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初级中学的校园里,教育的温度如春水般流淌。在这里,“以教育的温度孵化成长的无限可能”不仅是办学理念,更是一线教育者躬身践行的信仰。
2023级5班班主任姜文君,就是其中一位践行者。
2020年盛夏,姜文君带着对教育的炽热初心踏入济南市高新区东城逸家中学。五年时光流转,这位青年教师从初登讲台的忐忑,逐渐蜕变为从容笃定的育人者。若问成长滋味如何?她说:“过程虽有苦涩,但成长终有回甘。”
以微光为炬:班级精神的破土与生长
“不啻微光,造炬成阳”,这不仅是姜文君老师所带2023级5班的班训,更是她扎根教育的信仰。在她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一簇微光,而班主任的使命便是“让微光汇聚成星河”。
班级管理如同一场“共生实验”。从初一的《班级公约》民主制定,到初二进阶版班规的内化于心,姜文君老师将规则意识转化为成长自觉。班委竞选赋予仪式感,值日班长轮值制实现全员参与,学习小组构建起互助网络,学生在班级内既是追光者,也是点灯人。

当其他教师惊叹于五班连续三学期分数学科总分稳居榜首时,姜文君深知这背后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支撑。家长资源融入课程建设,省电视台家校共育访谈传递教育智慧,植树造林、帮扶困难儿童等社会实践让教育走出校园。正如教室墙上的标语:“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互相照亮。”
以文化润心:在仪式中镌刻成长年轮

姜文君深谙“看不见的教育最有力”。每学期的开学照、各具特色的颁奖典礼、身心放松的释压活动,丰富多彩的班级品牌研学活动让教育浸润心灵。运动会上蝉联冠军的欢呼、艺术节特等奖证书的鎏金字迹、志愿服务班级的绶带,都成为班级文化的生动注脚。
破茧成蝶:师生共赴成长之约在破圈中丰盈生命,这是教师的成长。初任班主任时,姜文君每日驱车80公里往返家校,山路蜿蜒的夜色见证着新手母亲与班主任的双重角色碰撞。
但她始终相信:感到艰辛的时候往往就是进步最快的时候,多啃“硬骨头”,多接“烫手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守着一点拙气的莽撞,有时会有最质朴的获得。在学校党建引领下参与百姓宣讲比赛讲述中国故事;在济南市骨干教师培养引领下成为新课堂项目成员;在高新区模式建构年引领下探索三段五学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在高新区课程建设年引领下加入STEAM课程建设团队;在区专家型班主任工作室引领下积极探索班主任育人智慧;在区班主任育人能力引领下参与“走青春路,做育花人”活动;在数字化教育引领下积极参与各项信息化比赛探索数字化教学之路;在家校社共育引领下参与电视台座谈分享育人经验;在学校教师专业引领下参与优质课......
走出校园,走进区里,走到市里,一次次备课熬至深夜,一次次磨课认真修改,一次次重振旗鼓,一次次突破自我,为了保证桶里的水时刻丰盈,她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地汲取营养,在各类平台上淬炼专业底色。

每个生命找到坐标系,这是学生的绽放。当合唱团站上区艺术节舞台时,当学困生在小组帮扶中重拾自信时,当班集体在志愿服务中收获点赞时,姜文君老师看见教育最动人的模样——那些曾经怯懦的眼神变得明亮,散落的微光已成璀璨星河。学生用满满的荣誉墙证明:优秀不仅是分数,更是全员奋进的精神气象。
教育的田野永远青葱。“不是所有播种都有收获,但只要我们勤于耕耘。”姜文君老师常把自己比作教育农人,在东城逸家这片沃土上,她将继续播种、培土、守望。那些教室墙上的奖状、学生桌洞里的成长日记、家长的感谢短信,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教育的美好,正在于微光相映的永恒旅程。
文图来源: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