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的张治安政委
张治安,曾用名张泰祥、张子安,1917年1月出生于长清县(现长清区)五峰山乡庄家庄人。
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长清县大峰山抗日游击队、八路军泰西六支队、冀鲁豫军区一分区、齐禹县委和县大队任政工干部,新中国成立后转入铁道兵部队任职。1985年1月,按副兵团职离休。1987年11月在北京逝世。
讣告中说:“张治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
参加抗日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
张治安勤奋好学,1931年考入长清县立中学,他如饥似渴阅读进步书籍,思想逐渐成熟。“九一八”事变后,张治安积极上街宣传抗日,与同学一起领导罢课,斗争历时三月,赶走了反动校长。他认识到群众力量和组织作用,认识到国家民族命运系于共产党身上。
1934年担任小学教师后,开始向学生和村民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与共产党员魏金三保持联系,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渴望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初,张治安加入进步组织“文化友联社”,成为这个组织的刊物《联系》的积极资助者和秘密发行者。他热心革命的突出表现,很快得到了党组织的信任,由魏金三介绍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实现了“找到共产党”的愿望。
1937年八九月间,张治安和同志们着手建立游击队,创建了长清县抗敌后援委员会,开展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1938年1月,张治安作为骨干参加了马湾抗日武装起义,开始了50年的革命军旅生涯。他一边战斗,一边发动群众,组建抗日群众组织,建立抗日政权,对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之一。
在德州抗战4年,任齐禹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
1941年,张治安从游击队转到八路军主力部队,转战泰西和鲁西平原,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善于总结,进步很快,由班长成长为优秀的军政领导干部。
1942年,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时期,主力部队转入分散活动。齐河、禹城一带临近济南,日伪顽势力强大,经常扫荡抗日根据地,齐河县大队伤亡惨重,仅剩下50余人。1942年7月,张治安被任命为齐河县大队教导员。他会同县委总结经验和教训,根据上级指示,调整了斗争策略,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强调纪律性,加强思想工作。在对敌斗争中,灵活运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分散掩护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建立乡村政权和群众武装组织,集中以出击敌后,打击敌伪。在策略上,采取麻痹日军,争取伪军,坚决打击暗中勾结日军的顽军。在当时的艰苦岁月里,他和战士们常常以糠皮树叶为粮,喝白水吃咸菜。睡觉没有被子,他和通信员同盖一件破大衣。经过一年的斗争,扭转了被动局面,壮大了武装力量,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巩固了群众组织和乡村各级政权,壮大了抗日根据地。
1943年秋收季节,驻晏城伪军200余人到我根据地之邹庄、迷糊寨子一带抢粮。为保卫根据地群众秋收,张治安带领一个连向敌人出击。窜到邹庄的敌人遭到我突然攻击,遂向北溃逃。当张治安带着两名侦察员和一名警卫员进入邹庄时,部队正离开邹庄追击逃敌。这时,从迷糊寨子增援的敌人100多人扑向邹庄,发现了张治安等人,并将他们围在一个厕所里。情况十分危急,张治安一面用喊话和火力吸引敌人,一面命令警卫员突围通知追击部队急速返回,从侧后包抄敌人。张治安与敌人对峙近一个小时,拖住了敌人。我军迅速从敌人背后实施包抄攻击,切断了敌人退路。张治安趁敌人慌乱之机,带领侦察员突进村内,占据有利地形,形成对敌夹击之势,一鼓作气打垮了敌人。此战俘敌100余名,缴获掷弹筒3具,轻机枪2挺,步枪80余支,还有一批弹药装备。此战,我军以少胜多,打出了威风,粉碎了敌人破坏根据地人民秋收的企图。
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张治安十分关心战士。他经常和战士们谈心,熟悉每个人的姓名和家庭情况。部队驻扎或行军途经战士的村庄时,他必去战士家中探访,问寒问暖,见有特殊困难,尽量想办法解决。对伤病员,他更是关怀备至,不时看望慰问。他在战士们心中,既是受人尊敬的首长,又是知心的朋友,深得大家的信任和爱戴。朱官屯一仗,我军虽然把敌人打跑了,但县政府和群众也受到了很大损失,部队伤亡也较重,群众情绪不稳,波及部队。张治安在这时仍然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育干部战士要看到挫折是暂时的,坚信最后的胜利必将来临,并妥善处理了善后,部队情绪很快恢复正常。
张治安很重视情报工作。他非常关心情报站的建设和情报人员的安全。当时齐禹县的情报工作形势很好,我们的人打入了敌人内部,有的伪军也经常向我们提供情报,欺骗日军,掩护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情报站就设在徐集的伪军据点里。通过这个情报站,传递过许多重要情报。有时敌人向根据地进行扫荡,我们的后方机关和伤病员就隐蔽在徐集据点附近,敌人灯下黑,有敌人无敌区。在敌人重兵驻守的伦镇,有我一个地下情报站,站长是杨文,他和家人经常将重要情报及时送给县大队。张治安考虑到他一家人是在敌人的虎口中工作和生活,随时有被敌人发现的危险,便说服杨文,把他十几岁的儿子杨润祯接到县大队参加工作。杨文的情报站一直坚持到抗战末期。日本投降前夕,伪军李连祥疯狂进行反共活动,我伦镇情报站遭到破坏,杨文不幸遇害。张治安闻讯后,立即派部队将杨文的遗属从敌占区接到解放区,做了妥善安置,使他们免遭于难。后来成为我军师级领导干部的杨润祯每当提起这件往事时,总是无限感激地说:“不是张政委及时派部队搭救,我们全家就不会有今天。”
1944年齐河、禹城两县合为齐禹县,他任齐禹县大队副政委,后任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齐禹成了泰运地区的最安全地带,大批后方机关单位聚集在这里。抗战期间,张治安有4年时间和齐禹地区的人民群众一起同甘苦,共患难,齐禹人民忘不了这位当年的张政委。
转为铁道兵,为新中国铁路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张治安率领齐禹县大队升级为主力部队。1947年,张治安团随刘邓大军南下,鏖战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战淮海,跨长江,解放大西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1949年8月,他升任十七军五十师政治部副主任,进军贵州,解放贵阳。
1952年5月,张治安所部转为铁道工程第六师一部,他任六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干部部部长。1953年初,他所在的铁道工程第六师入朝参战。他冒着敌机的轰炸,组织干部战士抢建铁路交通设施,全师一次次提前完成抢建任务,为保障铁路运输畅通作出了很大贡献,多次受到志愿军首长表扬。
1953年9月,张治安被任命为铁道兵第六师政委。他在六师工作的4年中,以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以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使这支曾战功卓著的野战部队,很快成为政治素质好、战斗作风硬、技术水平高、施工能力强的工程铁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铁道兵首长的表扬。1964年8月,党中央要求加快成昆、贵昆、川黔三条铁路干线建设,由铁道兵、铁道部联合组成了西南铁路建设工地指挥部(简称“西工指”),统一领导和指挥铁道兵和铁路职工共40多万人的筑路队伍,张治安任“西工指”政治部副主任、参谋长,为大西南铁路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9年11月,他不顾重病未愈,受命到铁道兵东北指挥部任政委。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和指挥部的同志们一起,率领铁道兵数万官兵,展开了一场同冰雪严寒的顽强搏斗,保质保量地完成千余公里铁路建设,使兴安岭林区的建设得到很大发展。
1955年9月,张治安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9年,张治安作为解放军代表团团长,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并在人民大会堂发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刘少奇同志合影留念。1987年11月13日,张治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家属按照他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了解放军总医院。他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