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养老真可行!
00后女孩顾婷婷,在扬州开办了一家“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那里没有一位老人入住,却有近400名客户,而她的员工,竟然全部都是60后。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家养老院居然获得了老人的一致好评。
这家养老院为何无人入住?又是怎么得到老人青睐的?
上门养老
顾婷婷的创业灵感,源自她自己的家庭经历。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
她的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拼,顾婷婷从小就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然而,爷爷长期卧病在床。随着年岁增长,奶奶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
看着爷爷奶奶的不易,年少的顾婷婷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将来一定要为老人们做些什么。
高中时期,她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各种关于养老问题的资料。
她发现,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都无法回避的挑战。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但伴随着这一喜人变化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6亿,占总人口的18.7%。
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
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下,每对夫妻不仅要抚养一个孩子,还要赡养四位老人。
这种困境,让很多人身心俱疲,难以平衡工作、照顾老人和抚养子女的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老人选择进入养老院,来给子女减少压力。
可传统的养老院,虽然硬件设施在不断完善,但软性服务却很难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
大多数老人对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去陌生的地方养老感到不安。
他们担心从此再也无法享受天伦之乐,更担心在陌生的地方他们会失去尊严和自主权。
但如果留在家中,子女又无暇照料,晚年生活质量难以保证。
这些困扰,让顾婷婷意识到,解决养老问题,需要一种全新的思路。
她心中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将养老院的服务送到老人家中去?
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专业的照料,同时又能与子女保持紧密的联系,这样不就能兼顾老人的身心需求了吗?
于是,创办一家主打“上门养老”服务的养老公司,成为她梦想的雏形。
以老养老
进入大学后,顾婷婷了解到,学校非常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于是,她将开办新型“上门养老”公司的想法告诉了学校和老师。
没想到,学校不仅为她安排了指导团队、提供办公场地,还给她拉来了前期投资。
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下,顾婷婷开始着手进行市场调研和项目准备。
她走访了许多社区,与老人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她还利用假期时间,到老人照护中心打工,学习护理知识和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顾婷婷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她的项目得到了扬州市医保局的认可,获得了“长护险”政策的支持。
这意味着,老人们可以使用医保资金来购买“上门养老”服务,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了政策的支持,顾婷婷的创业之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但她深知,要让“上门养老”真正落地生根,还需要一支专业、热情、有爱心的护工团队。
她想到了一个办法:招募60后员工作为护工。
这些人大多身体还比较硬朗,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照顾人的技巧。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上门养老”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招募广告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众多60后人士的关注。护工老梁就是报名最积极的那一批人。
他刚刚退休两年,目前和子女住在一起,帮他们带孩子。
但白天孙子上学、子女上班,老梁一个人在家倍感孤独,因此产生了再就业的想法。
可就业机会少先不说,老梁还担心自己重回岗位后可能要上夜班,无法接送孙子上下学。
而“上门养老”不仅满足了老梁的就业需求,还有自由的工作时间,可以让老梁兼顾家庭。
经过层层筛选,第一批护工正式入职了。
顾婷婷欣喜地发现,这些“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
他们年龄相仿,有着相似的人生阅历,更容易产生共鸣。
老人们与他们在一起,感到十分亲切和安心。60后护工们也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
他们不仅提供专业细致的照料,还给老人们带去了家人般的温暖。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顾婷婷对60后护工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她定期邀请医护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来公司授课,传授老年人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顾婷婷还鼓励护工们与老人多交流、多互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在她的引导下,这支护工团队逐渐成长为一支专业、热情、有爱心的队伍。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上门养老”服务,顾婷婷亲自上门拜访,努力推广。
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和口碑相传,她的客户越来越多。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这是顾婷婷对她的养老服务模式的形象概括。
在这个特殊的“养老院”里,老人们待在自己家中,就能享受到专业、贴心的照料服务。
72岁的史龙宝老人,就是“上门养老”服务的受益者之一。
史老先生个性要强,但中风后他变得生活不能自理,这让他的心理落差非常大。
因此他的性格更加孤僻、敏感,不愿意出门散心,也很反感别人的到访。
儿女们虽然心疼父亲,但因工作繁忙,无法时刻陪伴在侧。
平时只有妻子韩姨照顾他,可韩姨身材娇小,照顾史老先生非常吃力。
而史老先生也不愿去养老院,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
就在儿女们一筹莫展之际,他们了解到了顾婷婷的养老公司。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联系了公司,很快,护工老梁来到了史老先生家中。
老梁耐心地了解史老先生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并根据他的爱好,设计了一套适合的康复运动计划。
在老梁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史老先生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情绪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看到父亲的变化,史老先生的儿女们感到无比欣慰。
像史老先生这样的案例,在顾婷婷的养老公司并不少见。
目前,公司已有78名员工,为398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并为478人申请办理了长护险。
这些数字,见证了“上门养老”服务的广泛需求和良好效果。
为了给更多老人提供优质服务,顾婷婷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
她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了一套智能化的服务管理系统。
她还与职业大学、医院和培训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
而顾婷婷的目光,并不局限于“上门养老”服务。她还在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模式。
通过与社区的合作,她的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养老活动,如组织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提供陪伴和关怀,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等。
她鼓励老人们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顾婷婷的团队还尝试了“互联网+养老”的模式。
通过视频通话、智能穿戴等技术手段,让远在他乡的子女能够随时了解父母的状况,与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系。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创业初期,顾婷婷面临着诸多挑战。
许多老人对“上门养老”这一新生事物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服务质量无法保证,费用会不会太高,自己的生活习惯会不会被打扰……
面对这些疑虑,顾婷婷没有退缩。
她和团队用心去了解每一位老人的需求,亲自上门提供服务。
通过优质的服务和真诚的沟通,他们逐渐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
作为一名00后创业者,顾婷婷的身份和能力也曾受到质疑。
有人怀疑她是否能承担起这份重任,面对养老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她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
但顾婷婷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她坚持初心,带领团队用心服务每一位老人。
渐渐地,质疑的声音变成了赞许,越来越多的客户对她的服务给出了高度评价。
结语
展望未来,顾婷婷的梦想还在继续。她计划将“无墙养老院”的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让更多的老人能够享受到这种新型养老服务。顾婷婷的创业,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创新和爱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钥匙。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创新的思维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为构建一个友好、包容的老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江苏新闻广播-2024-11-07——《江苏大一女生开养老公司,招了一群60后员工》
扬州日报-2024-03-07——《女大学生边读书边开“养老院” 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潇湘晨报-2021-10-14——《2.64亿,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