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为什么起义后都成了军事将才?原因很简单

读史十二年 2023-08-09 22:08:42

我们都听过一个词叫“狐朋狗友”,这词的意思不是什么夸奖和褒义的意思,顾名思义它指的是一些只能和你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

在我们的长辈眼里,这些朋友往往都是不务正业、混吃等死,不会带给我们人生带来任何的帮助,大部分的父母都不会希望我们和那些“狐朋狗友”往来,以便更好地发展我们自身。

时间来到秦末汉初,汉高祖刘邦身边所谓的“酒肉朋友”,在刘邦一起起义后却都成为了他的助手,汉朝建立后更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刘邦身边的酒肉朋友

说起刘邦身边的朋友,咱们先来说一说刘邦自己。

汉高祖刘邦出生在一个小县城中(沛县),身担一个小小的官职叫亭长。

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普通职位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需要官府任命、公开选举(涉及到秦朝底层选官制度)。

由此观之,刘邦并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一文不值,他的家庭最起码在当地有一些背景,但没人会料到,刘邦后来会成为历史上盛名的汉朝的开国皇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身边的朋友大多和刘邦有着类似的经历,咱们以两个人为例子来介绍,此二人就是萧何与樊哙。

先来说一说萧何,他生在沛县和刘邦是同乡、更是好友。萧何在当时也有一个小小的官职,是沛县的主吏掾,虽是官身但却没钱没权没势,与刘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然而萧何自身聪慧好学,尤其对历代的律法很有兴趣,还喜爱结交仁人志士,像是刘邦、樊哙和夏侯婴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怀才不遇就是萧何的真实写照。

再来看一看樊哙,他同样生于沛县,是县上的一个屠夫以卖肉为生,与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差不多。

刘邦和萧何好歹有个官职护身,樊哙就直接是一介草民,更是不为人所知了。

再加上樊哙是一个粗人,一辈子没学过几个字,也说不上几句有文采的话,除了必要的买卖没有几个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这三人相互结交、情投意合,最后竟成为了挚交好友,当然在别人的眼里此三个人就是臭味相投,在一起做朋友也属于王八看绿豆,反正不会有什么作为。

然而,多年之后萧何成为了一代相国,樊哙也是开国元勋一直伴随刘邦左右,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那么,这二人是如何成为有名的军事将领呢?

萧何与樊哙的发家史

刘邦最开始的起义的时候,萧何曾帮助他征服了沛县县令,从此开启了成名的第一战,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的智慧与口才,刘邦就不会成功,更不会出现在史册中。

后来,萧何成了汉军的丞督,专门负责刘邦的后勤保障工作。

在众人都沉浸在攻下咸阳的喜悦中时,只有萧何面对无数金银财宝而心如止水,将所有相关的地图、法令、户籍等一系列文件封存了起来。

他的这一举动让刘邦拥有了对天下的详细信息。

汉军掌握了天下的险要关塞和各地权势强弱,对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也有很好的了解,为后来的军事行动提出了可靠的依据和正确的方针政策。

如果不是这样刘邦又怎能与各地豪强相抗衡呢,更别说是击败项羽了。

还有就是萧何有“唯才是举”的能力和眼光,像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将军韩信,就是因为有了他的举荐,才得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当时,韩信被各方势力频频拒绝,最初到了刘邦这里也不意外,正当他心灰意冷之际,是萧何在月下追赶最终才帮助了一名大将的出世。

也因为有了韩信,刘邦的军队又添一员猛将,更是为他打下了半壁江山。樊哙让我们有目共睹的能力,是在最熟悉的就是在鸿门宴上。

刘邦无处可逃、危机四伏之时,一位身材高大的壮士闯入宴会,义正言辞的指责项羽,为汉王逃脱争取了时间和机会。

正是这次机会,逆转了刘邦弱而项羽强的局面,造就了后来的汉高祖。

除此之外,樊哙还是打仗的一把好手,他跟随刘邦在胡陵、方与、丰县和沛县等多次战役中大展身手,消灭了许多对刘邦有威胁的敌人,虽然不是帅才却也称得上是一位将才。

功成名就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从前不被看好的两个人,最终却成为了刘邦的左膀右臂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并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但是因为其存在的时间太短,所以革新的力度并不彻底。

也就是说秦末汉初的选官制度并不完善,以至于底层有才华的人无上升渠道。

无论在任何时代,个人的能力必然是第一位的,有句话叫做“烂泥扶不上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萧何与樊哙二人自身没有过硬的本领和才能,即使他们跟随着再贤明的君主,也很难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

萧何有谋使刘邦放心;樊哙有勇使刘邦安心,这二人的特点又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使得他们能够在刘邦那人才济济的团队中脱颖而出。

否则的话,即使他们刘邦有再亲密的关系,恐怕也是不成的。

其次是刘邦的知人善用,我们都知道刘邦虽然是流氓德行,但是他对于人才却不吝啬,该给权给权、该给名给名。

很多文人才子就是因为知道刘邦这一品质,才选择了他的阵营,萧何与樊哙也是如此。

如果萧何与樊哙二人在项羽的阵营里,凭着后者刚愎自用的性格,他们又怎么会有发挥的余地呢?更不用说如今的名垂千古了。

总的来说大致就是两点,萧何与樊哙本身就有才华,只不过因为某些制度和历史背景才将二人渲染的不值一提,后期来到了历史的风口上,一遇风云便化龙。

当然,团结一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学会利用资源更是一种智慧,是这三人在纷杂的乱世中相互抱团取暖、相互鼓励鞭策,才造就了这三人的功成名遂。

这不仅仅是萧何与樊哙能够成功的原因,也是刘邦最终能够停一天下的原因之一。

自己没有的可以借助外力来完成,自己缺乏的可以向他人学习以进步。

正因如此刘邦才依靠着这样的队伍打了一场大胜仗,得到了天下至尊的位置,萧何、樊哙才有机会成为后来的开国功臣。

可见萧何、樊哙这两个“酒肉朋友”并不是真正的狐朋狗友,只是在怀才不遇时三人喝酒谈心而已。

或许你身边那些不被人看好的所谓“狐朋狗友”,有一天也会做出自己的事业,不再被人贴上“无用”的标签。

这也验证了一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千万别看不起别人,努力加幸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