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顺醋业宣布公司董事会选举郜益农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标志着公司正式迎来新的掌舵人。
近年来,恒顺醋业管理层变动频繁。前任董事长杭祝鸿连任时间不足一年便卸任,总经理职位长期处于空缺状态,虽然公司曾聘请行业资深职业经理人,但任职时间未超过半年。业内人士指出,管理层的不稳定性可能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从经营业绩来看,恒顺醋业近年来表现疲软。其营收连续多年呈现“一年增一年减”的局面,净利润从2021年开始,连续三年在1亿元上下徘徊,与2019年3.25亿元的净利润峰值相比差距显著。业内分析认为,食醋行业竞争激烈,难有突破,料酒和复合调味品潜力较大,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原董事长连任不到一年卸任
2月11日,恒顺醋业公告披露,公司举行董事会会议选举郜益农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并作为代表公司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届满止。
1月27日,恒顺醋业发布公告,根据中共镇江市委决定,公司控股股东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顺集团”)党委书记由郜益农接任,并提名董事长职务。杭祝鸿不再担任控股股东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根据恒顺醋业前一日公告,杭祝鸿因“个人原因”继续辞任上市公司相关职务。值得注意的是,杭祝鸿从2020年1月开始担任恒顺醋业董事长一职,2024年5月董事会换届,杭祝鸿连任。但不到一年,郜益农取代其成为恒顺醋业新的董事长。相关变动也引发外界猜测是否有隐情,对此,2月24日,新京报记者致电恒顺醋业,但无人接听。
恒顺醋业表示,杭祝鸿在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其他职务期间勤勉尽责,为公司聚焦主业主责、战略规划、深化改革、规范治理及促进公司稳健发展等作出积极努力。
新任掌门人郜益农的履历显示,这位1972年出生的管理者历任镇江交通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镇江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兼局长。现任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管理层变动频繁
自2020年以来,恒顺醋业高层管理人员频繁更迭。资料显示,2021年11月,时任总经理兼营销总监李国权辞职,此后公司总经理一职长期空缺。李国权曾在恒顺醋业任职多年,有着丰富的调味品经营经验,曾在2012-2014年期间代理董事长职务,其在45岁的年龄辞职也引发外界关注。
经过长达两年的空缺,2023年8月,恒顺醋业宣布任命何春阳为新任总经理。然而,这一任命并未带来预期的稳定性,何春阳任职仅半年,于2024年3月以个人原因提出离职。与李国权相似,何春阳在调味品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加入恒顺醋业之前,何春阳曾在海天味业任营销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新川崎食品有限公司和龙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职务。
此外,2024年7月,2021年底加入恒顺醋业的营销总监张冰也选择离职。作为一位80后女性高管,张冰曾在箭牌糖果、亨氏和李锦记等知名企业任职。她的离职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管理层的不稳定性。
从2021年李国权辞职之后到如今,恒顺醋业总经理职位大部分时间是空缺的,这是否会影响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副秘书长、调味品行业企业战略发展和营销专家张戟指出,总经理职位的长期空缺确实会对企业运营产生一定影响,但总经理职位只是一个治理机制,如果公司经营者能将董事长和总经理职位兼任也是可以的,如果不能就需要分开治理。
张戟进一步指出,恒顺醋业的根本问题在于战略定位不够清晰,导致经营策略缺乏连贯性。即便有新的人选接任总经理,如果公司无法在战略层面形成明确且清晰的方向,可能仍难以扭转当前的经营困境。
食醋业绩难增长
天眼查资料显示,恒顺醋业主营业务是食醋、酱油、酱菜、复合调味料、调味剂等系列调味品及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于2001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业绩在2019年达到高峰,当年实现净利润3.25亿元。
而恒顺醋业近些年的业绩持续承压。根据公司财报,2020年至2023年,其实现营收20.24亿元、18.93亿元、21.39亿元和21.06亿元,同比增长10.46%、-6.45%、12.98%、-1.52%,呈现“一年增一年减”的波动特征。净利润表现更为疲软,分别实现3.15亿元、1.19亿元、1.38亿元和0.87亿元,同比增长-2.87%、-62.28%、16.04%、-37.03%。而2024年情况更不理想,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5.31亿元,同比下降6.51%,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13.08%,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
从主营业务来看,作为公司支柱的食醋业务增长乏力。2021年至2023年,公司醋类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10.25%、6.03%和0.79%,增长动能明显不足。而从2024年前三季度看,醋系列增速下滑5.19%,这也意味着整个2024年食醋业务情况不容乐观。
有行业人士分析称,恒顺醋业近年来受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品牌战略推进不力等因素影响,业绩未能有进一步的增长。从食醋市场来看,紫林、水塔、保宁等地方食醋品牌在区域占据优势地位,恒顺醋业想要进一步扩展市场难度颇大。与此同时,调味品行业的海天味业、千禾味业、金龙鱼等企业均开辟了食醋业务,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另外,公司在品牌战略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推进力度不足,难以突破现有市场格局。
张戟分析认为,食醋行业整体呈现分散化特征,市场增速相对缓慢,恒顺醋业需要在产品创新、渠道建设和品牌升级等方面持续深耕,通过长期积累来实现突破。
多元化发展寻增量
对于业绩的下滑,恒顺醋业也试图挽救。在近两年的年报中,恒顺醋业频繁提及,将进一步聚焦主业,围绕“做深醋、做高酒、做宽酱”的产品战略,计划在食醋、料酒、酱油等方面发力,健全复合调味料全品类体系,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丰富产品矩阵。此外,恒顺醋业为加速聚焦主业,还进一步剥离不良资产、加码调味品业务。
从战略执行效果来看,“做深醋、做高酒、做宽酱”的产品布局已初见成效。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透露,料酒业务已成长为仅次于食醋的第二大品类,酱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复合调味品业务也基本达成预期目标。
行业专家张戟对恒顺料酒业务的发展潜力持积极态度,他指出:“料酒市场尚未形成明显的龙头品牌,而恒顺在料酒领域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优势,完全可以将料酒提升到战略层面进行系统化运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但目前来看,公司尚未制定出系统性的料酒推广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为寻求增量,恒顺醋业近年尝试跨界创新,相继推出“酸甜抱抱”轻醋果味气泡水、醋软糖等产品试图跨界发展。同时,在调味品领域持续拓展产品线,推出榨菜、腐乳、火锅底料、红烧肉酱料包以及酸汤肥牛等菜谱式调味料。然而,从目前的市场反馈看,尚未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大单品。
张戟分析认为,上述不少“试水”产品更多是品牌营销层面的探索,如饮料、软糖等产品与公司主业关联度较低,难以对整体业绩产生实质性的贡献。在复合调味品领域,虽然公司推出了火锅底料和多种菜谱式调料,但火锅市场已被颐海国际、天味食品等龙头企业占据,竞争空间有限,而推出的菜谱式调味包种类太多且杂乱,品牌战略上没有重点推广的像鱼类菜谱式调料这样的单品类调料,整体发展还需进一步定位品牌,深耕细分市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单品。
对于恒顺醋业产品的规划发展以及管理层变动情况,2月24日,新京报记者致电恒顺醋业,但无人接听。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