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瓦罐——武继学

善举之行 2024-09-18 03:07:12

瓦罐,是农耕和手工业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大到瓦缸、盆、罐,小到陶碗、盅、盏等器皿。

瓦罐属陶器类有灰陶和红陶之分,瓦罐系用粘土即红胶土和泥轮盘手工制作烧制而成,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陶器(罐)的制作,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中红陶及灰陶碎片随处可见。

陶器是瓷器的先祖,瓦罐因取材低廉,烧制简单、实用,在我国民间传承几千年之久而不衰,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时代,商品经济不尚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简朴,大众的生活可谓是粗茶淡饭配粗盆老碗加粗布汗衫伴其一生。瓦罐、瓦盆是汲水、盛放米面等的廉价生活容器具。有谚语“瓦罐不离井口破,只要来的次数多!”。秦兵马俑就是陶胎烧制而成的陶俑。

然而,在陕西关中一带,把传统食品晶糕称作“甑糕”其蒸制盛放晶糕的容器“甑”(古读音jing)就是一种古人专门制作蒸煮食物的器具一瓦盆。

平凉瓦罐烧制地有四处,分别是地处平凉城南的何家庄、柳湖镇尹家堡村、四十里铺镇马峪口村及处在原平凉县城关镇集体合作制企业南河道瓦罐厂。烧制时间及盛期可追溯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至改革开放后。这些瓦罐的烧制传承均与河南籍匠人有关联。

1942年黄河花园口决堤黄河泛滥,中原地带蝗灾四起,黄泛区的难民沿陇海路西逃至宝鸡,经陇县、安口北上至陇上旱码头一平凉。

地处平凉南河道中上游地带的何家庄古河床下淤积蕴藏着一种叫“红胶泥”的古土壤红粘土,是烧制瓦罐的上好粘土材料。河南巩县郜氏一家一路西逃至陕西陇县后,得知离陇上旱码头不远处的何家庄有“红胶泥”便携家带口沿平凉南河道来到何家庄,租借他人窑洞雇工烧制瓦罐。

这时,烧制的瓦罐是灰陶,烧制瓦罐的燃料主要是麦草及薪柴,主要制品有瓦缸、瓦罐、瓦盆等大件瓦陶器具,瓦缸平底畅口呈葫芦型带宝盖或平盖,用于家庭盛放米、面等,有隔潮防浯之功效,瓦罐有双耳用于汲水或储藏什物,瓦盆用于和面、酿发面等锅上用品或丧葬祭祀用品,有的也当作起夜便盆之用。

当时,这些瓦罐制品销于平凉旱码头市场及周边平凉城乡居民。解放后至人民公社化时期,集体化农业生产使郜氏家族式瓦罐烧制中止。到六十年代中期生产队又断断续续组织烧制瓦罐增加集体收入。

一九七四年前后,人民公社提倡“农、林、牧、副、鱼”五业并举,农业生产队大搞副业生产,何家庄生产队组织起了较大规模的瓦罐烧制生产,建起烧窑一座,改过去麦草烧制为薪柴及煤炭为燃料烧制,针对农民口粮以粗粮为主的现状,瓦罐制品在过去烧制瓦缸、瓦罐、瓦盆的基础上增加了漏勺、漏盆、宝葫芦调料罐、泥老碗、捣蒜窝、瓦坐凳、瓦枕头及民族用品一吊罐等日常生活用品及泥哇呜(埙,古吹奏乐器)玲珑绣球等玩物件。又与柳湖公园联系为柳湖公园花圃烧制花盆及大型灰陶鱼盆(缸)盆体雕有“金鱼莲花”图案及“柳湖公园”字样,十分大气美观。因何家庄出产的红胶泥土所制作的瓦罐质地细腻光滑耐用,制作的花盆、鱼盆通气性好且不渗水泛碱受到城乡居民用户的赞赏与青睐。期间,已有红陶器物烧制产生。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触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各种花卉花草进入人们的生活环境。一九八0年农村实行大包干到户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养花养草蔚然成风,各种大小花盆供不应求。此时,在郜氏家族的带动下何家庄几乎家家做花盆,花盆制作几乎成为了全村的支柱产业,制作方式也由人力转盘为电动转盘,瓦罐制品由原来的瓦缸瓦罐等生活用品转为单一的花盆制作,烧制色彩也由灰陶转为红陶。几年间,红红的窑火在村里燃起,夜间如繁星点缀照亮全村。

在这里,灰陶向红陶的转变其实是一个陶器烧制的技术转化过程。陶器制作晾晒风干后装窑烧制,经二十四小时的大火煅烧陶坯烧熟后,乘大火未熄灭之前封堵火道和烧窑烟道,窑火在缺氧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自然熄灭,待窑冷却后搬出呈灰色的陶制品。红陶则是大火烧窑,待陶坯烧成后,不封堵火道及烟道,待窑火自然熄灭冷却,即成红陶。

其实,制作陶器也是一项辛苦的劳动,从胶泥的采挖、晾晒、和泥、堆泥坯、揉泥,到上轮盘制作陶坯,晾晒、修坯到装窑烧制,这些工序非一人能够完成,而需两到三人的配合才能就绪。

在当今时代,瓦盆瓦罐已被轻巧耐用的塑料盆、不锈钢盆、塑料桶取代,室内养花也被塑料花盆和高档陶瓷花盆代之,瓦罐将成为新的文物,瓦罐制作技艺也成了过往,今后也将成为传说!但在民间传统的丧葬祭祀中瓦盆还在被使用。

(本文作者武继学)

0 阅读:7

善举之行

简介:发现身边的小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