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云南小城,如何与“侨”结下不解之缘?

中国侨网 2024-08-03 02:40:28

红侨社区、甘庄华侨农场……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这座以芒果闻名的小城与“侨”有着不解之缘。

图为元江街景。(受访者 供图)

红侨社区始建于1960年,2008年,这里启动新一轮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国营红河华侨农场并入澧江街道并成立红侨社区。甘庄华侨农场前身为国营甘庄农场,先后安置了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归侨。

时至今日,元江仍有大量归侨侨眷居住,他们在同当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

图为元江甘庄侨乡建筑。(受访者 供图)

日前,云南师范大学师生走进元江。此次活动的带队老师、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夏玉清接受小侨专访,讲述归侨侨眷与当地民众共同书写美好生活的故事。

“华侨农场,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夏玉清介绍,20世纪中后期,印尼、越南、泰国、缅甸等数十个国家的华侨回到中国,成为归侨。云南成为接收归侨的重要省份之一,当地根据年龄、技术及学历等把归侨安置在不同农场。

他们有些与家人分居两国,有些举家到云南,并将所有家产带到中国。他们带来了缝纫机、自行车、厨房用具,这在当时都极为罕见。

图为归侨使用老物件。(受访者供图)

当时的中国并不富裕,但却给予归侨侨眷很好的照顾。从幼儿园到中学,再到医院,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让农场成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甘庄华侨农场也一度成为元江的排头兵,引领整个区域的发展。

图为夏玉清(左一)与印尼归侨交流。(受访者供图) “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

进入云南的归侨面临不少挑战。作为边疆地区,云南各民族聚居,当时的经济并不如海外发达。但归侨们不仅克服了语言、习俗等障碍,还积极学习当地的农业技术,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在高峰时期,华侨农场中居住人数达到2000多人,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同劳作、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共同建设这片热土。

图为红河华侨农场侨乡文化陈列室外。(受访者供图) 夏玉清介绍,不少人虽家乡不在云南,却在当地扎根,成为“新云南人”,也有部分归侨在改革开放后,再次前往海外寻求发展。多年后,他们对云南这片曾经挥洒青春热血的土地,依然怀有深厚的感情。

图为部分归侨贡献。(受访者供图) 许多归侨侨眷扎根甘庄华侨农场,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教育工作者或社区领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地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另一部分人在海外有所成绩后,回到云南,支持这里的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基层治理工作。他们甚至回乡建起归侨陵园,通过祭祖、探亲,加深了家族间的情感纽带。

图为归侨陵园。(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归侨侨眷还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他们举办的节日庆典、传统舞蹈、美食节等活动,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归侨侨眷也积极学习当地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文化的双向交流,让华侨农场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

华侨农场,永远的故土

夏玉清表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自侨界的投资不再稀缺,但他们对于家乡的眷恋却对维护家乡情感、促进代际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红侨社区轮胎公园民族文化墙。(受访者供图)

他们跨越国界,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对祖(籍)国的自豪,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变化与发展。这些侨界人士及其后代,分布在全球各地,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中国的故事,提升着中国的国际形象。

“正是这片给予他们关怀的土地,让他们有了叶落归根的归属感。”夏玉清说,归侨们的情怀与贡献,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上,更深深烙印在了这片土地上。

编辑:王琴

责编:马海燕

又一国宣布:对中国公民免签!

青春旋律将响彻水立方,来看少年歌手们的音乐梦→

故土上屹立不倒的“第一楼”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