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吕中今年已经83岁却仍活跃在大荧幕上,
“慈禧专业户”是观众对这位“老艺术家”的认可,
却没想到吕中非常严肃地回应道“我不是老艺术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

她曾出演过杀伐果断的武则天,也同样饰演过温暖慈爱的妈妈,
47岁才踏足影视圈,大器晚成,迅速拿下国际影后,
就连她的家人也都是十分优秀,
她的老公是《西游记》中的“镇元大仙”,儿子是《上海探戈》的导演,
儿媳是国际影后,就连女儿也是国人的骄傲。
看完她的一生,才能发现,这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1940年,吕中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
1940年尚处于比较混乱的时期,但好在吕中的家庭还比较富足,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她的父母很有文化,给孩子取一个中字,意味着希望孩子能够中平正直。
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吕中的性格打小就比较沉稳,安静。
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也像是一个大姐姐,很会照顾人。
九岁那年,她父母因为工作的缘故被调到北京。

那一年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一年。
吕中的父母当然不会让孩子错过这个共同庆祝新时代的画面。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她的父母早早的就带她来到天安门。
她仰望着国旗冉冉升起,心中感到无比自豪,
她将这个画面牢牢记于脑海中,回到家后便试图用画笔将她再现于纸上。
小时候的吕中就像是古时候的大家闺秀,可以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他们的家里有一面大书柜,里面放的都是父母二人常看的书,
吕中无聊的时候就会从里面挑出自己感兴趣的书阅读。
也因此吕中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
就在她父母以为女儿长大后会成为作家或是为文学家时,
吕中却选择了一条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道路。
原来在长时间琴棋书画的氛围中,她渐渐的爱上了艺术。
在学校里也经常会参加一些演讲比赛。

她发现能够站在台上向众人展示自己,会让她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可是能站在舞台上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她就将目光投向了演员这个职业。
恰逢吕中18岁从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河北省的话剧团在北京开设了训练班,广招学生。
得知此消息后,吕中便想要报名,
她害怕父母会为她的这个决定感到失望,因此便没有擅自做主,想回到家与父母商量一下。

可没想到当父母二人知道女儿想要从事文艺事业后,竟然是大力支持,鼓励她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于是吕中便没有报考大学,而是去到了河北省话剧团的训练班开始学习表演。
虽然她从小就热爱文艺,但毕竟没有接触过表演,
因此演出来的人物不是太夸张,就是太死板,总之就是不贴近日常生活。
于是老师就跟她说:作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就是观察生活。

老师给吕中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要靠她自己努力。
此后她便经常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观察,农民如何种地?观察卖菜的大妈是如何吆喝?
功夫不负有心人,再次上表演课时,吕中就比从前进步了一大截。
在台上表演卖菜的大妈时,大声吆喝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因此老师感到很是欣慰,看到她的表现不错又肯努力,便将她留在了话剧团。
虽然成功留在了话剧团,但吕中也没有自傲,反而是比以前更加努力。

一个眼神,她反反复复的对着镜子练十几遍。
别人排练一小时,她就排练三小时,总之一定要做的比别人好。
她每天都泡在排练场,团里的老师或前辈经常能够在剧场里看到她,
都知道这个女孩儿十分努力,于是几位团里的老前辈就商量着给她一个登台的机会。
1959年,吕中代表河北省话剧团到北京人艺去交流学习。
能够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对于每一位演员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因此吕中在上台之前非常紧张,
当化妆老师为她画完全妆后,她一直在后台给自己加油鼓劲。
一边在嘴里默背自己的台词,一边到侧幕准备上台,
她在下楼梯的时候碰见一个男人,手里拿着一摞厚厚的剧本,往后台走去,
吕中觉得好奇,就多看了两眼。
突然就觉得男人十分面熟,但当时确实也没有想起来是谁,就赶紧上台演出了。

她不知道的是他们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那个男人也回头看着她的背影,嘴里念念有词。
“这个人好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只是一次短暂的相逢,甚至都没有言语交谈,但却没想到竟然是以后爱情起源的第一个瞬间。
1961年,此时的吕中,经过在北京人艺的演出经验,在团里的表演已经能排的上号,越来越得到领导的重视。
这一年河北省话剧团准备排演《雷雨》这部话剧。

但在排列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他们不知该如何解决,
就想到北京人艺是第一个将这部话剧搬上舞台的,就想去请教一些经验。
当时团里的演员大多数家都在河北,一说要去北京,团里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吕中。
她家是北京的,并且也去过北京人艺,应该会比较轻车熟路,
于是就决定让她代表河北省话剧团去向北京人艺借一些资料,学习一下经验。
带着任务的吕中到达北京人艺的门口,就开始四处寻找负责当时排演《雷雨》的人。

在多人的指引下,她得知《雷雨》的舞台监督名叫吴桂苓。
当时吕中听着这个名字就觉得有些耳熟,但也没想起来到底是谁。
于是她很快在指引下就找到了舞台监督的办公室。
直到她敲门进入的那一刻,她猛然想起来,
这不就是两年前自己在北京人艺演出时,楼梯上擦肩而过的那个男人吗?

那个男人显然也认出了她,于是向她寒暄道:
“是你呀,又来演出吗?”
“不是的,老师,我是想来找您借些资料,方便我们团里排演话剧。”
两个陌生的人一起工作,肯定是要先自我介绍,相互了解一下。
就在这个档口,吕中率先挑起了话头。
“老师,上次见过您之后,我就觉得很面熟,但当时着急演出就没来得及问你。”
“我也有这个感觉,咱俩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后来两人就开始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却没想到二人之间竟然如此有缘,是小学同学。

这真是一种特别的缘分。
远在陕西的小学同学,却能在北京再次相遇,这难道不是老天特殊的安排吗?
互相了解后,两人相处起来就变得十分自然了,
一起探讨了很多话剧排演上的问题和经验。
吴桂苓也大方的将自己排演时用到的资料给了吕中,让她带回话剧团。
就在这个过程中,吕中发现吴桂苓这个男人十分有才华,并且做起事来非常认真负责。

不似其他男人一般粗枝大叶,反而是内心非常细腻。
任务完成后,吕中很快就回到了话剧团进行排演,
但虽然两人都再次回到了彼此的生活,却一直也没有断了联系,
吴桂苓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吕中的地址,开始给她写信。
他觉得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不能轻易断掉。
就这样一来二去,彼此之间竟然互生了好感。

每到周末吕中不忙的时候,她就会回到北京看望父母,顺带也会和吴桂苓私下见个面。
但两人之间的窗户纸一直都没有戳破,一直保持着暧昧关系,
吕中是个女生,她不好意思主动提起这件事,两人之间竟然就这样过了将近一年。
却没想到其实吴桂苓早有其他打算。
当吴桂苓已经确定吕中对自己没有排斥,而是也有一些好感后,
他竟然直接买了东西登上了吕中的家门,这个事情事先也没有和吕中商量过。

“阿姨,您好,我是吕中的男朋友,我叫吴桂苓。”
这可把吕中的父母给吓了一跳,这是哪里来的骗子,从未听女儿说过她已经恋爱呀。
正在厨房帮忙的吕中闻声出来看到吴桂苓那一刻都惊呆了。
忙向父母解释到二人之间的缘分。
一番交流后,父母也发觉这个男人对待自己女儿是真心的,于是便同意了他们在一起。

1963年,已经恋爱一年多的二人决定结婚,
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盛大的婚礼仪式,
只是两家人的亲戚朋友一起吃了顿便饭,就完成了这个简单的婚礼。
结婚之后,两人仍然保持着分居两地的状态,吕中回到了河北省话剧团继续工作。
每当她有假期或是平时团里不忙的时候,她就会买车票回家,
每次丈夫都会在家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而吕中却每次都是待不了几天就要回河北。

小别胜新婚,很难见面的两人感情并没有变淡,
很快吕中就怀孕了,为吴桂苓生下了儿子吴兵,女儿吴青。
但即使是怀孕生完孩子后,吕中也不想放弃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
她并没有选择在家里相夫教子,而是继续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丈夫非常支持她的选择,知道吕中工作忙,他就会在家多照顾孩子。
两人都没空时,就麻烦给吕中的父母。
但即使两人都忙于事业,也从没有缺席对孩子的教育。

他们都努力给孩子营造最完美的家庭氛围,最有爱的环境。
孩子也在这种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健康长大。
1973年,这已经是她与吴桂苓结婚的第十年,
吕中终于凭借着她精湛的演技和努力的工作态度,从河北省话剧团调入了北京人艺,与丈夫成为同事。
终于不用再两地分居,能够每天都看到儿子女儿了,吕中的心里无比高兴,
可没想到生活并不会按照她想象的来。

她虽然在河北省话剧团已经闯出了一番自己的天地,
但来到北京人艺后,她才发现原来还有更广阔的天空。
初来乍到的她自然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出演一些主角或是重要角色,而是要从头开始。
她第一次登场竟然是出演话剧《茶馆》中的一个小太监,
从头到尾都站在旁边,一句台词都没有。

但吕中对此也毫无怨言,她反而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
从小的阅读书籍让她非常能沉得住气,一直在琢磨自己的演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天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当《雷雨》再次被请上话剧舞台时,吕中就凭借着自己的演技成功争取到了其中的女主角“繁漪”一角。
“周繁漪”可以说是《雷雨》中最为复杂的角色,
她表面看着温顺,又有些病态,但实则她的内心却最是叛逆。

她一边顺从,一边反抗,这种状态很难把握。
但吕中却把“繁漪”这种内心矛盾拿捏的死死的,
在演出时,她成功的将周繁漪的矜持和忧郁,将她内心的狂热与叛逆都演绎的淋漓尽致。
北京人艺倡导“热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热爱艺术中的我。”
吕中就是这样,在舞台上她没有我,只有角色。

在排练的时候,剧团的前辈和舞台监督就一直在夸她,
果不其然,当正式与观众见面后,她的演出获得了观众猛烈的掌声。
至此之后,吕中终于在北京人艺站稳了脚跟。
之后的几年,北京人艺排演的话剧作品中几乎都会有她的出现,
无一例外,每个角色都塑造的非常饱满,栩栩如生。
但她此时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当时影视剧在中国刚刚开始发展,剧院里的不少同事都出去接演了一些影视剧,
就连自己的老公吴桂苓都出演了《西游记》中的“镇元大仙”。
只要一说到演戏,吕中就非常来劲,她十分的想体验一下影视剧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很快,她转型的重要机会就来了。
1987年,《便衣警察》筹备拍摄。其中有一个角色一直没有定下来,
直到来到北京人艺看到了蓝天野老师,就决定让他饰演其中的施万云一角,

而蓝天野又将吕中推荐进了这个剧组,
因此吕中就得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影视剧体验。
饰演的是一个小配角,不管角色大小,她都准备得十分认真,
这一次电视剧体验让她感觉十分新奇,与在舞台上表演话剧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并且她认真的态度和不错的演技也获得了导演以及制片人的认可。
凭借着这部剧,她成功转型成为一位影视剧演员,从话剧舞台登上了大屏幕,

1991年,她出演电视剧《为你辩护》,被提名为飞天奖最佳女主角。
1994年,她出演《三国演义》中的太后一角,
这是她第一次接演太后这个角色,却没想到此后她会成为一位“太后专业户”。
之后又陆续出演了《武则天》《母亲》《邓颖超和她的妈妈》《走向共和》《定军山》《人间正道是沧桑》《神探狄仁杰》《大秦帝国之裂变》等等电视剧。

她在演艺界事业可谓是风生水起。
“慈禧太后”的成功演绎更是将她定在了太后的高位上,成为了太后专业户。
即使已经60多岁,她也从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仍然在演艺圈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力量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好作品。
在她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她的家庭生活也是十分幸福美满。

儿子吴兵进入了演艺圈,成为了一位导演,
其实最初吕中对儿子的这个决定不是很赞同。
但没想到儿子就如同年轻时的吕中一般,一心为艺术。
渴望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好作品。
因此吕中也没有在阻止他,设身处地的一想,反而是无比的支持他。
他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拍摄了《上海探戈》《新铡美案》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
并且给吕中带回来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媳妇儿——何琳。

何琳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曾经拿过国际艾美奖的最佳女主角,
是第一位亚洲女演员能够拿到这个奖项。
“影后”何琳在家中却从没有居高自傲,反而是照顾丈夫,伺候公婆,非常孝顺。
吕中的女儿吴青则是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理想,她成为了一位科学家,奋斗在航天事业一线。
直到现在还在为我国航天事业默默贡献。
可就在吕中以为这种生活会一直美满下去的时候,却有一个噩耗突然来临。

2016年,吴桂苓因病去世。
其实早在一年前,他就经常因为身体原因频繁出入医院,
但吕中从未想过他会如此快的就离开自己。
与吕中相伴53年的老伴儿去世了,对于吕中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在那一段时间,吕中因为太过思念丈夫,几乎一度不吃不喝,
想要陪伴丈夫一同离开这个世界。

是儿媳何琳无微不至的陪伴,一次又一次的安慰,让她逐渐走出悲痛。
学会了坚强的吕中也安慰儿媳:
“琳琳,你辛苦了,但是你不能因为我就不拍戏,你要记得你是一个演员。”
可是她出去拍戏确实在不放心婆婆一个人在家,于是就和丈夫想了个办法,
将只有一岁的女儿交给吕中照顾,这样能让吕中分分神,不至于每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但吕中毕竟年龄也大了,无法一个人照顾好孩子,就又在家里请了一个保姆。

这下万事俱备,吕中确实也在孙女儿的陪伴下心情越来越好。
无聊的时候经常会在家写写书法,看看儿媳妇儿拍的电视剧。
回想自己年轻时候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因此即使她今年已经83岁,你仍旧能够在一些电视剧中看到她的身影,

她经常会客串出演一些角色,依旧在为自己最爱的演艺事业奉献着。
祝福吕中老师晚年安康,能够尽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