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在《满江红》中的表现,从质疑到惊艳,让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了他。他的"不务正业"逆风翻盘,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才华和努力。
"张导,您真的决定要用岳云鹏吗?"在《满江红》筹拍初期,这个问题是大家最常问到的。
真的说实话,那时候张艺谋的选角决定让很多人都不明所以。毕竟剧组中已经有张译、沈腾这样的实力派影帝了,还有易烊千玺、欧豪、雷佳音等演技派和话题度满满的明星加持。
在众多豪华阵容中,唯独“只能说相声”的岳云鹏显得另类,看起来非常意外。
张艺谋却对岳云鹏情有独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在张艺谋眼里,岳云鹏身上的喜剧特质正是武义淳这个角色所需要的。果然,拍摄期间的一个小插曲印证了张艺谋的独到眼光。
在拍摄现场,岳云鹏和张译一起拍摄对手戏时,岳云鹏即兴接了张译的台词,实际上剧本中并没有写这句台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艺谋对此的反应却非常积极,直接赞美说"太精彩了"。
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就是张口就能来,而且自然且到位。
岳云鹏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看过《满江红》的人都知道,岳云鹏饰演的武义淳在戏里多次被人偷走戏份,他的微表情简直表演得太出色了。那些细微的动作变化,眼神的转换,哪是仅凭台词就能演绎出来的?这其中展现的是他实打实的演技功底。
"这个是相声演员表演的吗?"
"完全看不出来这是跨界合作的。"
岳云鹏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再次印证了一个观点:好的演员和角色之间是相互成就的。他的角色选择非常精准,而且他将自己的喜剧功底和角色特征完美融合在一起,使得角色更加生动立体。
这就让人联想到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例子——《狂飙》里的贾冰。他们都是喜剧演员转型,同样成功打破了固有印象的束缚,用作品说话。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在选角时并未将流量、德云社背景纳入考虑范围。正如郭德纲所说:"很多导演让岳云鹏去拍戏,我都未予答应,因为他们只看重流量,而非他的演技。
《满江红》这部剧有很大的不同,张艺谋非常重视岳云鹏能不能演好这个角色。
这次的表演,岳云鹏不仅完成得非常出色,还给这个角色赋予了独特的魅力。这一成功为他在2023年取得了一个开门红,也为他未来的电影事业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实际行动证明,喜剧演员转型可以成就非凡,相声演员跨界亦可完美塑造角色。这种成功并非来自于流量或背景,而是源自扎实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度理解。
有人说这是岳云鹏"不务正业"的胜利,但是,比起"不务正业",不如说是一次完美的艺术突破。毕竟,在表演这条路上,没有什么正业不正业,能打动观众的,就是好作品。
令人意外的是,《满江红》热映的同时,岳云鹏竟然还背负着另一个"锅"。
2023年开年的13天里,岳云鹏在网上经历了被骂13天和被夸13天的极端情况。这听起来很离谱,但确实发生在他身上。
这个故事得从春节联欢晚会说起。
"这次的相声让人感觉很不自然。"
"这就是德云社节目的水平?"
"让郭德纲丢脸了。"
大量的负面评价如同潮水般涌来,主要针对的是岳云鹏的专业相声演员的身份,他在2023年春晚上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但事实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据说,岳云鹏是临时被春晚导演组拉来救场的。直到第四次联排才开始出现,时间紧、任务重,结果可想而知。这都是圈内人看来,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对此并不在乎。
失败本身就是失败,是需要承担的责任。
更糟糕的是,此事还牵连了整个德云社。立马有人开始质疑德云社的专业水平,甚至扩展到对整个俗派相声的质疑。
这波节奏带得让德云社全体演员都跟着背锅。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人们在批评岳云鹏本职工作没有做好的同时,却忽视了他在电影圈"不务正业"的努力,他交出了一份惊人的答卷。
在过去的13天里,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他在春晚相声中的表现遭到了大量的批评。
在朗诵满江红时,他竟然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
这种反差让人感到突兀,但也似乎是在预料之中的。毕竟,每个人都会有发挥失常的时候。
这13天的过山车,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一个道理:并非所有的舞台都适合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对岳云鹏来说,这次的起起落落也许正是他突破自我的最佳机会和最好证明。
有人说道:"你看,持这样不务正业的态度其结果就是如此。"
也有人认为:"这恰恰证明了跨界的价值。"
然而,无论如何,这连续13天的极端评价都让2023年的娱乐圈以最引人注目的方式拉开了序幕。
岳云鹏的转型之路离不开他身后的师父郭德纲。
很多人不知道,岳云鹏走红之后,找上门合作的导演数不胜数,然而,郭德纲大多时候都拒绝了这些合作。
为何呢?
郭德纲说过,岳云鹏走红后,很多导演来找他拍戏,但他只答应了几个,因为他知道,这些导演看上的不是岳云鹏的演技,而是他身上的流量和背后的德云社。
这句话听起来简洁明了,实际上却隐藏着郭德纲的良苦用心。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多少流量的相声演员众所周知,但郭德纲就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让徒弟成为流量明星很容易,但在演艺圈站稳脚跟仅仅靠流量是不够的。
这就是《满江红》成为最受欢迎的例子啊。
张艺谋的剧组吸引了众多大牌明星,顶流易烊千玺、实力派演员张译和沈腾、以及演技派欧豪和雷佳音都在其中。
显然,张艺谋看中的是岳云鹏的实力,这也进一步体现了郭德纲的识人眼光。
原来,郭德纲的布局远不止于此。从郭麒麟到岳云鹏,德云社演员的转型看似是“不务正业”,但事实上这是郭德纲深思熟虑后的决策。
他将转型视为相声艺人们的发展道路,这是他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他明白在现在这个时代,单一的发展路径无法走得更远。相声演员如果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超越单一技能的束缚。然而,突破并不意味着放弃专业性,而是要在保持本行基本功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可能。
这么一想,郭德纲的苦心实在令人感慨万分。
他并不是不让徒弟们接戏,而是在等待一个能真正让徒弟有所成就的机会。与其让徒弟当个仅是虚有其表的流量明星,不如等待一个能真正展示其实力的好角色。
这种布局,不就是好师傅应有的样子吗?
德云社演员的影视发展上,郭麒麟是一个相当有特色的例子。
虽然《庆余年》里的范思辙和《赘婿》里的宁毅为郭麒麟打开了知名度,但他在这两部剧中表现的演技并不能说是出类拔萃的。
更多的是沾了角色本身的光。
德云社演员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
你不能说他们不会演戏,毕竟他们是专业的表演艺术工作者。但你也可以说他们的表演方式有些特别,会让人联想到"相声演员"的身份。
这帽子扣得让人很难受。
“这不就是讲相声的吗?”
"看着他演戏总会让人忍不住想笑。"
"这台词说得太像相声了。"
这些话几乎是所有德云社演员转型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通关考验。
郭德纲的演技从未获得过业内认可,他的徒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想在演艺圈立足,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正是这种固有印象,反而成了某些角色的加分项。
就像岳云鹏在《满江红》里的武义淳,他出色的喜剧功底反而使角色更具层次感。或者说,正因为他是相声演员,才能把这个角色诠释得如此到位。
这不就是相声演员的一种创新尝试吗?
与其费力地摆脱"相声演员"的标签,不如将其转变为自己的优势。毕竟,一个好演员的价值不在于其标签,而在于能否生动地诠释各种角色。
而现在回看德云社演员的转型之路,他们的确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们并非在以相声演员特有的属性作为负担,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这个属性作为他们的独特标签。
事实证明,德云社的演艺突围策略的确是独具匠心。
谁也没想到,岳云鹏这次的"偏离正统"行为,竟意外地为德云社扩张出一片新的蓝海。
过去,很多人认为德云社只是个说相声的地方,演员在相声舞台或是综艺节目上以言语讨好观众。但如果有人想要扩展自己的领域,就会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
然而岳云鹏通过演绎《满江红》展示出一个事实:相声演员的舞台,决不仅限于一块小平台。
他以实力证明,德云社的演员并非只能局限于相声舞台。只要找准道路,就能绽放出别样的光辉。这哪是"不务正业"啊,明明是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
事情想起来还真是搞笑。
原本是专业相声演员的岳云鹏在春晚上的相声没搞好,却在电影圈闯出了一片天,这一波操作,简直就是给德云社其他演员打了一剂强心针。
实际上,相声演员也可以演得很好,很出色,让电影更加有趣和迷人。
喜剧演员的演技也能适应正剧角色。
说学逗唱的功底无论在哪都是非常宝贵的。
对于德云社来说,岳云鹏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演员的发展不应该被单一标签所限制。相声演员转型影视,并不是“不务正业”,而是艺术道路的多元发展。
这种成功为德云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相声演员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际上,在艺术道路上并没有绝对的正业和不正业,只有能打动观众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岳云鹏用自己的方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