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在中国车市的日子愈发艰难,这两年的种种变故已经清晰地传达了这一信息。曾经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面对后来者的挑衅与新消费趋势的不断涌现,大众、丰田、本田等企业面临着大量亟待解决的生存问题,着实伤透了脑筋。
至今年,因价格战日益白热化,无论舆论如何发酵,多数旁观者已果断将合资与旧时代划上句号。而随着小米、华为携手头部自主车企拓宽中国汽车市场版图,仿佛韩系、法系车昔日遭遇的变局,正悄然在其他合资品牌上重演。
市场环境着实恶劣。合资车企还有前景吗?对于这一疑问,想必丰田、大众等在华合资企业此刻最为忧心忡忡。
3月初,作为合资第一阵营成员的广汽丰田,出人意料地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配置齐全的纯电SUV,且将其价格定在了与中国品牌相同的水平线上。

可以说,丰田所展现的这一策略无疑是背水一战的做法。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既然市场形势迫使合资车企放下架子,向中国车企取经学习电动车制造技术,那么铂智3X的诞生,对于广汽丰田来说,或许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最为真实且具体的产物。
上市一个月后,铂智3X的累计大定订单已突破15000辆,正式交付数量也达到2500辆。在这款新车的带动下,广汽丰田3月销量达到66,066辆,同比增长19.3%。整个一季度的销量为171,477辆,同样实现了正增长。
当然,与小米SU7等在细分领域屡屡创下销量新高的网红车型相比,铂智3X显得稍显青涩。然而无论如何,按照我们对合资车企推进电动化的传统印象,如今阶段性成功的铂智3X正力图向外界传达一个信息。
合资车企不是造不好电动车,他们只是在考虑究竟以何种形式来适配中国车市的变化。
过去数年,广汽丰田先是试图依托埃安获取新能源积分以敷衍了事,随后又正式引入丰田bZ4X(铂智4X),在此期间,中国车市风云变幻,使其屡遭挫折,也深刻领悟到:摒弃品牌特色造车不可取,脱离实际空谈发展亦不现实。

铂智3X的登场算晚吗?在市场对“合资品牌造电车”这一现象猛烈抨击了近三年之后,它才迈出这一步,确实晚了。
然而,若从日系车企一贯的处事风格来分析,能专门为中国市场研发这样一款极具特色的纯电 SUV,我认为这正逢其时。
中国消费者究竟追求何种电动车?实际上,经过数年的市场洞察,我们不难发现,一款集亲民价格、宽敞空间、高度智能化于一身,且拥有良好用户口碑的全能SUV,无疑是最佳选择。
对于铂智3X,不少人觉得它不够丰田范,然而,当铂智4X的市场表现不佳成为现实,是选择迎合大众还是坚持自我,市场其实早已为丰田做出了抉择。那些高呼丰田要推出全球化电动车的人,往往并非主流用户群体。
也就是说,铂智3X之所以能在上市后获得消费者的热烈追捧,让合资品牌的固有形象不再成为广汽丰田电动化进程中的阻碍,这无疑都得益于它自身对新消费需求的精准洞察。让丰田放下身段,仅仅只是第一步,从源头感知中国新能源车市的汹涌浪潮更是它现阶段正在积极推进的工作。

而在审视当下的成绩时,铂智3X令人意外的大定订单量使其有资格摆脱“合资造不好电动车”的刻板印象。更为关键的是,铂智3X上市后的亮眼表现,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广汽丰田的士气,还为所有处于彷徨期的合资公司带来了一丝曙光。
世界变化太快,少走些弯路总是好的。
一路走来,或许是广州人骨子里那种不甘落后的真性情,促使广汽丰田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尝试与探索。尽管丰田旗下的车型大多以普混为主,如凯美瑞、汉兰达等,这些经典IP的历史包袱颇为沉重,但广汽丰田从上到下都决心以“智能电混双擎”为突破口,推动日方在智能化设备供应商中选择华为等具有革新性的举动。但很明显,在推动铂智3X立项上,这股变革的力量再次到达了顶峰。在没有成功经验在前的背景下,你能想象一家日系合资公司会敢为天下先,拿出一款完全为中国用户打造的电动车吗?更夸张的,还能彻底放下自己守了20多年的架子,平价入市。
时至今日,铂智3X已然上市一个月之久。而接下来摆在广汽丰田面前的关键问题,便是怎样确保新车能够尽快交付,以及如何在提升用户满意度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广汽丰田在2025年这个充满挑战的年份证明了自身实力。在面临生死抉择之际,自信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这种信心得以确立,其余问题便只是甜蜜的负担了。
未来,东风日产N7、长安马自达EZ-60以及北京现代OE等带有浓厚中国元素的合资纯电动车将陆续上市。到那时,无论市场反应如何,至少从铂智3X当前的热销情况来看,它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对合资电车的新一轮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