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的风险有多大?提醒:或有4大危害,5类人别轻易尝试

曹彰开心养护 2025-01-04 02:08:22

为了对抗胸口闷痛的恐惧,许多人第一反应是上医院做各类检查,其中颇为知名、同时又略显神秘的,就是“冠脉造影”。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流程中,该项检查发挥着关键作用,其能够协助医生精确判定心血管有无动脉狭窄、堵塞之类的状况,凭借极高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它已然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关键“金标准”。然而,当我们看到一些高龄患者因检查并发症而受到创伤,或偶尔传出的“血管破裂”等极少见但令人担忧的新闻时,又不禁心生疑虑:这份检查真的安全吗?

根据 2022 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的数据,在我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已然超过了 3.3 亿之多,这当中,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大约达到了 1100 万例。然而,对于有胸闷、心绞痛甚至怀疑冠心病迹象的人群来说,冠脉造影往往被医生推荐作为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事实上,仅在过去一年,我国各大医院进行的冠脉造影例数已突破数百万次,使用率之高,足见其在临床判断中的地位与价值。可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任何有创检测都暗藏风险,冠脉造影也并非“零风险”。正因为此,它才需要在适当的场合下、对合适的人群使用。

一、冠脉造影为何“精准”,又为何带来风险?

冠脉造影通常是在桡动脉或者股动脉的部位进行穿刺操作,在穿刺完成后插入导管,随后向冠状动脉内注入对比剂,最终依靠X线成像的方式来对血管的通畅情况予以观察。在循证医学的层面,大量研究和临床试验都证实了它对明确狭窄程度、定位病变部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就像给冠状动脉“拍X线电影”,让医生能直观地判断问题所在,并对后续的支架植入、心脏搭桥手术等方案做出更准确的规划。

然而,这种“精准”诊断的实现过程,却也带来了有创操作及使用造影剂的风险。一项发表于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的荟萃分析显示:在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中,约1%至2%的人会出现各类并发症,虽然比例不算高,但对个体来说仍需谨慎考虑。尤其于老年患者,或是合并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群体而言,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将会更高。因此,医生在推荐冠脉造影时,往往会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并斟酌利弊再做决定。

二、或有4大危害,需要引起重视

造影剂相关肾损伤

冠脉造影所使用的含碘造影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肾脏负担。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这种影响往往可逆;但若本身已有慢性肾脏病或者处于肾功能边缘状态,造影剂可能进一步恶化肾功能,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若将肾脏比作身体的“滤水器”,造影剂就像短时间内倒入大量深色液体,若滤水器本来就不够强健,故障风险会随之上升。

血管穿刺并发症

虽技术日臻成熟,然穿刺部位仍有出现血肿、动静脉瘘、局部感染等问题之可能。以桡动脉穿刺为例,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手腕处淤青,甚至桡动脉闭塞;而股动脉穿刺后,则可能带来腹股沟处的血肿或出血风险。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并发症都能通过常规处理得到缓解,但若出现大出血或感染,后果就较为严重。

心律失常和其他心血管意外

由于导管需要在动脉中移动,触碰到心脏及血管壁时,可能刺激到敏感部位,引发短暂的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临床上,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紧急处理。此外,极个别情况下,血管内的斑块可能脱落,形成栓子,引发脑卒中或远端血管阻塞等心血管意外。

过敏反应

对造影剂过敏是另一个潜在危险。过敏轻则出现皮疹、瘙痒、恶心等症状,重则可能诱发过敏性休克,威胁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在术前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必要时还会做过敏测试或制定应急预案。

三、5类人别轻易尝试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若肾脏功能已明显受损,即使有造影剂前后补液、使用护肾药等对策,也难以彻底避免肾损伤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常会采用其他检查手段(如冠脉CTA)来替代,除非有明确治疗需求或紧急病情判断,才会谨慎考虑冠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后状态不稳定者

  在急性期或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下,若心功能、血压等指标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贸然进行冠脉造影,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进一步失衡,应先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稳定病情,再酌情决定。

严重过敏体质或曾有造影剂严重过敏史

  对造影剂过敏的风险不可小视。如果患者以往对碘剂、海鲜或其他含碘物质有严重过敏史,必须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能用特殊造影剂替代,或考虑其他检查方法。

近期发生大出血或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者

  这类患者在进行有创检查时,血管穿刺后的止血难度增大,一旦出现出血并发症,处理起来更加棘手。对于凝血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应当优先采取措施纠正其凝血功能。倘若不进行先期纠正,那就必须在全面、细致评估操作安全性之后,小心谨慎地开展后续诊疗活动,容不得半点疏忽,以此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高龄伴多种基础疾病且心功能差者

  多种慢性病叠加、身体耐受力较弱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需要在多学科会诊后,充分权衡收益和风险。

四、冠脉造影的实际案例分享

李大爷今年72岁,患有糖尿病和慢性肾病三期,近半年反复出现胸闷、胸痛,怀疑是冠心病加重。家属曾要求立即安排冠脉造影,但医生经过评估后,认为李大爷的肾功能指标偏高,急于做造影可能导致造影剂相关肾损伤,风险大于收益。于是,医生先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同时监测心脏症状的变化。一个月后,李大爷的肾功能有了轻微改善,再行冠脉造影时,医生谨慎选择了低渗造影剂,并辅以充分水化,最终检查过程较为顺利。术后李大爷出现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但通过调整药物和观察,也很快稳定了下来。

这个案例说明,即使在看似“必须做冠脉造影”的情况下,合理的时机选择与准备工作也能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为患者争取到更多安全空间。

精准医疗时代,如何更好地选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冠脉造影也在与时俱进,出现了更多类型的低渗或等渗造影剂,以及更精准的介入设备。未来,冠脉CT、磁共振成像等非侵入性诊断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有望在特定场景下替代部分造影需求。对某些高风险患者而言,更先进的影像学技术或许能成为新的选择。

  另一方面,“精准医疗”并非“一刀切”,而是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体质和风险因素量身定制诊疗策略。是否必须做冠脉造影,做何种类型的造影,需要综合评估心脏症状严重程度、既往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个人意愿与经济负担等多方面因素。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多学科医生团队的共同讨论下,制定最优诊疗方案,而非盲目追求“金标准”。

  冠脉造影在诊断与治疗冠心病方面依旧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但风险同样现实存在。若我们能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其可能带来的4大危害,主动评估自身是否属于那5类应谨慎对待的人群,注重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那么这项技术将在更安全、更有效的轨道上发挥作用。未来,随着医疗科技持续升级,我们也期待对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能有更多元、更精准、风险更低的方案出现,以造福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

0 阅读: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