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经济形势不景气,财政收入减少,削减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成为不得已的手段。
加之机构改革的要求,好多单位计划清退借调和临聘人员。
然而,精简人员说起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可难多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头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了,动谁都是个头疼的问题。不光是正式的公职人员难动,就连那些开车的司机、打扫卫生的阿姨、看门的大爷这些编外人员,也不是说减就能减的。
你看看,哪个单位不是亲戚套亲戚,朋友连朋友的?这怎么精简得下去?真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走了都舍不得。
别看编外人员不在体制内,看起来好像没那么重要,但真要裁掉他们,没人敢轻易动手。
为啥?因为一旦让人家失业了,那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有人担着。
之前网络上炒的沸沸扬扬的一件事大家可能都关注过。某地文联,一个开了半辈子车的临时工司机,和一个新来的文联领导,俩人因为续不续合同的事儿,杠上了。
司机师傅本以为可以安安稳稳干到退休,虽然工资不高,但好歹是份体面的工作,还稳定。
结果,新领导一来,合同到期就不续了。这一下子,司机师傅就懵了,49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开车啥也不会,这以后的日子可咋过?
司机师傅心里那个气,就跟火山爆发似的。他觉得自己被领导给坑了,于是,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的不满都撒在了领导身上。
而那位领导呢,本来是想着在文联这个清闲地方混到退休的,没想到因为一个决定,就把自己给卷进了漩涡里。
这件事,说到底,就是两个人都没能好好沟通,没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
领导要是能给司机师傅多点关怀,多点出路,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
而司机师傅呢,要是能早点意识到生活的压力,早点为自己打算,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再往大了说,这事儿也反映了咱们体制内的一些问题。
比如,工会的调解作用没发挥出来,法律手段也没能及时介入。
还有,现在很多人都在混日子,觉得体制内就是铁饭碗,结果一遇到变故就手足无措了。
所以,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别看体制内稳定,可也不是混日子的地方,人人都得有危机意识,同时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该付出就付出,否则,躺平的人迟早也会被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