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大侠为我们留下的十几部长篇武侠小说里,《碧血剑》的关注度是相对较低的,这一点在影视作品的翻拍频率上就不难看出。小说男主袁承志的流量相较其他“金庸群侠”,可能也是最少的一位。还时常被贴上“缺少鲜明个性,没有雄才大略”这样的标签。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析一下袁承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设存在。
首先,我要说的是,袁承志具有所有金庸男主所必备的侠肝义胆,为人正直、明辨是非、心胸豁达、处事低调。原著中成年后的袁承志中等身材、皮肤微黑,相貌并不算出众,以致在行走江湖之际,还时常被人轻视。在被二师兄神拳无敌归辛树夫妇误解后,他并没有去抱怨这位师兄对弟子的教导无方,也没有对其不念同名之情的做法有过质疑,而是一力用行动去挽回其中的误解。在得到大批财宝之后,一心想着用于正图挽救苍生。年纪虽轻,但因其先父与家师的声望而备受推崇,却从不以此为傲,倒是处处谦让于人。
纵观整个金庸武侠体系,最能配得上“名门之后”的无出其右。或许,群侠之中有如段誉般的王公贵族,有陈家洛这样的名门子嗣,也有郭靖那样的忠良之后,而在小编看来似乎都无法与袁承志相比。因为袁承志的父亲袁承焕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忠臣名将。即使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袁崇焕的事迹也是值得一书的,几乎是比肩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的赞誉和名气。
聊武侠,就不能绕过武功,袁承志在闯荡江湖之初即可说是巅峰般的存在。华山绝顶习武十余年,华山派混元功、混元掌大成,又身兼铁剑门轻功神行百变、以及金蛇剑法,江湖之上能胜他之人已是屈指可数。纵览全书,袁承志几无明显单挑败绩,只是在奉天之时,玉真子依仗满洲武士的相助才将其制住。若是正面单挑,当时的袁承志就是无法取胜也是能够脱身而走的,何况后来在华山之上他还完胜了玉真子。
再说,人脉资源。行走江湖不到一年,袁承志就因其卓绝的武功和令人钦佩的侠义之风,当然也有父亲留下的赫赫威名,被群豪推举为七省总盟主。加上山宗旧部,袁承志麾下少说也有数千之众。可以说当时他拥有足够的创业资本,如果振臂一呼、树起义旗,其势绝不容小窥。但如果那样发展,也许他还能挽救中原颓势抵御满清,历史可能也就被改写了。所以小说中只能将他刻画成没有那样雄心壮志,谋划宏图大业的区区一位侠客。要知道,如果他真有创业思维的话,那可是其他金庸豪侠都无法比拟的。像张无忌之于明教、乔峰之于丐帮、仰或东方不败之于日月神教,他们均为继承前人事业,而非自己创业。
最后说说爱情线。小编看来温青青可能是所有金庸体系里,最能吃醋的女子,但也正自说明了他对袁承志的感情。而阿九公主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情女子了,贵为公主对袁承志却是一往情深,但怎奈相见恨晚且又有杀父之仇。金庸武侠世界,爱情戏份绝大多数是女追男,而被一国公主倒追的却仅此一次,尽管是亡国公主。
整部《碧血剑》原著,之所以没有《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作品那样受人推崇,其主要原因是情节不够跌宕起伏。整个故事,绝顶武林高手太少,奇门武功绝学单一,好像华山一派就是整个武林的象牙塔,少林、武当等均没有人物出场。没有了血雨腥风的门派之争,江湖自然就显得平静了许多。而作为这样一部作品中的男主,自然也就没有了太多耀眼之处。金庸的小说结合历史,却不能篡改历史,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的袁承志,就只能活在父亲的光芒之下而甘于平庸了。
张无忌是天选之子,一己之力挽救摇摇欲坠的明教,整合了四分五裂的双使四王五散人五行旗势力,修全了乾坤大挪移,赢回了圣火令,使明教进入最鼎盛时期;他促成了江湖各反元势力大结盟,领导了全国大起义;他挫败了元朝的阴谋,沉重打击了元朝势力,甚至直接收服了元朝剿匪平叛委员会主席敏敏特穆尔……最终起义军赶走了蒙古侵略者,恢复了汉家江山,你说他只是继位守成之君是不对的。
慕容复的祖先慕容恪号称五胡第一名将,慕容延钊大怂开国重臣,爵位是河南郡王。
最低还不算,碧血剑都拍过影视剧,连城缺和越女剑拍过吗?
苏普、袁冠男、范蠡
我不喜欢大陆版的金庸剧,动不动就头发飘飘的样子,尤其是男角色
袁仅仅是辅助闯王,张的明教是反元主力。袁最后心恢意冷,张虽然有遗憾,但也算是功成身退了。有可比性吗
洗白袁崇焕
一门两垃圾,父子双乐色
袁以山宗为基础当武林盟主,张并不是继承明教,虽然说白眉之孙谢逊义子但这身份并不能继承明教之主,可以说他是靠自己当上教主最后也是武林盟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