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农历新年,红包塞得手软,礼物送得心累,饭局赴得疲惫。
一年到头攒的假期,大半时光都耗在了这些所谓的"必要社交"上。
莫言曾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最讨厌正月里走亲戚。你拿两样破东西来我家,我忙活半天做一桌子菜,陪着假笑聊家常;
明天我又提着两样破东西去你家,你又得忙活半天,继续假笑闲聊。
这种互相浪费时间和精力的社交,究竟为了什么?
其实,不是我们厌倦了走亲访友,而是厌倦了这种变了味的"亲情"。
虚情假意,不如不来
记得去年春节,表姐来我家做客。
一进门就数落:"哎呀,你这房子也太小了,我儿子在北京都买了两百平的大平层。"
临走时又说:"你一个月才赚这么点?我儿子刚毕业就年薪五十万。"
表面上是亲戚间的嘘寒问暖,实则是赤裸裸的攀比。
这种只为炫耀、伤人自尊的走动,不来反倒清净。
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当代年轻人越来越讨厌走亲戚的主要原因,大概就是明面上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际上你一旦过得比他好,他又会嫉妒,不舒服。
对于成年人来说,人情往来是个删繁去简的过程。
保留真心实意,去除虚情假意。
自己舒坦了,才是庆祝新年开始的最好方式。
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世态见人心。"
老张那年他生意失败,债台高筑。
春节前,他特意避开了所有亲戚,怕被指指点点。
没想到,平日里走动不多的堂弟,却在除夕夜提着简单的年货来访,还悄悄塞给他一个红包,说是借给他周转。
这份情,重在真诚,暖在人心。
比起那些光鲜门面的寒暄,这样不张扬的关心,这样的真情才会动人心。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世上的人,总是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有时候,用一些事情看清楚亲朋是否值得深交也是值得。
不必为他们感到伤怀。
因为不值得。
用心相处,无需铺张
记得小时候,大伯家虽不富裕,每年都会邀请全家去吃饺子。
饭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简单的白菜猪肉馅,但那份其乐融融的氛围,至今难忘。
现在的走亲戚,讲究排场,比阔气。
一桌菜动辄上千元,酒要好酒,烟要名烟。
可吃完这顿饭,宾主尽欢了吗?
未必。
反而是那些简单温暖的相聚,让人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中国》里,拍过各色山珍海味后,只有一句来形容待客的至高礼仪。
——“亲手制作。”
简化礼节,重在真诚,不必准备昂贵礼品,一份心意足矣。
串门聊天不必拘泥形式,自然随意才有温度。
春节走亲戚的初衷,是为了维系亲情。
但如今,过分的形式主义反而让这份情变了味。
倘若走亲戚变成了负担,不如学会说"不"。
对那些只在乎面子、处处比较的亲戚,敬而远之便是。
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值得的人,这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老话说得好:宁可交一个真心朋友,不愿应付十个虚情假意。
让我们还原亲情本真,让走亲戚重回其温暖本质。
不攀比、不虚伪,带着真诚的心意,过一个轻松自在的新年。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人生苦短,何必为难自己?
你完全可以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的人生。
在这个春节,愿你我都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行。
别被所谓的"亲情"绑架,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