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巴特尔一样,王治郅去NBA打球也是很不容易,算是吃螃蟹的第一人。至今我还记得,他的第一场NBA比赛是面对亚特兰大鹰队,上场8分钟拿到6分3个篮板。
当时中国媒体也是一片火热,到处宣传,甚至也有部分情绪激动的球迷留下了热泪,感叹终于有中国球员能够进入NBA了,去挑战这块赛场,和纳什、诺维斯基等球星们并肩作战。
单从历史意义来看,王治郅去NBA是非常了不起的选择,他也算圆了中国球员去挑战高水平赛事的梦想。
也正因为他的存在,后面才有姚明、易建联们扛过大旗继续前进,也有了后续国家队的辉煌。
万事开头难,王治郅远赴NBA,他要经历的困难实在太多。记得之前姚明去NBA之前,还跟王治郅请教过,就是去了美国需要注意什么?
王治郅也很热情,很耐心地指导后辈,说去NBA要注意哪些细节?从生活、训练再到队友、教练沟通,都传授给了姚明许多。
接受采访时,姚明也说自己很感谢大郅的帮助,说自己刚去美国也是吃了不少苦,也幸亏有前辈之前说了些要点,知道自己在身体、打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点什么,才能坚持下来。
倘若没有前辈们的鼓励,恐怕自己也很难坚持下去。
生活环境适应方面,王治郅一开始是很不习惯。吃的东西不习惯,增重方面也是很不适应,对于NBA的规则、环境也是花了好长时间去适应,打球方式、风格也跟之前国内天然之别,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不去不知道,一去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对方稍微一跳,一蹦就比你高;身体对抗稍微撞一下,就像撞倒水泥板上那么硬,一场比赛下来回去以后全身都是酸痛,恢复也要好长一段时间。
为了适应NBA,王治郅也是花了有一两个赛季的时间才慢慢能在那里打上球。
另外技术风格方面,我觉得王治郅很可惜,他是生错了时代。他的特点在当时还是偏技术,有点偏技术型的内线球员,缺点是身体对抗稍显薄弱,抢篮板球、对抗等方面不是强项;优势是投篮准、外线投射、空间感还不错,能够球队拉开空间。
换成现代,他会是空间型的内线,能够在外线射三分球,应该能在球队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在那个年代,NBA还是崇尚慢节奏、身体对抗、内线肉搏的时代,内线球员都要往内线打才行,没有身体对抗,光有投射是得不到大家尊重的,教练也会认为你不行,而不会多用你。
直到太阳快打旋风、库里小球时代的兴起,这个印象才慢慢改变。
不得不说王治郅也是吃了技术特点方面的亏,他去NBA打球风格不适应,也是导致他没有打出名堂的原因之一。
是有点水土不服。
本来进入NBA就晚了,技术定型改变很困难,加上适应等问题存在,球风类型又跟球队不兼容,打了几个赛季,慢慢大家发现了他的弱点,也就不再用他了,宁可用身体对抗更好的球员,也不会让王治郅上场。
打了几个赛季,王治郅感到自己年纪已大,自己也不太适合留在美国,于是后面回到国内继续发展。
如何评价王治郅在NBA的这段经历呢?我觉得还是得客观评价,不要过于极端关注他的比赛数据,觉得他成绩不好,在那边就是水货。
他所面临的困境是前所未有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压力。
能在那边走一趟,并且学习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并把这里面学到的东西给后辈进行指导,我觉得就算成功了,你总不能要求他做得更多。
换成谁在那样的环境下,也不见得保证有谁能比大郅做得更好。
球员的发展需要自身努力,但也得有点运气,环境、客观条件的因素具备以后,才能够有所作为。
王治郅身体素质决定上限,一个普通大专生无论如何日夜努力也达不到清华北大的层次一样的道理,亚锦赛打7届一个MVp拿不到,姚易各拿2个,胡卫东也拿过,亚洲也没统治力,世界大赛场均13.5十5是极限,姚易场均可拿20+10.....20分以上姚明14场,易建联9场,王治郅0场,归根结底还是实力不行,说耽误都是借口,巅峰期24岁打不出易建联2019世锦赛场均18+8.扣篮飞起来的水平,人家一场可能扣几个,王治郅一年可能也扣不了一个,名气远远大于实力之人,都是吹出来的
有投射,防守差,篮板差。缺点大于优点
小牛给了很多机会,就是自己打不出来的,全明星赛过后连续12场共拿14板,场均1.2个,教练失望透顶弃用,小牛也不续约,归根结底还是实力问题,没对抗,身体素质低,爆发力弹跳不行,对抗,力量,速度,弹跳,爆发力,等比易建联差很远,就是3分比易建联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