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费白交了,你看4K视频可能是个假货……
01
分辨率只是幌子?视频平台的文字游戏
流畅、标清、高清、超清……国内视频网站有一套相当复杂的会员分级标准,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标准仅仅停留在命名上,同国际通用的标准相去甚远。
视频平台画面分级类别繁多
实际上,国际上的通用标准为——
UHD:Ultra High-Definition ( 超高清 ):4K、8K
HD:High Definition ( 高清 ):720P、1080I、1080P
SD:Standard Definition( 标清 ):物理分辨率在 720P 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表面上看,国际上的通用标准和视频网站的画面分级差不多,可问题是国际标准其实对码率、色域等细节都有相应要求,而国内视频平台往往单从分辨率入手,下意识地避开码率谈高清,进而给用户一种“超清”和“高清”视频差不多的感觉,这也是为何坊间一直吐槽国内视频网站在线片源“伪4K”“伪1080P”的由来。
因为仅仅只有分辨率一项达标了,甚至更夸张的有的连分辨率都“降维”了,480P的DVD画质敢说高清,720P的高清画质敢宣称蓝光超清,而“码率”成为剖开迷雾的关键。
“码率”是指视频一秒钟包含多少数据量。码率越高,说明一秒钟包含的信息越多,画质越好。所以“码率”,才是判断视频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而码率的单位为 b/s、Kb/s ( “/” 常用 per 的缩写 p 代替,如 Kbps ),意思是你看到的每秒视频所占用的文件大小(可以理解为产生的流量大小,其中 8 b = 1 B,8Mb = 1 MB),平均码率 1 Mbps ( 1024 Kbps)的视频,一秒钟内容会消耗用户128 K 的流量。
视频网站的分辨率可以随意设置,但清晰度不由分辨率决定,只是一般分辨率高一点的,码率也对应会设置得高一点。通俗来讲,平台可以把一个像素点拉伸到 720p,也可以把正常的4K视频缩放到 720p,这两者的画面在观感上显然是大不同的。
而同一部影片在不同视频平台上的码率是不同的。此外,消费者选择观看的设备端、浏览器网站、所连接的网络不同,码率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即使他们的分辨率都是1080P,观看时的画质体验仍有区别,很早之前就有数码科技论坛内网友们对于视频平台清晰度进行了对比。
数码科技论坛网友针对视频平台清晰度的对比
经过多年迭代,视频平台实现画面分辨率拉升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以最常见的超分辨率技术(Super Resolution, SR)为例,其核心在于通过补充图像中的高频信息(即细节信息),使图像在视觉上更加清晰和细腻。
而2K转4K升频技术也被视频平台广为采用,这种技术能够将目前主流的1920×1080物理分辨率的信号源升频至4K的超高清精度。简而言之就是在原来的每个像素点上直接插入四个像素点,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画面细节损失。好一点的会采用如索尼的Motionflow技术,通过运动评估及插帧补偿的方法优化动态效果,使移动迅速的动作画面也能做到自然清晰地呈现。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视频平台也会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学习和重建图像的高频细节。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自动提取图像特征,并通过大量数据进行训练,从而获得更好的超分辨率效果。可问题是一旦视频内容“码率”打折扣,这些努力又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为何视频平台在明知道如此平衡会惹怒消费者的情况下,依旧会我行我素呢?这背后究竟是对利益的极致追求还是另有隐情?
02
用户眼中的码率,平台眼中的成本
当我们看到1080P都能被称为“超清”的情况下,就不难感受到视频平台在文字游戏上铆足劲的决心,但作为服务供应商,本质上应该遵循“优质服务换取用户口碑,提高订阅反哺内容质量”的正循环思路,平台决策者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但为什么还是一头钻进了清晰度的牛角尖里和用户过不去呢?其实在这件事的背后,存在着很多技术与商业思路的碰撞……
从技术的角度,从H264到H265再到AV1,编码器算法越来越复杂,压缩的效率也越来越高,我们已经可以用同样的码率呈现出更好的质量,或者在达到同样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码率。也就是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并不能单纯地看码率来判断视频的质量,还得具体看它用的是什么编码器。
但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大家需要牢记:无论什么码率的视频,都是跑在带宽上的,而在视频网站的运营成本里,带宽成本并不低,哪怕是海外如Netflix、YouTube等巨头平台,带宽成本占比最高也能到15%……为什么抖音在2016年刚上线的时候只允许15秒短视频,为什么微信朋友圈到2019年末也只允许15秒短视频?原因都是服务器和带宽成本扛不住,后来为什么放开了,也正是因为字节跳动和腾讯提高了预算。
编码技术的进步,让相同码率下的视频信噪比最多可提升50%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投资环境非常宽松的十年,互联网公司钱多得不知道往哪投,而在用户规模几何级数增长的背景下,带宽成本被刻意忽略了,大家都在仰望未来、摩拳擦掌、且听龙吟。但随着大环境不断趋向务实,画饼已经不管用了,于是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喊出了“降本增效”的口号,这时候再回头一看:原来带宽成本这么高,所以就开始动了控制流量的脑筋。根据某短视频平台工程师的透露,几乎所有视频平台内部都做了无数的 AB 实验来观察用户对画质变化的感知,得出的结论非常直接——观众对画质的感知非常弱,画质的变化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小到在实验数据上都看不出来,大家更在意的是是视频内容、作者个人魅力等等因素。
在选择4K120fps的情况下,B站的视频码率为13733Kbps
作为对比,Youtube的4K30fps视频码率达到了35612Kbps
为什么流量是视频平台动刀的“主菜”,这是因为视频的每一次播放都需要消耗流量,这意味着播放量越大的内容,带宽成本就越高,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那么现在的视频平台经营状态如何呢?
从国内视频平台的发展史就不难看出来端倪:在十几年前,国内视频平台就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是优酷与土豆为代表,主打UGC(用户分享内容)和正版影视内容;第二类是以56网、酷6为代表的纯UGC模式,专注用户分享内容和互动;第三类是以爱奇艺、 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为代表的正版高清影视平台;第四类是以激动网、第一视频为代表的视频资讯类。
现在来看,第三类视频网站已经成为了目前的主流,第一类里UGC和正版剧集都要做的优酷土豆合并之后,事实上也成了第三类。而以UGC、PGC和社区为主的第二类,以及纯粹做资讯内容的第四类视频网站早已“全军覆没”。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虽然服务器带宽的整体成本一直在下降,但用户对画质的要求也从480P飙升到了4K60帧高码率,有专业人士计算过,如果以服务能力结果来算,过去10年里服务器带宽成本不是下降,而是涨了七倍,土豆网当年就是没有撑过高运营成本才被优酷合并,而在如此高的服务成本之下,只有通过在带宽上的开源节流和会员服务的重重设陷来疯狂压榨商业价值,才符合一个企业生存的本能。
那么,平台的运营成本,究竟是被谁卡了脖子呢?答案很简单——宽带运营商。
03
把持宽带命脉的运营商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惑:难道海外的视频平台不受服务器和带宽成本的困扰么?答案是同样有困扰,但因为历史原因,海外视频平台可以从根源上更好地缓解这个问题造成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历史原因呢?
年纪稍大一点的读者朋友们应该都记得,在移动互联兴起之前的几年,不同运营商之间互相访问、传文件、打语音或视频是很慢的,更早以前还有漫游费用、长途电话费等等,甚至到现在,国内部分网游还分电信服、联通服、移动服。背后的原因就是这些运营商都是国企,但各公司之间仍然独立核算,它们的基础设施也都是各自建设的,当联通用户想要访问电信服务器内容时就需要使用电信的设备,所以得向电信付费。
快手2023财报分析,带宽成本依然有接近60亿人民币
这种跨服务器的现实需求牵出了一个关键协议——Peering Agreement,对等协议。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两家运营商的用户之间对彼此都能获得一定的免费数据交换配额。比如约定每天所有联通用户能往电信网上发 1TB 内容,每天所有电信用户也能在联通网上发 1TB 内容。在这个额度内联通和电信两家公司谁都不给谁付费,两家用户也不用付两份宽带钱。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对等是理想化的解决方案,落到实处就几乎不可能对等,因为每家运营商都有自己的“根据地”,比如在A市,联通的服务最好用户最多,所以某个视频网站只接入了联通的宽带。
但随着网站的不断发展,外地用户越来越多,比如B市就有了大量此网站的用户,而B市的主要运营商是电信,此时电信会发现每天这1TB的对等协议流量根本不够用,自己还得不断给联通支付超额的流量费用,不但如此,B市的电信用户也会发现看这个视频网站会非常卡顿。
此时的解决方案看起来也很简单,让视频网站接入B市的电信服务器不就行了?但这就意味着视频网站需要额外付费来“租服务器”,最终这笔成本也必然会转嫁到用户身上,所以才会有现在视频网站会员模式复杂、暗降码率这种“两手抓两手硬”的运营措施。
但在海外,这个情况就有些不同,以Youtube母公司谷歌为例,它是整个环节里最强势的一方,它会要求宽带运营商主动和谷歌机房对接,此时视频网站不仅不需要额外付费,甚至还能找宽带运营商索取预算来提高该运营商的用户访问体验。
丰富的带宽存量,让谷歌已经开始提供月付150美元的8000Mbps对等家用光纤
而谷歌之所以强势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早在近20年前,他们就买下了基建时预埋的光纤存量:比如预计这个小区未来也就用 1TB的宽带,但会在地下铺10TB来满足冗余需求,这时候谷歌就买了剩下的这9TB存量,然后在这附近建立边缘服务器和CDN机房。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你是某宽带运营商的用户,而这个宽带运营商和谷歌签订了对等协议,此时你对谷歌平台的访问请求会被路由到你家附近的边缘机房,然后接下来就是在谷歌的内网进行传输,不再占用公网资源,节省了网络路由次数并提升了访问速度,与此同时谷歌还不需要为此向运营商缴纳带宽费用。
而且谷歌还会借此来“威吓”宽带运营商,在用户测试访问速度时,如果结果不佳,它会为客户详细科普原因来自运营商,并建议你换一个已签订对等协议的运营商来提高访问效率,这也是为什么视频平台反倒敢向运营商要钱做维护的根本原因。
从实际的流量监控数据来看,Youtube在公网占用的流量只有网飞的三分之一,但它的播放量和用户量则是后者的几十倍,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如果谷歌没有预先购买冗余带宽、建立边缘服务器和CDN,并与宽带运营商签订对等协议,Youtube也根本不可能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那么在国内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首先是国内的视频平台阵营较多,而不像Youtube那样全球独大,其次是国内的网络运营商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为盈利而存在,它们是为国家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础保障,这都决定了运营商的定位一定是高于企业。
百度早年为了解决南北数据不连通的问题,特别建立了北京机房和深圳机房,其中网通流量连接北京机房,电信流量连接深圳机房,但这时候又无法打通两个机房的爬虫和索引数据,当时的解决方案也十分简答粗暴——每天派人搭飞机往返一趟北京和深圳,携带硬盘把当天更新过的索引拷贝过去……虽然看上去很荒谬,却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最后还是在当时的信息产业部施压之后,两个机房才完全解决了数据互通的问题。
04
头部创作者投入“打水漂”
数据劣化不止视频平台
这次的清晰度之争之所以热度十足,关键就是影视飓风这个级别的头部创作者利益受损,这些头部创作者会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顶级器材,这些器材都能提供超高质量的视频原片,比如在各种视频工作室里十分常见的索尼的A7S3,最高可以提供4K分辨率60fps帧率200Mbps码率的视频内容,而像松下GH6这种专为视频而生的机型甚至最高可以提供1.9Gbps的数据流,我们在逛家电卖场时,看到4K电视上演示的那些极其精细的视频就是来自这些顶级器材。
顶级视频器材的码率已经达到了1.9Gbps的水准
所以对于头部创作者来说,他们先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购入的影像器材,并用策划、编导、摄像等一整套班子花费数天、数周甚至几个月拍摄,再在价值数万元的电脑上用更差部分时间精细剪辑、后期、渲染的高品质视频,满怀期待想要给观众们来一场“视觉震撼”,结果在上传时就直接被压缩成个位数Mbps码率,这显然会产生一种“满汉全席变沙县小吃”的失落感,因此这场清晰度之争,视频平台最有价值的头部创作者就成了最大的“输家”。
当然,自短视频平台成为主流自媒体渠道后,对画面和硬件技术的需求门槛极速下放,用户的主入口也从当年的电视、电脑切换到了仅仅数英寸的手机上,观看尺寸的大幅缩小压缩了画质带来的影响,很多播放量大、转发率高的视频都是“包浆画质”,再加上现在的视频平台基本上都是兴趣推荐,大家都早已被质量参差不齐的内容磨练出了极大的包容心,画质的影响如果你不是刻意去对比,的确是很难察觉。
但如果你较了真,仔细进行了历史回溯,就会发现其实数据劣化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新上传的视频被压缩,以前的老视频你再回头看,也会发现画面素质大幅缩水,一些老牌网红六七年前的成名视频也因此被很多人回头去“打卡”,的确是肉眼可见的模糊,毕竟六七年前的短视频平台UP主很多可都是用清晰度更高的相机而非手机拍摄的,但现在看起来就如同传说中的“座机画质”。
QQ相册原图消失引发付费用户吐槽
除了视频平台之外,数据劣化还出现在了其他同样可以被压缩,进而提高带宽利用率的应用上,比如QQ空间的相册,很多人都用它来备份自己的老照片,但作为可能是全国用户量最多的相册,腾讯也需要考虑数据库的成本,尤其是其中很多老照片因为属于私域内容,访问量完全取决于相册用户这一个人,很多数据一年可能都访问不了几次,但它又需要实实在在地占用空间。
所以,压缩这些冷数据就成了必然,不仅在上传时就会默认进行压缩,即便你当年开通黄钻选择了“原图”模式,也有网友对比发现十年前上传的原图已经没有了,现在只保留了被压缩成了几百KB的“高清”图片……
从根源来看,用户数据大爆炸再加上联网速率的飙升幅度,超过了互联网公司和运营商陈旧协议的负担上限,是目前线上音视频和照片服务的数据劣化的根本原因,但因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主要观看设备是小屏幕的手机,所以这个矛盾其实一直没有被点燃。总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5G很快,家用宽带已经普及了千兆,但好像没看到有什么应用上的变化?”看完本文,你应该多少可以理解其中的部分缘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