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知了哥哥。
一:为了治愈我的童年阴影,我去学习幼儿园老师的沟通方法。
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
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由兴趣驱使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学习的无意性和个别差异性。
在我及我周围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这些。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扼杀了。
有时当孩子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好奇,好问,好探索,好模仿的学习心理。
常常给孩子的就是随口乱答,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适合幼儿的活动入手,给幼儿创造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
另外对幼儿提出的任何问题,首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认真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幼儿回答。
如果都不知道,老师就直接告诉幼儿,老师将下班后在书中或网上找答案后再告诉你。同时也请幼儿自己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
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人的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可见我们正常的心理功能,离不开我们的社会实践。而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行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和调节作用。
所以我平时要有符合实际的计划和目标,用行动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水平。
大学可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多,我总不能将其浪费于睡懒觉、玩游戏。这需要增强自我的控制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否则只是浪费青春罢了。
二:长大以后,直到我也做了母亲,才理解父母的吵架相处方式。
我们家也这样,父母都是不会好好说话的人,经常吵架。但一两天又和好了,对对方都是抱怨的状态。
导致我现在也是不会好好说话,和他们呆一起,没两天一言不合就开吵。我意识到自己这样是不对的,也尽量在克制自己的脾气。
之前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男朋友也说我不好好说话,两个人因此还闹了点矛盾。后来我一直在改善自己的毛病,稍微有点起色了。
寒暑假和父母待在一起立马卷土重来,之前做的都是无用功。
真的很难过,去年过年时我父母大吵了一架,我在门外掉眼泪。我不懂,为什么他们有话不好好说,非要放开嗓门大声嘶喊。
每一字,每一句都加重语气,仿佛谁声音大谁就获胜了一样。我实在听不下去,我就跑出去了。
第二天我用眼泪抗议他们,我问妈妈,你们为什么不能有话好好说,非要争吵呢?
她说过日子就是这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那你们就没想到,你们这样会影响到我吗?
我们吵架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我真的无话可说,封建思想教育下的底层人民就是这样。他们从来不懂教育,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妈妈没读过书,眼界很小,缺乏辩证反思的能力。爸爸封建思想过重,认为子女不应该对长辈有半点质疑和批评,不然就是不孝顺。
三:原生家庭更多的是2代人的思想认知,我们要做的是多感恩。
我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抚养我二十多年,让我上了大学。我很清楚他们很爱我,总是省吃俭用买好吃的给我。
暑假也不肯让我留校,说想我了让我回家。可是我回家了,天天就在家里吵架。白天他们上班还好,我一个人乐得自在。晚上下班了就开始了,我一点也不想和他们待在一块。
我是很爱他们,感激他们。我不埋怨他们,但是我埋怨我自己。
为什么投胎不投和睦一点的家庭,我不是嫌他们穷没钱。而是这样的家庭氛围,真的让我感到很压抑。
为什么电视剧里,穷人家庭的父母之间,以及孩子和父母的感情那么好。尽管没钱,但过得快乐。
他们自己也曾无所顾忌的孩子,现在却为了自己的孩子无所不能。
就像《你好,李焕英》中说的那样:“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模样。这常常让人忘记了,妈妈也曾是个少女。”
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是第一次当父母,难免做不到事无巨细。孩子只有和父母相互理解,才能放过自己。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它塑造我们的个性,影响我们的人格成长。
亲密关系和情绪互动,甚至我们在恋爱中和婚姻中,也在不知不觉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伴随我们每一个人的底色人格,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能追溯到父母的痕迹。
当自己也成家立业,初为人父人母。在不同时代的下换位思考,这样你才能幡然醒悟。
今日话题:
为什么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要用一生竭尽全力的治愈?
END:
作者:青年作家:知了哥哥
热爱情感分析,以自己的人生阅历,解读爱情百态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