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旅游旺季,杭州西湖的白堤苏堤一带总是人潮涌动,其中又以断桥为甚。有网友笑言,“人这么多,许仙来了都找不到白娘子”。
一汪西湖水,勾留人心上千年。在西湖景区的青山碧水间,其实藏着许多好看好玩的地方,相比那些超级热门之地,很多游客对于这些景点了解甚少。
今天我们接昨天的话题,“吴山登千遍,每次都有新发现”,吴山是杭州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另一座山。春天登吴山至东岳庙,两棵500多岁的古楸树繁花满枝;夏天可到极目阁前茂盛的宋樟树下乘凉;天朗气清的日子,去江湖汇观亭里一览江与湖,与徐渭共赏“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图源/杭州文广旅游发布
最主要的是,对于喜欢石窟寺的朋友们来说,这里有一处全国唯一的有确切纪年的藏传佛教密宗造像,开凿于公元1322年,元代至治二年,距今已经700多年了。
怎么找到它?
01
杭州人都爱爬的城隍山——吴山
都说西湖是世界游客的,而吴山是杭州人的。几乎没有一个本地人没爬过这座因有城隍阁被称为城隍山的吴山,山下行人众多,但只要一上山,就闯入了本地人的生活。

吴山 图源:“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为南宋国都的杭州,在南宋末期至少建有6座东岳庙。这些庙的大小规模不一,建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的吴山东岳庙位于人烟稠密的城中,香火最盛。
从鼓楼上山,沿之字形石阶到顶,就是伍公庙。走过伍公庙和州治广场,大约五六分钟就到了东岳庙。东岳庙在吴山东边,庙前是著名的“吴山消防瞭望塔”,杭州人都听过的那句“城隍山上看火烧”,讲的就是这座瞭望塔。

摄/北辰
庙里有两棵被誉为“万木之王”的楸树,树龄高达530年。每年4月中下旬楸树开花,冷清的东岳庙才会引来些许游客驻足。苏轼有诗云,“楸树高花欲插天”。不仅苏轼留了诗,皇帝还题了字,祭奉东岳大帝,即泰山神的东岳庙就曾有宋理宗御笔“东岳之殿”,不过现在的是当代书法作品。

东岳庙的这两株古楸树已经530多岁了。摄/朱露翔
东岳庙里还有建于北宋的四尊铁像,杭州的老百姓把它们看作是这里的守护神,并且亲切称呼它们为“吴山铁哥哥”。主殿门口的檐廊下有一对蟠龙石柱,是明末清初的遗物,旁边还有两根刻石侧柱,是同治八年(1869)遗留下来的。



“善恶昭彰”牌匾及四尊铁像

所以对于喜欢佛教造像、古建筑的朋友们来说,未必舍近求远到山西,杭州就有好去处。
02
吴山登千遍,每次都有新发现
春天登吴山至东岳庙,两棵500多岁的古楸树繁花满枝;夏天可到极目阁前茂盛的宋樟树下乘凉;天朗气清的日子,去江湖汇观亭里一览江与湖,与徐渭共赏“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城隍山极盛时,寺观有100多座,从东岳庙到药王庙,再到更西边的城隍庙,这一段路,一度是杭州城里最热闹的庙街之一。
出东岳庙,沿着往上的山道,走过一个平台,会遇到一棵700多岁的宋樟。这个平台,就是很多人在吴山上寻了半天的“有美堂遗址”,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有美堂记》。

既然是遗址,说明有美堂已难觅踪迹,但这株700多岁的樟树,证明了嘉祐二年(1057)有美堂存在的证据。
登上有美堂,面向东南,浩瀚的钱塘江就在眼前,还可以看见穿行的舟楫;面向西北,杭州城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很是壮观。
有美堂遗址往西面走,到药王庙,里面正中供奉的是“药王”神农。药王庙内墙上,有一张地图,画的是历史上吴山诸庙盛况。不远,就是城隍阁景区。


在城隍阁景区旁边,是十二生肖石。若是带娃一起爬山的,这里差不多就是爬山的终点了,怪石间就可以玩上很久。
沿着十二生肖石对面的石阶下山,会路过青衣洞、阮公祠,再往东南方向走大约百来米,就来到我们提到的国宝所在地,宝成寺。




钱塘自古繁华,尽在吴山的市井之中。这座供奉清一色藏传佛教神佛的寺院,就在杭州城内接受着人间烟火,时有市民往来其间,为这些相貌怪异、不类汉人的佛菩萨添一点香火。
吴山,这座被杭州人亲切称为“城隍山”的秘境,不仅是本地人日常生活的缩影,更是杭州历史与文化的瑰宝。它不像西湖那样游人如织,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那些愿意深入探索的人。
正如那句“城隍山上看火烧”,吴山不仅是杭州的地理高点,更是杭州人情感与记忆的高地。

如果你厌倦了西湖的人潮,不妨来吴山走走。在这里,你可以与苏轼、欧阳修共赏“十万家烟火”,也可以与徐渭一同俯瞰“江与湖”的壮丽景色。
吴山,这座杭州的秘境,正以它独有的方式,等待着每一位愿意探索的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