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最近一位45岁的客户分享了她从120斤减到98斤的经历,核心方法很简单:晚餐重点吃高蛋白食物。
她试过各种方法,但体重总反弹,直到调整了晚餐结构。
今天结合她的经验和科学依据,聊聊为什么晚餐的高蛋白选择可能成为减重的突破口。

这位客户过去习惯晚餐喝粥配小菜,结果睡前常饿得忍不住加餐。调整后,她将晚餐主食换成巴掌大的杂粮饭,搭配掌心大小的鱼肉或去皮鸡肉,再配一碗焯水的绿叶菜。
三周后,她发现晚上不再馋零食,体重也开始稳定下降。这种变化并非偶然——晚餐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能帮助身体更平稳地度过夜间空腹期。
一项针对30名健康成年人的研究显示,连续8周每日摄入4.4克/公斤体重的高蛋白饮食(相当于60公斤者每天264克蛋白质),参与者并未因热量增加而增重,反而因饱腹感提升减少了其他食物的摄入。
这与我观察到的现象一致:高蛋白晚餐能延长饱腹时间,避免因饥饿导致的额外热量摄入。

1. 选择“耐消化”的蛋白质来源
鸡胸肉、鱼类、豆腐和鸡蛋是优选。它们的消耗速度较慢,能持续提供饱腹信号。例如,100克水煮鸡胸肉含约30克蛋白质,搭配半碗蒸南瓜和一把西兰花,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会加重负担。
2. 控制油脂但不完全拒绝
用5毫升橄榄油煎鱼或炒蛋,比水煮更易坚持。但需避免油炸或大量酱料,以免抵消高蛋白的优势。
3. 主食量减少但不可取消
将晚餐主食控制在生重50克以内(约煮熟后半碗),优先选糙米、燕麦等粗粮。完全戒碳水可能导致半夜饿醒,反而引起吃太多。
4. 进食顺序影响饱腹感
先吃蔬菜(占餐盘1/2),再吃蛋白质(占1/4),最后吃主食(占1/4)。这种顺序自然减少总摄入量。

从科学角度看,高蛋白饮食并非万能,但针对晚餐这一关键时段,它能通过延长饱腹时间、减少非必要进食发挥作用。
对于30岁以上的小伙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饥饿的耐受度下降,更需要通过饮食结构优化来维持稳定。
不妨从今晚开始,把粥换成巴掌大的蛋白质主食组合——改变或许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