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菲律宾国内政坛产生动荡之际,菲前总统阿罗约突然来到中国,受到菲律宾媒体的关注。根据外媒的报道,阿罗约此行准备来参加和中国合作的博鳌论坛会议,并发表讲话。阿罗约本人在2001年到2010年担任菲律宾总统,在任期间实行比较亲华的政策,协助中菲双方达成了出口农产品和水果,换取进口工业产品和让中方修建电网、公路、桥梁、港口的贸易格局。以至于菲律宾媒体形容,中菲双方的贸易基础几乎都是阿罗约本人和杜特尔特建立起来的,阿基诺三世和小马科斯是“破坏者”。

阿罗约本人在博鳌论坛上发表讲话,表示本来二战后国际社会有两条路可走,但是现在中国走出了第三条路。他对外发出呼吁:当前的菲律宾没必要按西方国家的路线来走,而是能够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这里阿罗约所说的就是“美苏模式”影响的全球经济格局,但中国的崛起路线不依附于大国,值得菲律宾继续发扬。在她担任总统的时候,菲律宾国内同样是大力引进制造业,试图走“制造业振兴”的道路,菲媒体认为就是仿照了中国模式。

就事实情况来看,菲律宾的“家族争斗”包括菲政府的政策,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现阶段对菲出口。去年的报道中,大量中企援助的项目被暂停,菲律宾农产品向中国出口受阻,包括他们的融资问题中方也不予解决。东盟十国中除了菲律宾之外,和中国的经济沟通都是在逐步增强的。这些都已经充分证明了小马科斯的倒行逆施手段,和阿罗约等菲律宾民众路线的代表,是存在根本上的利益不相容。

但菲律宾政府现在采取完全不同的路线,对中国企业开始了打击报复行动。根据新闻报道显示近段时间菲律宾执法机构针对在菲中国公民及企业的盘查与滋扰事件频发达数十起,执法人员也主动找茬中国人在菲经营的企业,并用“整顿”的名义介入罚款。在小马科斯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的时刻,外媒认为菲政府能够通过执法行动制造对华对立情绪,既能迎合部分选民诉求,又可削弱亲华派势力。对中国的态度是马科斯家族和杜家族拉票的一个关键点,如果国内对华情绪普遍敌视,对杜选票也会下降。

日前,中国方面也发布了对菲律宾的安全提醒,要求在菲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社会治安形势,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减少不必要外出,远离政治集会和人员密集场所;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提防落入安全陷阱和圈套。实际上中方对于菲律宾的报复手段,外媒也认为小马科斯不会主动扩大化,这要看实力决定。菲律宾军力与中国差距持续扩大,其2024年国防白皮书承认"在区域冲突中无法单独对抗中国",指望国外援助来帮忙,这又不会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