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禾禾妈~
2016 年,二胎政策放开,一时间掀起了一轮生育小热潮,当年出生人口高达 1800 万。
但好景不长,自那之后,生育率便持续走低,到了去年,已骤降至 800 万。
一年比一年低的出生率,所带来的影响如涟漪般迅速扩散,不少医院的产科已关闭,紧接着,教育行业也跟着遭殃,大批幼儿园已关门,小学也招不到生。
往后,这种影响还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及到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冲击未来养老。
老人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少?整个国家便没了生气。
怎么办?只能出政策激励年轻人生孩子!
2025年,最新的生育补贴政策出来了怀孕产检、生孩子养育,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许多欧美国家为了鼓励大家生孩子,都是各种“砸钱”,比如经济发达的德国,为了鼓励人们生孩子,设立了育儿金和父母津贴双重福利机制。
育儿金方面,每个孩子每月可领取约 250 欧元,相当于人民币2010元,一直发放至孩子年满 18 岁,若孩子接受高等教育,领取期限甚至可延长至 25 岁。
此外,父母津贴每月还可领取最低 300 欧元(2415元),领取时长最长可达 14 个月。
我国虽然不如欧美国家发达,但近年来也在努力,就拿 2025 年来说,多项最新生育补贴政策落地实施,涵盖了产检、分娩、育儿等多个阶段。
如果你打算今年要孩子,一定要认真看看!
①产前检查补贴我怀我家女儿的时候是2014年,当时消费水平不如现在,但是整个孕期花在产检上的钱算了下至少也有六七千。
为了减轻年轻夫妻产检的负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推出了产检补贴政策。
夫妻任何一方只要处于参保状态,怀孕满12周都可以申请。
补贴金额因各地政策不同而不同,有些地区已将产前检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很多常规产检项目能够按比例报销。
比如,大连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产前检查已纳入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报销范围,年度最高可报销12000 元。
有些地区则是可以申请一次性的金额补贴,比如浙江杭州就设有 2000 元产检补贴,哈尔滨的准妈妈们符合条件也能申领最高4000元的产检补助,最高可达 4000 元。
②生育报销2015年,我剖腹产生孩子时,只报销了3000多元的手术费,报销流程还特别麻烦,老公反复在医院和社保大厅跑了好几趟才办成。
现在大不一样了,不仅报销的费用比以前高了,关键是还简化了报销流程,很多地市甚至不用跑社保大厅,直接线上提交资料就能办理。
比如,在新疆乌鲁木齐,自2024 年 1 月 1 日起,单位职工参保人员剖宫产费用由 3500 元提高至 7500 元,要是生育多胞胎,每多一个宝宝,还能再多拿 1000 元补贴,生产过程中如果有其它并发症,比如羊水过多、出血等,还可以额外报销。
所谓生育津贴,其实就是产妇休产假期间的工资。
我生孩子时,由于单位是按照最低基数给我缴纳的社保,所以这部分发到手的金额,实际比我上班时的工资要少很多。
并且那个时候想领取生育津贴,必须要满足连续缴纳12个月的生育保险,才可申请。
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这个要求了,而且在核算生育津贴时,部分城市都会参考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而非根据最低基数发放。
也就是说如果你们单位其他同事如果工资都很高的话,那么你能领到的生育津贴也会比较高。
下面是核算生育津贴的公式:
各位今年怀孕的宝妈可以根据改公式核算下具体领取金额。
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在外企上班,平时工资不算很高,但休产假的时候领的生育津贴就非常高,因为她上面好几个大领导的工资都非常高,直接拉高了她生育津贴的水平。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若产妇未缴纳生育保险,但其配偶已缴纳,女方在生育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如分免费等,也可通过男方的生育保险进行部分报销。
④营养补助我们都知道,生孩子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而且生孩子也是件耗元气的事,难免会需要吃得好点,补一补。
以前无论在哪个地区,生育险都不涉及这块补助,但现在部分地区为了提升人们生育意愿,增设了这项补助。
比如,自2024年7月1日起,江苏大部分地区,如盐城、苏州、扬州,都可领取一次性营养补贴,领取标准按照当地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2% 的一次性营养补助,也就是说,你所在地方的平均工资越高,你领取到的一次性补贴就越高。
这个每个地区的政策都不一样,但大都是针对二孩、三孩的补贴。
比如,我们济南,就规定2023年1月1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可以领取每月600元的育儿补贴,直到孩子3周岁。
这样算下来,一个孩子也能合计领取21600元的育儿补贴。
当然,也有些地区政策力度更高一些,比如,黑龙江哈尔滨市三孩家庭每月可领1000元,直到孩子三岁;
再比如,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二孩一年可以领10000元,连续可领5年,合计可领50000元;三孩则可连续领取10年,合计可领100000元。
⑥婴幼儿退税如果你收入比较高,工资达到纳税基准线,并且正常纳税的话,家里有3岁以内的孩子。
每年3月退税的时候,是可以享受每月1000元的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的,我们只需在个人所得税 APP 上简单操作申报,就能顺利享受这项政策红利。
如果你不知道以上各项补贴的领取的方式和所需材料。
可以通过咨询社区工作人员,或者拨打 12345 政务服务热线,也能直接前往当地医保局、社保局服务窗口,获取官方一手信息。
此外,不少地区的医保局、人社局官网以及官方公众号,不仅发布了详细的政策解读,还上线了线上办理、预约服务等便捷功能。
各位准备今年要孩子或者已经顺利怀上宝宝的准爸妈们,不妨花点心思多了解下,说不定就可领到一笔可观的费用。
【今日话题】这些补贴你都领了吗?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供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家长参考讨论。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