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南草坪的镁光灯还没熄灭,泽连斯基的专车已消失在宾夕法尼亚大道尽头——这场原定签署“关键矿产协议”的会谈,最终以乌克兰总统空手离开收场。

2025年2月28日,当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握手照登上全球头条时,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正冷笑着补刀:“一个任期已过的总统,有什么资格代表乌克兰?”
事件核心:一场“矿产换和平”的博弈1. 协议争议:美国要矿,乌克兰要盾
这场会谈的核心是一份被乌方称为“殖民协议”的矿产合作协议。根据美方要求,乌克兰需将稀土、锂矿等战略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美国基金,用于抵偿3500亿美元援助。
但协议中,美国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仅用“支持和平努力”一笔带过。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言:“没有安全保障,这就是卖国条约!”
2. 美乌互撕现场:从“盟友”到“独裁者”
会谈前,特朗普多次指责泽连斯基“浪费美国纳税人的钱”,甚至称其为“未被选举的独裁者”。而泽连斯基反呛美国“陷入俄罗斯虚假信息圈套”,并在社交媒体晒出美乌历年援助清单,暗讽“700亿军火也算援助?” 现场消息称,特朗普一度拍桌威胁:“不签协议就自己扛俄军!”
3. 俄罗斯的“补刀三连”
- 合法性攻击:俄方坚称泽连斯基任期2024年已结束,无权签署任何协议;
- 战场施压:会谈当天,俄军对乌东发动无人机集群袭击,炸毁两座变电站;
- 外交嘲讽: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嘲笑:“白宫连午餐都没给,泽连斯基像被赶出门的推销员。”
幕后推手:美俄的“桌面下交易”1. 美俄密谈排除乌克兰
早在2月18日,美俄代表已在沙特秘密会谈,讨论停火方案。泽连斯基要求参与却被拒,特朗普直言:“他参加三年谈判,什么都没做成!” 俄方更趁机提出“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归属”作为和谈前提。
2. 欧洲的“端水艺术”
英法领导人紧急访美试图斡旋,马克龙警告特朗普“别对普京示弱”,斯塔默承诺增兵乌克兰。但德媒披露,法德私下与俄商讨天然气折扣,被网友调侃:“欧洲的安全感是打折买来的。”
细节中的风暴眼- 矿产陷阱:协议允许美方优先用基金收益补偿本国企业,乌媒计算若按此条款,乌克兰需250年才能还清债务;
- 战场AI化:乌军使用AI无人机突袭俄油泵站,48小时内锁定目标,而俄军则以温压弹轰炸回应,科技战升级为“算法对决”;
- 特朗普的“选民算术”:瞄准“铁锈带”工人鼓吹“拿回美国资源”,却避谈关税将导致iPhone涨价23%。
当泽连斯基的专机掠过华盛顿纪念碑时,白宫厨房正把冷掉的牛排喂给垃圾桶。这场闹剧里,美国攥着矿产协议,俄罗斯笑看盟友反目,而乌克兰攥着的,只剩前线士兵传来的一条短信:“总统,我们的星链信号又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