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数字金融时代,征信记录就像是普通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它记录了我们的信用历史,影响着我们能否获得贷款、信用卡审批,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就业和租房等大事。
正因如此,很多人在使用金融产品前,都会关注产品是否合法合规,避免影响自己的征信记录。这个过程中,大家也很容易被网络上的各种谣言误导——最典型的莫过于“使用借呗会影响征信”,乍一看觉得怎么现在造谣都不打草稿?深思之后,才感觉到背后或许别有用心!
首先要明确的是,上征信≠影响征信!像借呗、花呗这些产品都是正规消金持牌金融机构,受国家金融监管局监管,而所有的正规机构都是要上报征信的,而那些声称不上征信的民间借贷,往往是真正的诈骗,不受监管,很容易碰到“高利贷”“断头贷。

没记录≠信用好,不逾期=更可靠,其实有借有还,才是我们还款能力和履约行为的象征,正常使用正规信贷产品,有助于脱离“征信白户”的身份,还可以让我们累积良好征信记录,在需要贷款时更容易获得信任。
而真正影响征信的是借钱不还、逾期还款、频繁多头借贷、长期只还最低还款等行为,前提是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习惯,跟用不用借呗、使用哪种信贷产品没关系。

还有几个大家关于“借呗和征信”高频询问的问题,也刚好一起做个科普。
1、征信上,使用借呗和信用卡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花呗借呗和信用卡一样,都是正规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都由持牌金融机构报送监管,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正规监管,同样体现“按时还款"的正面记录,都遵循"记录中性”原则,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那些逃避征信的小贷公司,就有很高的高利率、暴力催收、收取“保险费”等风险。
2、借呗每一条,都会显示在征信上吗?
真实的征信报告,一共就4个信息:从哪儿借的(授信机构)、给你多少额度(信用额度)、用了多少(账单余额)、欠了没有(有无逾期),根本不会显示你买了什么、买了多少笔,自然也不用担心消费隐私问题了。
3、借呗征信记录会保留多久?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
正常还款记录:自结清之日起保留5年,完整展示您的良好信用历史。
逾期记录:自欠款结清之日起保留5年,5年后自动消除。
未结清记录:会持续显示,直至贷款结清后进入5年保留期。
4、借呗会影响货款(车货、房货、助学贷款、公积金贷款等)吗?
不会!所有正规金融机构(包括借呗)的信贷记录,其本质是客观反映信用行为,正常使用并按时还款,不逾期,不仅不影响车贷房贷申请,反而因为累积了良好的征信记录,在需要贷款时更容易获得银行信任。
实际上,影响贷款的是征信报告上的“逾期记录””,使用任何金融产品,有逾期征信记录都会影响贷款。那么征信出现什么情况可能会造成房贷办不下来呢?某国有银行信贷负责人表示:“近两年个人征信有连续3次或者累计6次逾期记录,会影响房贷办理。”
5、用借呗会影响政审(考公考编)吗?
不会!只要按时还款不逾期,对政审就没有影响。一般来说,政审主要关注的是考生是否有严重失信行为,比如当前是否存在严重逾期、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频繁多头借贷等问题等。
6、借呗销户后征信就能变好吗?如果不小心借呗逾期,可以删除征信记录吗?
不会,销户仅代表账户关闭,但历史数据记录不会突然消失。通过销户改变征信是行不通的。
征信报告中如果留下逾期记录,至少保留5年。
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这一概念,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有如实报送信用信息的义务,无权随便更改、删除征信报告上展示无误的不良信息。但从结清欠款之日起算,5年后自动消除记录。保护自己的征信记录,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置自动还款。

需要警惕的是,网上鼓吹借呗影响征信的背后,有可能藏着黑网贷的陷阱,比如引导用户转向利率更高、收费不透明的小贷平台,或是以"消除借呗记录"、“修复征信”为名制造骗局,收取高额费用,甚至是非法窃取我们个人的金融信息。
作为消费者一定要牢记:只有持牌金融机构才能合法开展信贷业务!宣称"不上征信"的贷款产品往往风险更高!任何收费的"征信修复"服务都必然是诈骗!
不管是借呗,还是其他合规持牌的金融工具和产品,我们也应该客观地去看待,而不是搞“一刀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不必恐惧征信记录,良好的信贷行为记录其实是宝贵的"信用财富",也是给“守信者们”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这些消费金融产品时,要注意还款时间,保护好自己的征信;做好财务规划,避免过度负债;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征信那种东西就是个玩笑来的,有钱的不用。没钱都用不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