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银发群体聆听精彩世界

元元的备忘录 2024-06-28 08:18:37
【人民·老年健康】听不清、听不到、说话声越来越大,小心“老年性聋”找上门,家有老人要注意! 关爱银发群体 聆听精彩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感觉功能也在逐渐退化。而正常的感觉功能是维持老年人健康和良好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为老年综合征之一——感觉功能下降,可导致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营养不良、抑郁及焦虑、跌倒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降低,还与衰弱、肌少症、失能、甚至死亡风险升高有关。其中老年性听力下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听觉缺陷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约有32.8%合并听力下降,且这一发病率仍在继续增长。在美国65~75岁的老年人群中约有1/3合并听力下降,而这一比例在≥75岁的人群中可高达1/2。老年性聋现在排全球致残性疾病的第四位,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也因此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 下面就着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跟大家唠唠老年性聋的那些事儿: 一、出现哪些情况,说明老人可能出现听力下降? 当老人开始频繁出现下列情况中的一条或几条的时候,就提示可能已经开始出现听力下降了: 1、开始频繁让身边的人重复说过的话 2、老人身边的人认为老人已经出现了听力下降 3、老人家开始害怕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谈 4、老人家开始出现耳鸣 5、在听不清对方讲什么的时候老人开始用点头及微笑掩饰自己 6、老人不再能听到以前经常听到的鸟鸣及机器的嗡鸣声 这个时候也许就应该抽空带着老人来医院测测听力了,老人的健康也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二、耳不听心不烦,年纪大了,听不见就听不见吧(老年性听力下降需要干预吗?) 不少老人家都觉得,耳不听心不烦,年纪大了听不见就听不见吧,落个耳根儿清净,不用干预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听力下降可不仅仅是影响老人“听”声音的能力,它还会影响老人的空间定位能力及言语识别能力,尤其是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也会出现明显减退,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人家会说“我听得见他说话,但就是不知道他说的是啥”。同时老年性听力下降如果长时间不加以干预还可能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的前期)。在2017年于伦敦举行的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大会上,柳叶刀预防、干预和护理协会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寿命的痴呆风险模型,其中听力损失就被认为是痴呆相关的九种健康和生活方式中最大的潜在并可被改变的危险因素。对老年性听力下降的早期发现及积极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甚至逆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作用不容小觑。 三、刚戴上助听器声音大不舒服,它会加重听力损失?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家在刚开始佩戴助听器的时候,感觉声音被放得很大,震得耳朵十分难受,甚至比佩戴助听器之前更难以忍受。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助听器不好,会加重听力损失。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感觉声音过大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老年性听力下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已经适应这种低输入的模式,突然放大输入信号,不适应也是正常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适应的过程。所以在佩戴助听器的初期,我们建议患者每天间断佩戴,待适应后再逐渐延长佩戴时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助听器的验配参数还未调整到最适合患者的水平,这就需要寻求专业验配师的帮助。 关于助听器的好坏,现有研究都表明,助听器可以通过增强因为听力下降而减弱的听觉信号,实现对听觉通路的“更好”输入,然后再到皮层,从而改善自下而上的听觉信号传导过程。通过提高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可听度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交、情绪和沟通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敬老从心出发,助老从“耳”开始。在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关爱老年人的耳健康也不容忽视。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听力健康,乐享幸福晚年,还老年人一个“耳聪目明”的世界。 供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刁桐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 郏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