电子信息类556分、机械类544分、统计学541分、英语539分、生物医学工程539分。


4、报考热度最低的5个专业有哪些
西南科技大学:建筑类526分、工程管理522分、测绘工程518分、矿业类505分、土木类485分。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516分、食品科学与工程516分、农业工程类512分、材料类508分、环境工程504分、生物科学类496分。
湖南科技大学:采矿工程502分、物理学(师范类)500分、生物科学(师范类)497分、环境工程489分、土木工程463分。


通过上述分析来看,三所科技大学各有优势和特色:河南科技大学的工科优势明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专业在装备制造领域有较高的认可度,被誉为国内轴承行业 “黄埔军校”,轴承专业特色突出。湖南科技大学的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优势显著,采矿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在煤炭行业知名度较高。西南科技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等国防特色专业具有独特优势,在国防军工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河南科技大学位于河南洛阳,洛阳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汽车、军工等行业。湖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行业涵盖制造业、能源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国家电网等企业合作紧密,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西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行业包括制造业、国防军工、建筑行业、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行业等。学校与长虹、九洲电器、中核集团等企业有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渠道。同时,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学校毕业生在该地区的就业机会也不断增加。


如果你对装备制造、轴承等领域感兴趣,河南科技大学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倾向于矿业、工程机械等方向,湖南科技大学较为合适;要是对国防军工、材料、计算机等领域有兴趣,西南科技大学可能更符合你的需求。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地理位置偏好、校园文化氛围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最终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