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羞辱,是每一个人都不想遇到的,但是看那些成大事业的人,却往往都是从屈辱中走过来的。这里,我们并不是在宣扬羞辱的经历是一个人成功的元素,我们要说的是,如果你不幸遭遇到了羞辱的事情,那么不要觉得难堪,不要觉得抬不起头,事实上,要乐观地面对人生:羞辱可以锻炼韧性,可以成就强者。
忍辱负重,从而完成《史记》的司马迁就是一个值得后人敬重的英雄。司马迁的父亲在临死之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替他完成这项使命。不过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遭受了巨大的磨难。天汉二年,武帝派李陵随从李广利伐匈奴,结果李陵遭遇匈奴埋伏被俘。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听说自己的战将投降,非常生气。满朝文武都顺从武帝的想法,纷纷指责李陵的罪过。而司马迁直言进谏,说李陵寡不敌众,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极力为其辩护。他的直言不讳,引起了龙颜大怒。司马迁因此被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遭受酷吏的严刑拷打。面对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后来司马迁被判以腐刑。这种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
当时的司马迁甚至想到了死,不过后来他想到了父亲遗留给他的使命,想到了孔子、左丘明、孙膑等人,他们所受的屈辱,他们顽强的毅力,还有他们在历史上所留下的成绩都大大鼓舞了司马迁。他立誓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屈辱,也要把《史记》完成。
征和二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基本的编撰工作。这期间的数年中,他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但这些都没有把他打倒。他用他的生命谱写的不仅仅是一本旷世的历史著作,更是人类史上一本永存的生命赞歌。
有人因为屈辱而自暴自弃,有人因为屈辱而奋发图强,这就是真正的弱者和强者的差别。尝试着把它们带来的郁闷转化成强大的动力,用它们来刺激我们前进的马达。或许正是这些屈辱,让我们更早知道了我们的短处。因此对于屈辱,我们要感谢,就像历史上的韩信做了楚王以后,还去特意感谢了原来让他受胯下之辱的无赖。
人生的路上如果总是鲜花和掌声,反而会蒙蔽我们的心灵,遮住我们的眼睛。感谢那些适时飞来的“臭鸡蛋”吧,或许正是它们才能把我们及时砸醒。唯有把屈辱当成一种刺激人向前动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永远不要让羞辱的冷水激怒了自己,而是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因为,经由这盆冷水的冲刷,梦将会更明朗,信念将会更加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