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道理说应该呵护下前海的发展,不过我发现上头好像没搞明白前海办学的思路,所以特地发文吐槽一下前海的学校。
01
当下
目前前海有三个公立教育集团,一个是南山实验集团,一个是南二外集团,还有一个是南二外集团的前海创新集团。

△前海目前公立学校
南山实验港湾学校成立于2018年,是这几个里面最先来前海的。
奈何当初前海住房户不多,没有生源,接收了很多周边分流和公租房学生,成绩也就始终没搞起来。
赤湾学校以前一直是南山倒数的公立学校之一,后面2018年被南二外集团兼并,算是有了些起色。
其实赤湾学校离前海很远,远在赤湾。
因为当时前湾和妈湾没有公立学校,所以就把这个学区很随便的划给了赤湾学校,南二外集团也就这么进了前海。
再后面领导对前海很重视,所以又专门搞了个专注前海的、南二外集团下的、前海创新教育集团。
额,搞的跟套娃一样,服了这些起名的领导。

南二外前海创新集团应该是后面会发力的集团,去年刚开学的是桂湾学校,后面还有妈湾、前湾各一个公立九年制学校。
按这个逻辑,估计以后公立学校大部分会给这个创新集团来办。
02
问题
前海办学目前来看,问题很多,难度很大。
首先是学校档次不够。
不管是南二外集团还是南山实验集团,还是那个“套娃”南二外集团创新集团。
在深圳的影响力来说,都还是太弱了。
南二外集团化以后,至少有七八个学校了,有一个能打的新学校吗?
没有,一个都没有。
就拿这种集团糊弄前海群众,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更关键的是办学思路没搞清楚,上头始终没搞明白,前海的学校到底是给谁建的。
是建给本地深圳人吗?那些买了前海商品房的业主们?
如果是,那大家肯定是要参加中考。以目前南二外集团分校的升学成绩看,吸引不了深圳本地业主们。
是建给香港人吗?那些在前海工作的香港人?
据我所知,他们在前海没多少孩子。
而且香港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校,真的有做过调研吗?
香港人对内地学校本身没有多热衷,他们很传统保守,最喜欢的是香港本地的私立和国际学校。
他们将来的升学,也大概率是走向香港那边。
但是我们前海公立学校的课程体系,教的又是什么呢。一边说是深港融合,一边又要对标中考。

△产品桂湾学校家长评价
香港人真的愿意学内地课程吗?他们真的会参加中考吗?香港那边可是没有中考的。
而且香港人是很卷教育的,香港本地名校是非常应试和紧张的。但是我们这边的理解,好像是香港学生喜欢宽松自由。

△桂湾学校的特点
最后还有一个麻烦,是生源不够。
不管怎么说,生源质量是一个学校成名的基础。
这几年前海学校建的不少,已经开学的有南二外创新桂湾学校、前海港湾小学、月亮湾小学和南山实验前海港湾学校。
南二外创新集团前湾和妈湾学校,据说今年也会开始招生。
但是…前海入伙的小区有几个?入住率高的小区,又能有几个?
没有学生,又开这么多学校,那最终就是接周围的分流。
其实这个案例,在南山实验前海港湾学校身上早就已经发生过。
在2018年那时候,当时前海时代没多少孩子,业主们凑两个班都费劲。
结果学校只能接纳公租房龙海家园的孩子,还要接月亮湾大道东边分流过来的孩子。
这种生源质量下,怎么出成绩呢。
目前前海已经开办的这些学校,录取积分都是0门槛,已经说明问题了。
03
破局
前海教育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
最关键的,还是得搞清楚这学校到底是给谁开的。
实事求是的说,公立学校,应该是给深圳人开的。
你开给香港人,人家也不一定多待见这种学校。
所以办学体系,就不要再纠结什么深港融合、两文三语了。踏踏实实引进本土四大,这才是正解。
那香港人升学怎么安排?
其实深圳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了,不明白为什么不采用。
罗湖港人子弟学校、龙华培侨和南山中英文学校,都是有非常多港人就读,口碑也很好的学校。
尤其罗湖港人子弟,在对接香港升中学方面有非常成熟经验,有香港教育局官方派位资格。
这些才是香港人想要的学校。
最后总结下:
给深圳人安排本地的顶级公立,踏踏实实教中考体系,给香港人准备有官方派位资格的港人子弟学校。
千万别往一块掺和,两个升学体系完全不一样,教材都不一样,也掺和不了。
然后针对高端群体,办一些香港人认可的国际学校,像哈罗、维多利亚就很对。
转自楼癫,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