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老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有儿子的父母,内心多少都有些自傲,认为晚年有依靠。
独生女的父母,在女儿结婚后,总怕自己的晚年无依无靠。
儿子在外地结婚,有了孙子,老伴身体不好,亲家母主动请缨去带娃。
老伴让我出点钱表达心意,我主动给儿媳转过去20000块奶粉钱。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相处,是每个人老人内心的期盼。
我希望亲家母能常在儿子家居住,这样能帮他们把孩子带到上学。
有了二胎,亲家公也退休,他们一起在我儿子家带娃。
听说儿子在社区给亲家夫妻买养老房,我觉得这个儿子白养了。
知道真相后,我和老伴不仅没生气,反而赞助了他50000。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助,不仅仅在于彼此的帮扶,还在于真心感恩。
我叫周菊,今年60岁,老伴比我大三岁,也退休了。
独生儿子在外地成家有娃,亲家夫妻守在身边,帮忙带娃。
老伴60岁退休后,身体一直不好,血压高,血糖也高,还有冠心病。
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不过11000多,平时吃药就得花去很多。
手里的积蓄也不多,儿子结婚时,我们拿出所有积蓄,也不够全款买房。
是亲家夫妻支持小两口,不仅出钱买房,还给我儿子置换新车。
亲家母说,咱们都是一个孩子,谁有能力就多出些。
第二年,儿媳怀孕,我虽退休,但老伴离不开人。
亲家母主动提出去照顾,老伴说我们也不能没啥表现。
我给儿子打电话,该给多少钱合适。
儿子却说一分钱不用给,他们自己有钱,只要我们好好的就行。
老伴说我是不是老糊涂了,这样的事,自然是把钱转给儿媳。
毕竟是儿媳十月怀胎给我们家生娃,老伴说这是人情世故。
我给儿媳打电话,说些感谢的话,顺手给她转20000,让多吃点营养的东西。
婆媳之间从不是天敌,而是好友,知己,是孙子最亲的人。
儿媳也说了些感谢的话,让我们好好的,她会照顾好自己。
那时,亲家公还有三年才退休,亲家母只能自己去我儿子家帮忙。
我想着去换换,怎奈,老伴时不常就要去医院拿药,输液。
孙子出生,我和老伴也来到儿子家,只是我们在快捷酒店住了三天。
给儿媳留下30000奖励金,又嘱咐儿子要好好的对待儿媳,孝敬亲家母。
我和老伴回家,亲家母独自在我儿子家带娃,出钱出力,从不跟我攀比。
亲家公退休也来到我儿子家,他们一起帮忙带娃,做些家务活。
有个姐妹在我儿子社区居住,她也是帮孩子带娃。
有天给我打电话说,听社区里的邻居说,我儿子给丈母娘买养老房。
不仅是全款,还跟我儿子是一个单元,询问我为啥不来儿子家养老。
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含糊着应对几句,放下电话,我跟老伴说了此事。
老伴让我不要着急,给儿子打个电话,询问情况,别瞎生气。
儿子告诉我,是亲家夫妻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他们自己出钱买的养老房。
房产证写我家孙子的名字,说反正一个孩子,写老人名字以后还要过户。
他们说这样省心省钱,都是一家人,谁也别那么算计。
老伴说还是亲家夫妻想得远,看得开,说我格局小了,不出钱还觉得吃亏。
儿子还给我说了一个好消息,儿媳怀二胎了,他们商议着把我们接过去。
这样一大家人都在一起,既能相互照应,也能做到一碗汤距离的养老。
我明白儿子的想法,只是,我觉得还不是时候,毕竟我们都不算老。
有了二胎,真是一件大喜事,只是儿媳想着二胎跟她姓。
我和老伴是开明家长,不会在意这些,跟谁家姓都是自己家的孙子。
老伴让我援助儿子给亲家买养老房,表明我们的态度。
我把钱转给儿媳,先是恭喜她怀二胎,接着是祝贺亲家夫妻乔迁之喜。
儿媳很开心,说若我们也愿意,也给我们买套养老房。
我说先不着急,慢慢来,让她安心养胎,把身体调养好。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
我和老伴都有自己的私心,我们在二线城市,舍不得卖了房子。
在我看来,若真想去儿子家帮忙,或者养老,可以租房,不必买房。
亲家夫妻跟我们想法不一样,他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
卖了老家的房子,跟着自己的女儿,从此再无牵挂。
而我和老伴对儿孙的未来,还是希望能给他们留下一套老宅子。
我们这套房在市中心,房价高,位置好,将来孙子读大学,也有地方落脚。
若只为了养老卖房子,我还是觉得需要多方位的思考。
面对儿子给亲家夫妻买养老房,我还是认为这事,儿子做的对。
亲家母在我儿子家带娃好几年,亲家公退休,也去帮忙。
他们老家也没老人,只有儿媳这个至亲,跟着女儿是很多独生女父母的心愿。
儿子能这样,我还是挺开心,写我家孙子的名字,我觉得老人需要多考虑。
人老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健康时怎么样都好,一旦需要钱续命时,就难了。
我不知道亲家夫妻有多少退休金,但我感谢亲家夫妻对儿子一家的付出。
父母与子女间,不仅仅是亲缘亲情互动,还是一场双向奔赴的轮回。
亲家夫妻这样做,既有他们的心思,也有对我家儿子的认可。
他们认为我家儿子是晚年的依靠,也是一种真心坦诚地付出。
对此大家怎么看?觉得亲家夫妻这样做妥当吗?我援助5万少吗?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