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位: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
这俩人堪称帝后恩爱的典范。
朱元璋打天下时,马皇后出了大力,不仅为被郭子兴囚禁的老朱送烧饼,还在龙湾之战前发动妇女为士兵做鞋子,变卖自己的首饰劳军。
老朱和马皇后患过难,因此等老朱当上皇帝后,和马皇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洪武皇帝常常刚愎自用,只有马皇后的话能听进去,别人都不行。
因此马皇后经常劝谏老朱,帮助老朱矫正得失。
老朱没事就跟大臣们炫耀,说马皇后之于他,就如同长孙皇后之于李世民。
另一面,马皇后也确实做到了母仪天下。
她主政后宫,善待下人和其他嫔妃;
她向老朱提议,允许天下女子在出嫁当天凤冠霞帔,享受成亲的幸福;
她重病却拒绝太医治疗,只因怕老朱迁怒太医;
等等。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
老朱嚎啕痛哭,几近昏厥。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未立过皇后。
PS:明史圈有个段子。
说如果皇帝偶然看见太子私穿龙袍,会有什么反应?
刘彻:小子(指刘据),你想干嘛?
老朱(喜出望外):太好了,标儿(朱标)终于硬气起来了!快,取纸笔来,朕要写传位诏书!这必须得庆祝庆祝!来,妹子,咱俩喝两盅!
刘据:同样是当爹的,差距咋这么大?!
朱棣:6。
(胡军版朱元璋,少有的没把朱元璋说成鞋拔子脸的剧)
02
第二位:惠帝朱允炆和另一位马皇后。
感情不明。
史书里就一句话:
惠帝皇后马氏,光禄少卿全女也。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皇太孙妃。建文元年二月册为皇后。四年六月,城陷,崩于火。——《明史·列传·卷一》
03
第三位:成祖朱棣和徐皇后。
以前一直以为这是老朱家和徐达家的政治联姻,应该没什么感情基础。
后来才知道,在正式结婚前,朱棣已经和徐皇后谈了三年恋爱。
徐皇后当时给马皇后做女官。
朱棣又经常去给马皇后请安,一来二去,二人就好上了。
靖难的时候,朱棣在前方嘎嘎乱杀。
徐皇后就和朱高炽一起守北平,解决朱棣的后顾之忧。
朱棣一辈子共有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
除了四子和五女无法确定生母,其他儿子女儿都是徐皇后生的,从侧面反映了朱棣和徐皇后感情有多深。
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逝。
朱棣同样嚎啕大哭,同样再不立后。
(《山河月明》剧照,这部剧有点扯)
04
第四位:仁宗朱高炽和张皇后。
情感不明。
毕竟仁宗才干了不到一年,记载很少,更别提爱情故事了。
当然,有爷爷和老爹两个榜样摆在那儿,仁宗和皇后之间的感情估计也不会差。
05
第五位:宣宗朱瞻基和孙皇后。
同样是一对自小相识相爱的青梅竹马。
只可惜朱棣棒打鸳鸯,不顾朱瞻基反对,强行给朱瞻基安排胡善祥做妃。
孙皇后只能屈居于胡善祥之下。
但朱瞻基并没有放下和孙皇后的感情。
等到朱瞻基即位后,不顾大臣反对,坚决废后,改立孙皇后。
对于孙皇后,《明史》说她“体态妖娆,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悦上意。”
并且由于她日后默许英宗夺门之变,导致于谦被杀,因此指责她是“妖后”。
但我个人觉得,孙氏身为皇后,长得漂亮也不是罪。
至于取悦上意,更是无稽之谈。
孙皇后和朱瞻基从小长大,了解朱瞻基的喜好很正常,也不存在刻意讨好一说(也用不着)。
再说,难道都得像胡善祥那样经常劝谏皇帝,“无媚顺态”,才是好皇后?
至于她默许夺门之变这件事。
英宗毕竟是她儿子,做母亲的向着儿子,也算人之常情。
于谦被杀,想必也不是孙皇后的本意。
孙皇后的确有些小女人的心性,但说她是妖后,就有点过了。
06
第六位:英宗朱祁镇和钱皇后。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应该还有印象。
土木之变后英宗被瓦剌俘虏,钱皇后为了赎回丈夫,变卖所有的财产送给也先。
但也先玩赖的,收了钱却不放人。
钱皇后没办法,只能替丈夫祈祷。
为此,跪瘸了一条腿,哭瞎了一只眼睛。
英宗回到北京后并没有嫌弃她。
囚禁在南宫的日子里,二人相濡以沫共渡难关。
英宗复辟后,由于钱皇后无子,被迫改立生下宪宗朱见深的周贵妃为皇后。
作为补偿,英宗遗诏要和钱皇后合葬。
并且只准许钱皇后和他合葬,连周皇后都没资格。
有个说法,说英宗之所以废除人殉,就是因为钱皇后。
钱皇后当时还活着,并且无子,朱祁镇是不想让钱皇后被拉去为他陪葬。
07
第七位:景泰朱祁钰。
朱祁钰有两任皇后,和两任皇后也都感情一般。
第一任汪皇后,因为阻扰景泰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被废。
第二任杭皇后,朱见济生母,记载不多。
08
第八位:宪宗朱见深和万贵妃。
这更是重量级的一对。
万贵妃比朱见深大整整17岁,等到朱见深长大了,万贵妃就算年轻时再漂亮,也早已经人老珠黄。
偏偏朱见深并不嫌弃,一如既往的宠爱。
至于万贵妃强迫宫女后妃堕胎之事,本来也是漏洞百出。
朱佑樘并不是宪宗的第一个儿子,他头顶上还有个哥哥朱佑极。
如果万贵妃真的在逼迫宫女堕胎,朱佑极哪来的?
再说,朱佑樘一个大活人,一直藏在宫里七年,万贵妃能不知道?
这不瞎扯呢?
乾隆就曾提出过质疑。
为此还特意写了篇文章:《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坠胎》。
相较而言,《宪宗实录》的说法更可信。
宪宗是知道朱佑樘存在的,只是为了不让万贵妃伤心,悄悄派亲信把朱佑樘给藏了起来,暂时没认。
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离世。
半年后,宪宗伤心之下,驾崩。
(《龙门飞甲》剧照)
09
第九位: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
孝宗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有皇后没有妃嫔的皇帝,对感情忠贞不二。
只是恋爱脑太严重,宠妻宠的有点过。
弘治十年,为了给老婆造宫殿,孝宗一次征用民夫数万名。
后来民夫不够用,甚至连团营的上万士兵也得去帮忙盖房子。
耗费的银子更是不计其数。
左都御史马文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劝谏:
“老大,你修宫殿花费那么多银子,还不如拿去给边军发饷购买装备呢!”
但孝宗不听。
因为那是他给张皇后修的。
张皇后有两个弟弟,张延龄和张鹤龄。
二人仗着姐姐受宠爱,为非作歹,可劲儿地往死里作。
张皇后不管,孝宗也不管,正德是想管却没法管,因为那俩货是他亲舅舅。
好在嘉靖道长没那么多心理包袱,干脆利索地把两个恶贯满盈的家伙都给办了。
(刘奕君版明孝宗)
10
第十位:武宗朱厚照。
第十一位:世宗朱厚熜。
这两位的爱情经历没啥出彩的,至少正史里如此。
世宗甚至有些自私薄情。
第一任陈皇后被他吓得流产而死,第二任皇后张氏被废,第三任皇后方氏虽然平安落地,但和世宗也谈不上多恩爱。
毕竟世宗可是修仙的,女人只会影响他成仙的速度。
11
第十二位:穆宗朱载垕。
这位仁兄咋死的来着?
天天泡在后宫里,活活累死的。
我说他专一,有人信吗?
12
第十三位:神宗朱翊钧和郑贵妃。
郑贵妃给神宗生了个儿子,就是朱常洵。
为了能让朱常洵成为太子,神宗甚至动了废太子朱常洛的想法。
只是东林的大臣们死不同意。
已经摸鱼许久的神宗不惜亲自下场和东林打擂台,花费无数精力,逼走四任首辅。
最后虽然没成功,但朱常洵也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待遇:
外放为福王,家产够他吃几辈子的。
万历四十八年,王皇后病逝。
神宗连王皇后的遗体都没有安葬,就开始张罗着改立郑贵妃为皇后。
但最后因为神宗在同年病逝,这事没成。
13
第14位:明光宗朱常洛。
第15位:明熹宗朱由校。
一个即位不到一月就挂了,一个死的时候才22,能有啥专情的?
14
最后一位:明思宗朱由检和周皇后。
这对应该是整个明朝最像普通人的帝后。
两人曾吵架,周皇后委屈地吃不下饭。
这边思宗冷静下来,后悔了,又得知皇后难过的吃不下饭,连忙去哄老婆开心,又道歉说好话。
崇祯年间,盗匪横行,满清又在关外虎视眈眈。
思宗想尽一切办法却无济于事。
愁的思宗茶不思饭不想,每顿饭凑合吃点菜了事。
周皇后看着心疼,特意为思宗准备了一桌丰厚的宴席犒劳。
思宗知道皇后一片好心,连忙放下政务陪皇后吃饭。
吃着吃着,思宗感慨万千,不觉落泪。
周皇后也跟着落泪。
《明史》里的用语是:“相向而泣,泪盈盈沾案”,颇有患难夫妻的感觉。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北京。
周皇后和思宗一起上吊殉国。
(承恩是秉笔太监。崇祯的最后时刻,老太监陪在皇帝身边,和皇帝一起自杀,东林党全TM投闯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