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或9日,寒露到来,二十四节气之一。
然而,二十四节气里,有两个节气和冬天有关,一个是立冬,另一个就是寒露。
寒露时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寒露到,螃蟹饱”,古人认为,寒露时节,不仅冬天快来了,天气还会突然转凉,让动物们纷纷开始进行冬眠,于是就会有秋虫冬眠的现象。
寒露的来源。卡戴珊美妆红人晒穿搭引热议
这时候白天的时间还比较长,星星还没有光顾夜空,天气也依旧很热;
但是等到了寒露过后,就是夜晚月亮和星星的表演时间了。
白天的时间会慢慢缩短,夜晚也越来越长;
阳光逐渐消失了热量,就算是面对太阳的直晒,人还是感觉很凉.
因此古人对于寒露这一节气有着浓厚的认识;
古代,农田中刚播下的种子此时已经长出了很多秧苗,所以这时候插秧收稻是农民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为秋天已经来了,所以夏天的作物也必须要收获了;
这种情况下,在田间地头辛苦忙碌的农民也就可以见到。
有诗赞曰:“白露搓珠,寒露登珠;白露水轻,寒露水凝。”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白露和寒露两种不同的景象。
白露时节,晚上空气温度降低,这时候降落到地面上的水分,会因为温度低于零度,还会呈现成水珠状态;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白天看去,清晨百草丛中披着一层薄薄的水珠,这就是比起白天气温更低的早晨秋露留下来的水珠;
到了寒露过后,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早晨的草丛不再是“珠”,而是晶莹剔透的冰粒,这就是寒露的表现。
寒露既然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人们要做点什么应对它呢?
农民有农民的方法,而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
古人智慧: “寒露洗脚,胜吃补药”。人们首先注意到了脚部。
古书《素问》中就记载了:“脚为第二心脏”,意思是指脚部与脏腑相通。
其次,手部还有“浮腺”,脚部有“深腺”;
脚部通过深腺可以直接将相应物质吸入体内,而手部没有这样的功能,所以脚可以用来养生,最常见的就是“泡脚”。
古人常言“寒露洗脚,胜吃补药”,意思就是说,用洗脚的方法来保养身体,比吃药要效果更好。
为什么古人会认为这样呢?
原来,自从商代之前,黄帝纪年开始流传下来了,而医疗方面更是受重视,被称之为“岐黄之术”。
于是中医理论就逐渐完善了起来。
经过无数中医师前辈们经验积累总结的名著《黄帝内经》也开始流传下来;
在《素问》中曾记载:“肾为先天之本,其华在发”。
因此肾脏健康程度非常重要,它影响着身体的健康情况。
但是足部经脉众多,是肾经所在,因此经常给脚来滋润,可以让肾精充盈,身体也就气血运行正常,这样人的发质和身体状况就都好到了极致。
用洗脚的方法护养身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湿邪”产生下,人们皮肤毛孔会更加紧闭,这个时候风寒入侵身体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但是用热水泡脚的时候,人会觉得热得很难忍受,忍耐一段时间后,情绪得到了调理,当下正热乎乎的时候,人会自觉地觉得身体燥热,于是毛孔自然就“开”了出来,这样就能达到驱逐风寒的效果,还能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随后细雨滋润万物生长,又会有竹荪之类的食物可以享受,这时候采食竹荪正合时宜。
古人在这方面总结了许多关于饮食方面的条文,在《吕氏春秋》中就写到:“今食竹荪时。”
古人在饮食方面非常讲究,他们认为只有结合天气、季节变化才能滋养身体,看出这一点,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今日寒露,有空没空,各样注意事项。当下天气正好,所以不要再接受室外的冷空气侵袭,更不要无视室内环境,让冷风直接刮到身上;
只要有时间,在家空闲的时候,就换一个桶,把手手脚脚泡在温水里面,不仅可以享受脚部变得温融融的愉悦感,更重要的是驱除体内湿邪,提高自身免疫力!
即使自己做饭不能做到这样,但是也要防止自己不知不愿达到这个状态哦!
现在夜晚气温既不太高也不太低,还不空调还能保持舒适感,如果自己不注意喝水,一下子饿坏了肚子,很容易就吃进热血干食,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哦。
许多时候因为非常忙碌,经常忽略吃饭也是一种生活习惯,这个习惯不仅会影响生活,也影响身体健康;
大家一定要改掉这些坏习惯,在生活中不能要求对自己多好,但是一定不能让自己肆意糟蹋身体健康!
湿地因为秋冬霜冻,所以容易打滑,不容易摔倒;
而有寒风的地方体感更冷,很容易受凉。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把这些地方都列入黑名单吧!
同时秋冬天气干燥,不利于消化和吸收,所以大家可以喝点粥,让身体暖暖乎乎又舒服又健脾,还能润燥。
笔者认为顺应自然变化,我们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年都有一段这个时间段,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把控这个时期,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健康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