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善、乐善、福善”-广东省唯一一座“工匠村”番禺沙湾三善村

反重力隐者 2024-08-28 17:51:29

在番禺沙湾街,有一座被称为“工匠村”的古村—三善村。

三善村委会

村史

村规

这是座与顺德一河之隔的古村落。你或许不知道三善村,不认识这里的工匠,但他们的作品你一定不会陌生,宝墨园、陈家祠、猎德宗祠、逢简水乡等岭南建筑工艺雕琢,很多都出自他们的巧手。

宝墨园

紫苑

神农古庙-方亭

村内有一座先师古庙,是广东省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鲁班庙”。每年农历6月13日是鲁班诞辰日,纪念鲁班活动成为村里一年一度的节日— 鲁班节。

先师古庙

以前,三善村七八成男丁都是古建筑修缮工匠,涉及古建泥水匠、灰塑、砖雕、木匠、壁画等众多工种,他们沿着水路闯荡珠三角各地,靠一把好手艺谋生。

壁画

灰塑

过去,他们被称为泥水佬,而今,他们被尊称为名匠。俗语说“水路所及之处,均有三善工匠”。

砖雕

灰塑

三善村位于番禺沙湾西南部小洲上,紧连紫坭村,是广东省传统村落。该村原属紫坭福善里、德善里、乐善里,于清喜庆年间划出,自成村落,因三里均含“善”字而得名,后渐扩大。村民以黎、梁、温、靳、陈五姓为主。多事农耕或以传统建筑为业,因而名匠辈出。

宝墨园

药源居

德善大街

德善

“三善”之义,即“德善、乐善、福善”之合称也。流经村前的河涌,当然也叫“三善涌”,她犹如一根碧绿的丝线,将“德善、乐善、福善”三块美玉串在了一起。三善涌呈南北走向,贯通了顺德水道与紫坭水道。

三善村宁静致远,小桥流水人家,清澈的河流将每个角落串联起来,让悠久的古村充满了生机,行走其中,随处可见岭南水乡之美。

河涌

民居

有河必有桥,多座横跨河道的小桥也算是三善村的另一个特色,村内现有乐善桥、德善桥、福善桥等八座桥,桥头边上,或有古榕树,或有仿古亭台点缀其中,茶余饭后,树下乘凉,亭中闲谈,人生乐事也。

德善桥

德善亭

福善亭

国内很多著名建筑当中的,土建、装饰、灰塑、砖雕、木雕不少工序都出自三善村的工匠之手。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数“灰塑状元”靳耀生、“壁画大师”老粹溪了。

月池-灰塑

灰塑

三善村内古建筑

鳌山古庙群

鳌山古庙群为番禺区内少有的大型庙群,庙群的建筑布局和雕塑艺术,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鳌山古庙群占地557.7平方米,西背鳌山,东向为正门,庙群自北而南横列依次是:“神农古庙、先师古庙、鳌山古庙、报恩祠、潮音阁”共五处,故称“古庙群”。

鳌山古庙群

神农古庙

报恩祠、潮音阁

三善村以多姓聚居,全村原有祠堂26间,现存只有陈姓2间、黎姓1间、梁姓1间、张姓1间、靳姓1间、老姓1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三善村德善北路4号。据村内资料记载,该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三月,次年十一月落成。嘉庆十二年(1807年)因白蚁蛀蚀颓危而重修,近年再次重修。坐北向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8米,总进深36米,占地面积461平方米。

陈氏宗祠

融齐陈公祠

黎氏宗祠

黎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三善村德善大街4号。据族谱记载,该祠是三善黎姓族人的祖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咸丰九年(1859年)重建并扩建成三进,1999年重修并增建左右路,扩大成广三路,深三进的规模,现总面阔32.4米,总进深39.95米,占地面积1294.38平方米。

黎氏宗祠

靳氏宗祠

靳氏宗祠,堂号“师俭堂”,座落德善大街16号,二进三间。始建清代,有石匾刻年款为“民国廿二年(1933年)西春月”,上世纪70年代曾作生产队仓库,因年久失修,于2009年,海内外新氏宗亲集资重建,先建头门、2011年重修后座。三间二进一天井,祠右建有一“施恩”青云巷和一小偏祠,祠堂总面积约350平方米。门联“宗开圣道;祠荫贤才”为靳埭强所书,祠内对联均是靳氏兄弟撰书,灰塑由族人靳佑制作。

靳氏宗祠

张氏祠堂群

赉成堂是本村张姓族人奉祀十世张信及以下祖先的祠宇。为背北朝南、三开三进二天井,占地面积883平方米建筑面积670平方米。2013年动工修缮,2014年全面完工。由于祖祠不存在,故改称“张氏大宗祠”。

张氏大宗祠

张氏祠堂群

张氏宗祠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三善村福善路十四巷34号。据族谱记载,该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坐南向北,广三路,总面阔26.6米,总进深33.15米,占地面积891.37平方米。

梁氏宗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