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又要为某些个别人的言论和行为背上黑锅了。
近日,上海的某趟地铁车上,一位男子与另一位乘客因为太拥挤时有了一些肢体接触,这位男子就对着那位乘客破口大骂。
眼镜男自称是上海人,而那位与眼镜男有了矛盾的那位乘客是外地人。
这两个原本就互不相识的人,又能有什么矛盾呢?

当时的车上人非常多,两个人都没有座位,只能挤在一起,这两个人起争执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两人在乘车时,相互碰到了对方。
至于是谁先碰到了谁,又或者是谁先说话不礼貌的,短片中并没有呈现出来,但我们可以推测出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有可能是外地男先碰到了上海眼镜男,然后又对眼镜男出言不逊,所以,眼镜男怒了;
有可能是眼镜男先碰到了外地男,然后外地男提醒了一下,眼镜男听外地男的口音不是本地人,眼镜男觉得本地人受到了外地人的挑衅,所以,眼镜男找到了言语攻击的理由;
当然,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外地男说话也不好听之类的。

任何矛盾的产生,起因都没有引起的后果更重要。
挤过公交车的人都深有体会,高峰期乘车,身体都感觉不是自己的,挤到别人和被别人挤到,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会在意被别人触碰到,又或者不小心碰到别人了,也会说一声“不好意思”和“对不起”,被碰到的人也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大家能清楚地听到眼镜男都说了一些什么话,态度是多么不友好。
“你听不懂上海话,你来上海干什么?”
“你听不懂上海话,就不要在上海。”
眼镜男说话态度很差,手上的动作也很多,一会是用手指着外地男的脸,一会又是去抓外地男扶着挂钩的手,甚至还有过去抢外地男手机的行为。
眼镜男每一句话都在划分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一直强调着“听不懂上海话,就不要来上海”。
上海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新规定了,不会说上海话和听不懂上海话,就不允许去上海了吗?
按照眼镜男的说法,中国各地的方言有几千种,上海以外的地方,也没有哪个地方是用上海话作为交流语言的,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眼镜男这辈子都不能离开上海,去其他地方游玩和出差了,毕竟在眼镜男的眼里,不会说当地的方言,就不能在当地待着的。

大上海是一个国际大城市,本地人本来就很少,大部分人口都是外来人口,大家都是来参与建设上海的,但总会有一些人仗着在上海早出生了几代人,就排斥后来到来的新上海人和打工人,他们选择性地忘记了,其实他们的祖辈也是从外地搬到上海来的,他们又凭什么看不起如今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外地人呢?
眼镜男都在跟外地人挤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本地优越感,要撵外地人下车呢?


大家都是怎么看待这个事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