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孔融的结局却是很惨,因为他做了一件无法被原谅的事情。

王吉聊历史 2023-05-01 16:51:50

“孔融让梨花”的传说早已传遍天下,教导小孩要有礼仪,但先生们从不说出孔融的下场,只说他犯下不可饶恕之罪。

中国古代的四个青年才俊,甘罗,孔融,曹冲,司马光,孔融自幼就懂得让梨子,曹冲,自幼就能称象,司马光,自幼就能把水缸给敲碎。

不过,这种天赋异禀的年轻人,似乎都没有成长起来的可能,因为他们的导师从不给他们下一个下场,学生们也不知道他们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自从甘罗成为宰相之后,他好像就没有任何记录了,只有一次甘罗和皇后下棋,他在拾棋的过程中,用手揉了皇后的腿,结果被皇后把他杀了。

尽管曹冲深得曹操的欢心,但他还是死得很早。

真正成长起来的,就是孔融和司马光两个人。

对于司马光,稍微懂一点历史知识的人应该都会有所耳闻,司马光之后成为一名史官,并撰写了一部名为《资治通鉴》的著作。

可以说,孔融从小到大的人生,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对孔融的认识来自于《孔融让梨》,但《后汉书·孔融传》中却没有关于“让梨”一词的记载,说明这一说法很有可能是后世编造出来的。

孔融是以孝道出名的,他的父亲死后,孔融伤心欲绝,甚至有一段时间,他都无法站起来。

在汉代,孝道是非常重要的,汉代有“举孝廉”这一条引荐官吏的途径,孔融身为孔子二十代孙子,又这么孝顺,怎么可能不被人举荐呢?

随着武帝“废诸家,重儒”的方针,汉代的儒学在汉代的地位逐步提高,在汉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一切加起来,使得孔融自幼便风头正尽,为无数士子所仰慕。

在他长大成人之后,他被招入官府,但他的个性使他不能很好地与同事相处。

这也是为什么孔融如此吹毛求疵,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讨人喜欢的原因。

何进成了大将军,上级让孔融前去恭喜,但何进府的人没有通知孔融,让他恼羞成怒,拿着自己的请柬扬长而去。

这样的举动,放在汉代,无异于在何进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毕竟何进才是那个时代最有权力的人物,甚至还有人建议何进,不如干脆斩了孔融。

何进虽然是屠夫出身,可是他也知道,如果他真的杀死了孔融,很可能会引起世家的反感,这对他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还不如给他一个面子,所以才让孔融成为了他的部下。

从这一点上来说,屠夫何进显然要比孔融有礼貌多了。

何进的这个行为,却是给孔融带来了灭顶之灾,孔融心想,连他这样的大将都拿他没办法,还有什么人能拿他怎么样?

自那以后,孔融的性子就越发暴躁起来,见到人就骂,反正没人能奈何得了他。

你要知道,能在朝堂上混的,都是心机深沉之辈,像孔融这样的暴躁性子,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赶走。

何进死后,董卓便取而代之,任命孔融为北海国宰相。

这一次,对孔融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磨砺,他一直吹嘘自己有多强,如今有了这个舞台,就让我们看看,他到底有多强吧。

说起来孔融也是倒霉,他刚到北海不久,黄巾之乱,便将北海搅得天翻地覆。

孔融虽然只是一个口出狂言的人,但是在真正的战斗中,他却没有任何的用处,因为孔融的一句话,北海上的麻烦就更大了,直到刘备出面,才将孔融从困境中解救了出来。

孔融在建安元年战败于袁谭之手,最终抛妻弃子,投奔曹操,在曹操手下谋得一席之地。

曹操虽然家境贫寒,但受过的教育却很多,对于孔融也很照顾。

孔融身为建安七人中的第一人,他们二人应当有很多共同语言,结交为知己才对。

却不想,孔融将之前被何进和董卓宠坏的脾气,全部发泄在了曹操的头上。

不管曹操怎么说,怎么做,孔融都会和他针锋相对。

那时候正值战争时期,粮食产量很少,而富人们为了酿造美酒,必须要用粮食这些食物。

曹操下令禁止饮酒,以确保粮草的安全。

但孔融却坚持认为,饮酒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这话说的曹操火冒三丈,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曹操无视孔融,但孔融还是得寸进尺,千方百计地嘲讽曹操,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其后,曹操又提出了“以孝道治国”的主张,并延续了汉代的“文教”方针。

可是孔融这个老油条,却偏偏要争辩,,说自己的妻子只是一个生育工具。这句话说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毕竟孔融之所以出名,就是靠着孝道。

曹操听了之后,连连摇头,然后下令处死孔融。

司马光曾和孔融并驾齐驱,他在《资治通鉴》中对孔融也是嗤之以鼻,觉得孔融野心勃勃,空口说白话,办事毫无章法,什么都不会。

2 阅读:94
评论列表

王吉聊历史

简介:我是王吉聊历史,每日更新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